麥格理證券日前發表226頁的報告,預言鴻海是未來世界的整合者(Integrator for tomorrow’s world),並將鴻海目標價一舉調高到200元,讓鴻海股價連番飆漲,突破五年來的波段新高,成為短線最吸睛的投資標的。
此外,鴻海的生產基地已擴及全球五大洲,產品從零組件、系統,甚至到品牌與通路,為了搶攻許多新創領域,還大手筆投資許多外部企業與創業團隊。可以預期的是,五到十年後,鴻海的角色將大幅轉變,不再是外界熟悉的「替蘋果代工的公司」,而是一家可以領導世界科技的資源整合者。就像日本NHK形容的,「鴻海原本是隱身幕後的黑衣人,如今要走到台前開始行動了。」
這也意味著,鴻海要擺脫過去幾年業績停頓的現況,在已經很大的4.35兆元營收基礎上,再進一步追求成長,因此,當大象要開始跳舞,並且兼具業績及獲利的成長性時,也足以讓投資人對鴻海的想像空間完全改觀。
在這麼多基本面的好轉,以及商業模式的巨大轉變,即使鴻海競標東芝記憶體可能失利,但似乎已不影響大局。麥格里預估,鴻海今、明、後三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可達到11.54元、13.26元及15.21元,另外鴻海的本益比,也可以從過去在十到十二倍左右,調高到十五倍,以2018年的EPS13.26元乘以十五倍,目標價是二百元。
值得一提的是,鴻海在多來的扎根下,不只產品線全面開花,在經營績效上也最領先。比較去年全球前十大EMS(電子組裝製造)業者的毛利率,鴻海的毛利率為7.4%,排名第五,輸給USI、Plexus、Jabil、Sanmina。
但若比較營益率及淨利率,鴻海分別達到4.0%及3.4%,全都排第一,領先所有同業。至於若統計美商蘋果公司幾家重要供應商去年的毛利率、營益率及淨利率,鴻海都高居第一位,比偉創力、英業達、和碩、廣達、緯創、仁寶等明顯要好很多。
此外,鴻海去年收購夏普股權,也為鴻海帶來明顯的品牌加值效應。事實上,鴻海收購百年企業夏普,已經不只是計算今年夏普電視銷售量要大增到1000萬台而已,對鴻海來說,過去的製造代工業務,只能透過大客戶如蘋果取得市場情報,但未來耕耘夏普的品牌與通路,可以在世界各地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從客戶端取得第一手的市場資訊與反應回饋,對鴻海的意義相當重大,未來從製造廠到品牌廠,直接進軍客廳及家庭市場,也讓鴻海更加潛力無窮。
不僅如此,透過夏普原先的投資布局,鴻海順勢切入高毛利的零組件市場,例如可以與大立光抗衡的智慧手機鏡頭廠康達智(Kantatsu),或是能夠突破三星障礙的OLED、半導體等,都讓投資人增添許多想像空間。
此外,鴻海集團的軍容壯盛,除了鴻海這艘航空母艦外,目前包括在日本掛牌的夏普、在香港掛牌的富智康,以及台灣其他十七家上市櫃公司,總計集團已有二十家上市櫃公司,未來鴻海若要切割旗下事業單獨掛牌上市,甚至跨海到A股上市,也是兵多將廣、不缺題材。
麥格里這份看多鴻海的報告,發表的時機點確實掌握得相當精準,一方面有美股再創新高,6月21日是台指期結算日,6月22日則是鴻海股東會,集結外資做多與大盤軋空力道等因素,再配合郭董連續數小時的利多開講,短線鴻海股價確實是欲小不易。
「一戰成名」是許多外資分析師努力一輩子追求的夢想,如今看來,麥格理證券大中華區科技產業研究團隊主管張博凱,這次喊多鴻海應該算是大成功,歷史應該會為他記上一筆,也讓他接替退隱後的楊應超,成為最可能被郭台銘關愛的外資新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