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未來挑戰》市占率失守三成 遇接棒來最大低潮 人氣款停產 下一輛神車在哪裡?

未來挑戰》市占率失守三成  遇接棒來最大低潮 人氣款停產  下一輛神車在哪裡?
上任七年,蘇純興首度面對市占率下滑的嚴峻挑戰。

陳鵬旭

傳產

攝影/聶世傑、U-CAR提供

1066期

2017-05-25 14:50

駛了七十年的順風戰艦,眼前一個浪頭打來,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能安然度過嗎?

最新四月分的車市,台灣汽車市場總共賣出三.四萬輛新車,而和泰汽車旗下的Toyota與Lexus兩個品牌,總計銷量為九六一五輛,市占率為二八.三%,這已經是和泰汽車連續三個月市占率低於三成,一至四月的累計市占「僅」二八.九%,是近年少見的低迷。

雖然二八.九%的市占,比起排名第二、三的中華三菱 (一一.七%)、裕隆日產(一○.七%)仍有極大的領先差距,但這已是和泰汽車近十年來罕見的營運低潮。況且,觀察台灣車市前六大品牌的銷售成績,也僅有和泰汽車衰退。

自從二○○二年戰至最後一日才確定擊敗中華三菱,而終於拿下市占第一寶座的和泰汽車,十多年來一如總裁蘇燕輝當時宣示,以「長期而穩定的第一」坐穩台灣汽車市場龍頭地位。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和泰汽車今年呈現少見的衰退格局?
 

獨有營運模式新車銷量不理想 獲利仍創新高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時序進入年中,夏日的汽車銷售旺季前夕,總經理蘇純興在受訪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和泰汽車今年的新車銷售業績一定會成長。

根據經驗,和泰汽車有穩定的營運紀律,喊出的目標也鮮有跳票,不論是企管案例研究,或在股票投資人心目中,和泰汽車經常是企業營運的模範生。

多數電子業公司,業績經常受到特定客戶或是季節因素而起伏,獲利也隨著業績變化而劇烈波動。但和泰汽車早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營運模式,即使是新車銷售的成績不理想,也不至於造成獲利下滑。過去有太多的實例證明,台灣車市衰退時,和泰汽車即使新車銷售量下滑,獲利還是經常創下新高。

這樣穩定的營運基礎,主要在於和泰汽車的獲利早已與新車銷售脫鉤。獲利有極高的比例來自於廣大的車主客戶,只要這些客人持續「使用」Toyota與Lexus車款,和泰汽車就能賺錢。

然而,一七年前四月市占率低迷的狀況,不論是對於和泰汽車或是Toyota原廠來說,都必須立即擬定對策改善。

「The Product is The Hero」,產品的競爭力攸關企業營運的榮枯。廣義的汽車產品競爭力,除了產品本身對消費者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外,也包含了產品的價格等要素。
 

汽車

▲點圖放大

 

締造神車紀錄 一款車銷量強占車市一成 轉手價不敗


不論是過去的榮景,或是和泰汽車現在所面臨的窘境,其實都與產品競爭力有直接的關係。以被許多消費者稱為「神車」或「神A」的Toyota Corolla Altis為例,Altis一年銷量超過四萬輛,是台灣車壇單一車款的銷售霸主,一款車的銷售量就占了台灣總體車市的一成,這個驚人的紀錄持續到現在。

Altis的成功絕不是Toyota品牌光環那麼簡單,除了外形、配備、空間、動力等狹義產品力強之外,長期累積下的品質口碑造就不敗的轉手價格,就連入手的新車價格,相比於同級距對手產品,幾乎是最便宜的。

產品力強、妥善率高、品牌形象優,售價應當可以比起對手貴上一截才對,怎麼還會是同級產品中最便宜的?同樣的產品力與價格優勢,在Toyota另一明星休旅車款RAV4也能見到。

相對於大部分的競爭產品,進口的RAV4有兩大成本的劣勢。除了進口車必須多課徵一七.五%的進口關稅外,許多國產SUV有採用「客貨兩用」車輛認證的「巧門」,貨物稅僅需一五%,由於進口車並無法適用客貨認證,RAV4只能乖乖繳交二五%或三○% (二.○升以上) 的貨物稅,因此在稅負成本上,硬是比起對手多出了三成。

但在先天不利的稅負基礎下,Toyota RAV4從○八年八月引進第三代小改款產品以來,開出的價格具有相當高的競爭力,與原本市場預估的價格,至少低了十至二十萬元,造成業界極大的震撼,對手心中的納悶始終無法消散,「RAV4的定價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Toyota RAV4到底有多強勢?或許可以從一六年的銷售成績來看。RAV4在一六年總共銷售出二一五二三輛,是「國產SUV銷售冠軍」的宿敵Honda CR-V銷量一○五四六輛的兩倍以上。

光是Altis與RAV4兩大明星產品,就占了台灣車市總體銷量的一五%,撐起Toyota品牌的半壁江山。熟悉汽車產業運作的人士都知道,要推出如此具備產品力與價格優勢的車款,若非原廠的大力支持,絕不可能辦到。
 

面臨市占下滑 停產危機 讓對手有機可乘


看似一帆風順的和泰汽車,為何在連續拿下台灣車市龍頭十五年之後,遇上市占下滑的危機呢?

一六年中,Toyota停產了兩款車,分別是屬於轎式休旅的Wish,以及商用車Innova。過去,Wish年販量約在一.五萬輛左右,因此外界容易聯想,是否Wish停產對和泰的銷售有不小的打擊?

事實上,後繼車款Sienta定位雖與Wish略有不同,車格較小,價位也較高;但Sienta屬新世代車款,整體機能較為新穎,所吸引的客層雖不全然與Wish相同,但要承接Wish停產的缺口,其實問題不大,只是需要一點市場調適期。

依照和泰汽車與日本豐田的盤算,Sienta的銷售目標並不是只要補上Wish的缺口即可,而是要能夠銜接Wish及Innova兩者銷量的總和。

但Innova的產品特性,並非Sienta可以取代的。首先,Innova採用商用車底盤,懸吊系統具備耐重的能力。此外,Innova雖然車格與一般SUV運動休旅車相當,但起價卻與入門車款Yaris、Vios相當,因此,深受精打細算追求C/P值的買家喜愛,售價高上一截的Sienta恐怕難以承接原本Innova的需求。

或許,從Innova競爭對手中華汽車同類型產品Zinger的銷售量可以證明。Innova未停產前,每月銷量約八百輛左右,而Zinger每月只約五百輛,而一七年以來,Zinger前四個月的累積銷售量已達三千輛,Innova停產後的客層幾乎全數由Zinger承接。

Innova停產,日本豐田及和泰汽車並未規畫後繼車款,等於將一年市占約三%的市場拱手讓出。Innova停產為何無後繼車款?背後成因複雜,以產業觀點來看,並非和泰汽車的營運怠惰,或是日本豐田的輕忽。主因是台灣較亞洲各國嚴格許多的車輛法規,讓這類低價划算的產品無以為繼。事實上,Zinger也是由中華汽車採取自主研發推出,並針對台灣法規導入研發資源才得以問世。

不論如何,Innova停產造成的營運緊張,將考驗和泰與日本豐田的營運智慧。而蘇純興在接任總經理七年後遇到的第一個嚴峻挑戰,能否像他所說「今年一定會成長」?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為U-CAR汽車網站執行長)

 

▲點圖放大

人要怎麼辦?專家認為日本只好變成無條件基本收入社會,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人類需要不同的創造與價值觀,如描述創作過程與記憶,喚起人類共鳴,這是AI闕如的,此外,若企業還只追求效益與利益,則只有等AI社長指示,人類必須尊重矛盾等非效益人性,AI就不那麼可怕,在AI凌駕之前,必須要對哪些是AI禁地建立共識,否則AI比核武還可怕。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不缺晶片,訂單還是要等...和泰「2大車款」最長等3年!今年新車銷售上看47.5萬輛,展望車市這麼看
不缺晶片,訂單還是要等...和泰「2大車款」最長等3年!今年新車銷售上看47.5萬輛,展望車市這麼看

2023-12-18

蘇純興找點子王串聯升級服務  十五天湧進五萬用戶 和泰當旅遊界IG  喚醒沉睡用戶
蘇純興找點子王串聯升級服務 十五天湧進五萬用戶 和泰當旅遊界IG 喚醒沉睡用戶

2023-09-20

台灣街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和泰賣的!當年曾被勁敵輾壓,如何蛻變穩坐21年國內汽車銷售冠軍?
台灣街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和泰賣的!當年曾被勁敵輾壓,如何蛻變穩坐21年國內汽車銷售冠軍?

2023-04-19

蕭條車市下開出紅盤 和泰汽車總經理 蘇純興
蕭條車市下開出紅盤 和泰汽車總經理 蘇純興

2019-12-25

每張現賺9.5萬,你抽中和潤了嗎?一個車市兩個世界,和泰車大漲背後沒說的秘密
每張現賺9.5萬,你抽中和潤了嗎?一個車市兩個世界,和泰車大漲背後沒說的秘密

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