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科技界年度頒獎盛事,由科技部辦理的「二〇一六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為獎勵科研成果對於國家社會具有重大影響性、改革性及創造性之貢獻者,經由公開接受推薦以及邀請專家學者主動發掘人選,並透過各階段審查及評選後,選拔出三位代表予以表揚。
推動產學研三合一
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
行政院院長林全出席「二〇一六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表示臺灣具有良好的基礎建設,在國際間也有一定的競爭力,為加速臺灣產業發展,不僅要強化產學研之間的互動鏈結,更應注入新血提高產業中的創新能量。另外,感謝三位得獎者及團隊在農業、環保及科技領域有長期的耕耘及研究,並引發國際間之關注,也期待未來臺灣的科技研究能為產業轉型帶來更多的貢獻以及價值。
農業創新
打造高價值產業鏈
植物病理權威國立中興大學葉錫東教授,長期致力於農業生物科技研發與實際應用,更為臺灣首位成功利用生物科技植物遺傳工程技術解決農民栽培農作物困難之學者,奠定我國植物基因工程先河。葉教授從事木瓜輪點病毒及其病害防治研究三十餘年,目前已將育成的雙抗及超抗輪點病毒品系的基因轉殖木瓜,以傳統育種方式,分別固定於台農二號的親本,所得到的雜交木瓜品種,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廣泛性抗病毒性狀的木瓜,並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葉教授期待未來可以為臺灣農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機會與優勢。
全球首創專利技術
引領臺灣循環經濟發展
以「超重力碳酸化技術」獲獎的國立臺灣大學蔣本基教授,利用工業的鹼性廢棄物來捕獲二氧化碳,還能結合使用廢水,同時處理了二氧化碳、廢水及固體廢棄物等問題,不僅節省能源也降低成本消耗,目前更投入產學合作,已在中鋼、台塑石化、東和鋼鐵及正隆紙業等進行模廠測試與技術驗證。蔣教授也持續培育學生,帶領年輕研究人員戮力研究減碳及資源化技術,為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問題找出解方;期待能為臺灣,甚至全球有關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以資料挖礦和大數據分析
建立工業4.0 彈性決策基礎
簡禎富教授領軍國立清華大學決策分析研究室及IC 產業同盟研究團隊,進行資料挖礦和大數據分析、資源調度優化與智慧製造決策之技術研發,藉由產學合作研究、技術移轉與顧問等方式,不僅協助廠商發展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智慧製造決策能力,解決諸多複雜製造決策與資源優化問題。簡教授並提出「工業3.5」作為邁向未來工業4.0 之前的「混合策略」,在目前臺灣擅長的製造系統上,整合大數據分析和管理經驗,建立工業4.0 所需的彈性決策能力。未來簡教授更期許加強產學鏈結的互動,提供年輕人更多機會,並協助臺灣產業在國際上的發展,讓臺灣MIT的招牌走向世界。
科技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