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兩岸競爭力的比賽,從產業、公司到個人,將逐一被檢視。而這個曾被我們視為台灣最有競爭力的科技產業,也將面臨競爭優勢一點一滴流失的窘境。
「台廠真的要有聰明的玩法,而不是跟著殺價。」友達資深副總經理蔡國新說。去年,台灣面板廠遭遇到中國面板廠鳴槍的第一戰,就是在三十二吋液晶電視上,「你明知中國三十二吋面板產能開出,供給多了,價格就不會好,那你就不該去硬碰硬。」
所以,友達就調整三十二吋面板的產能,改做三十九吋面板。「當消費者看到三十二吋液晶電視很便宜,可是再多加一點錢就能買三十九吋,心態便會動搖。」這就是蔡國新所說的,台廠要有更聰明的策略。
解方一:
要有策略,避開殺價戰
解方一:
要有策略,避開殺價戰
「如果跟著中國一起殺價,殺到最後,我們也不會得利。」蔡國新很清楚,如果與中國打殺價戰,那就只是在和稀泥,最後兩邊都是土、土、土(編按:台語,很慘的意思)。
長年觀察台灣科技業競爭力的交大科管所副教授洪志洋不諱言,「講穿了,台廠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差異化的價值。」創造差異化幾乎是管理科學裡,宛如家常便飯的名詞,但做起來卻很不容易。
以台灣揚聲器大廠美律來說,這幾年美律遇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問題已不只是殺價,「中國的AAC、歌爾聲學能把產品賣進蘋果,美律目前卻沒辦法,這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AAC、歌爾聲學的技術也不比我們差。」巴克萊證券分析師蓋欣山說,競爭力的比賽不會只有價格一項。
「所以,美律去開發頭戴式耳機,就是比較聰明的作法,而不是跟大陸硬碰硬,也就是我們講的,創造差異化的價值。」洪志洋說。
新普董事長宋福祥也認為,台廠要想擺脫緊追在後的陸廠,一種作法是加深技術實力,將差距拉大,另一種是避開紅海市場。
「台灣在傳統PC供應鏈的能量,其實還是很強的。」注意,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用的是「傳統」二字,那新興行業呢?「如果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陸廠崛起的速度就比台灣快。」
是的,舊產業部分,台灣有優勢;但具有成長潛力的新產業,台廠早喪失話語權。特別是具備「未來成長性」、「與中國政策相關」及「可以得到補助」這三大要素的領域,早已是陸廠鎖定的目標。
解方二:
技巧性談判,伺機進入平台
解方二:
技巧性談判,伺機進入平台
就拿主機板產業來說,堪稱夕陽產業,日益萎縮的這塊餅,中國廠商就沒有太大興趣。所以,台灣至今還能號稱是全球主機板的重鎮,市場龍頭也都還是我們驕傲的華碩、技嘉。
如果我們將產業別換到了面板、LED、太陽能……,楊勝帆聳聳肩,「這些,中國廠商早就已經追上來了。」講得更實際點,比一比兩岸的技術能力,中國多快能追上台灣?「面板的差距,大概只在一年以內,至於像LED這種太淺的(指技術門檻較低的產業),更容易被追上。」
挖角、搶人這些事,中國很早就在做了,從日商、韓廠到台灣,拿到技術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難,甚至在中國品牌的異軍突起下,大陸供應鏈有了最強悍的後盾。
如果連台灣最有競爭力的科技業都面臨這種困境,我們該怎麼辦?「你要懂得用手上有的,想辦法拿到我們需要的。」這就像是談判桌上的技術,當中國品牌還需要台灣PC供應鏈的一天,我們就要把握優勢去拿到我們需要的,例如軟體。
「所以,我們跟小米做生意時,能否不要只想著賣零組件?或用較低的價格去換一些東西回來?像是在小米軟體平台上,也讓台廠進去?」楊勝帆說。
解方三:
世代交替,拚創新
解方三:
世代交替,拚創新
其實,撇開兩兆雙星計畫(編按:經濟部為加速產業升級,於二○○二年訂定的計畫),台灣沒有太明確的產業發展路線,這也讓科技業發展陷入瓶頸。「你看外國公司,每三十多年就要轉型一次。」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不諱言,台灣產業早已面臨轉型關頭,「只是大家講產業轉型,都以為是要幫大企業轉,但(大企業)要怎麼轉?幾萬人在做面板、PC,是沒辦法轉的。」
大企業無法轉型,怎麼辦?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是上個世代的創業家。他們要給下一代機會,當新世代的導師,台灣才有機會。
台灣在制訂未來五到十年的產業政策時,就要把世代交替考慮進去,「當你要抓一隻鳥的時候,不要先放掉手上抓的那隻。」蔡清彥的意思是,產業升級前,台灣最擅長的量產、製造不能放棄,小廠更要靠創意,有勇氣去做小量、多樣有風險的產品,衝出創新能量。有攻有守,才稱得上是完整的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