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當世界工廠大遷徙

當世界工廠大遷徙
龐大而便宜的勞動力,可望承接來自中國所釋出的產能空缺,東協的勞工,將隨製造業遷入而打造世界新工廠。(攝影/陳俊銘)

楊紹華,研究員/林筱庭、楊卓翰

產業動態

796期

2013-07-29 15:03

製造業就像游牧民族,哪裡有利就往哪裡去,當美國總統歐巴馬高舉「奪回製造業」大旗、東協盡享便宜工資優勢之際,全球製造業正從「世界工廠」中國撤出,新一輪的製造之王爭奪戰一觸即發。

美國密爾瓦基市的瑪斯特製鎖公司(Master Lock)總部廠區,占地約有七座標準美式足球場大,早期,這裡原本雇用了一千名以上的員工,但在過去十五年,這偌大的廠區不曾「產能滿載」。

 

走入廠區周邊,你會有一種進入死城的錯覺,在缺乏照料的街道上,人煙稀少、滿是空屋,當冷風吹過,空屋門上的法拍告示會啪啪作響,多少也會帶起地上的枯葉與垃圾。但這衰敗的氣氛,不久之後或許將會改變。

 

附近的速食店店員告訴記者,「雖然人潮還是很少,但從去年開始,拜Master Lock新增雇員之賜,店裡的生意很明顯地是在往上走。」二○一○年,Master Lock陸續把生產線從中國撤回這裡,「而且,搬家的動作還沒結束,我們會繼續這麼做。」該公司資深副總裁萊斯(Bob Rice)對媒體篤定地表示。

 

全球變臉中 世界工廠從中國移往東協與美國

 

相對於美國一個小鎮從死寂之中看見希望,素有「世界玩具城」之稱的中國東莞,則是全然相反的面貌。根據資料,在全盛時期,東莞生產了全世界三成以上的玩具,登記有案的玩具工廠超過四千家。但隨著工資成本在○八年後快速提高,倒閉、遷廠,成為「世界玩具城」這兩年的主調,業者評估,現存的玩具廠恐怕已不到一千家。

 

往南走,來到崛起中的東協國家,上演的是截然不同的故事。在印尼,距離雅加達市中心車程約一小時之處,是日商伊藤忠商事經營的Karawang工業區,區內設立了包括汽車、電子零件等各種工廠。工業區第一期、第二期的開發面積達到八二五公頃,幾乎銷售一空;目前正在興建的第三期,許多地方則已插上「售出」的告示。

 

從美國冒出景氣綠芽的小鎮,到中國快速沒落的玩具城,再到東協國家欣欣向榮的工業區,這些由衰而盛或者由盛而衰的轉變,在在都指向一個原因:過去二十年的製造業板塊,正在大遷移。

 

製造業遷徙中 美國執政黨選票考量加劇調整壓力

 

造成製造業板塊大遷徙的主要動力,一方面是中國的經濟轉型計畫,從出口轉向發展內需,但,來自美國的種種壓力,恐怕更讓這一輪製造業遷徙顯得步調倉皇,這可能帶動全球經濟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調整。

 

美國所施加的壓力,在於歐巴馬的政策支票。「美國製造」,這是一張歐巴馬一路走來沒有改變過的政策支票。

 

○八年五月十四日,歐巴馬還沒成為美國總統,這一天,他在密西根州發表競選演說:「只有強化製造業,才能面對新世紀的挑戰。」

 

一○年三月十一日,歐巴馬就任總統剛滿一年,他在這一天正式對外宣布「國家出口倍增計畫」,並且喊出令人興奮的目標:五年後,標示為「美國製造」的商品,出口金額要比現在增加一倍。

 

一二年一月二十四日,面臨執政期末考的歐巴馬,在這一天發表新年度的國情咨文,用極具煽惑力的語調高喊:「美國經濟長盛不衰的藍圖,必須以製造業為開端。」

 

在第一任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美國重建製造業」支票的兌現程度攸關歐巴馬的連任之路。但無論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經過他整整三年的布局、推動與催化之後,這張支票,實際上已經悄悄改變了過去二十年世界經濟的既有樣貌。

 

三月十日,中國海關公布二月進出口金額,出口減掉進口之後的數字為負,這個月,中國出現了超過三一四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過去十年來最難看的數字。累計前二月的進出口淨額同樣為負,逆差約達四十一億美元。

 

透過破紀錄的逆差數字,中國,這個過去二十年仰賴出口製造業創造史無前例經濟成長奇蹟的國家,宣告了「世界工廠」的退位趨勢。

 

至於美國,這個全世界最會花錢、最愛花錢、最不介意舉債花錢的消費市場,則是透過一連串欣欣向榮的製造業數據,宣告自己改頭換面的決心。

 

美國重建中 用全面貿易戰奪回製造業優勢

 

三月十四日,紐約聯邦銀行公布最新研究結果,象徵美國東北部地區製造業活力的「帝國製造指數(Empire State Manufacturing Index)」,達到近二十一個月以來的新高水準,表現超乎眾家市場分析師的預期;幾個小時之後,同樣是對美國東部製造業具有指標意義的費城聯邦銀行製造業指數,亦是以近年新高的數字令市場驚豔。

 

美國、中國,分居當今世界第一及第二大經濟體,兩大主要經濟體同時「變臉」,正在重塑過去二十年來我們所熟悉的世界經濟運行模式。「中國大量生產,歐美大量買單」,這條路線已經走到盡頭,世界經濟二十年以來,最重大的一次結構調整,即將啟動。

 

表面上看,中國減產、美國增產,是扭轉貿易失衡的正確方向;只是當這面正義大旗是握在正為民意支持度而辛苦奮戰的美國總統手上時,他所採取的手段與策略,卻有可能為世界經濟帶來新的衝撞與不安。

 

「理論上,美國重建製造業的路途還很遙遠,中國轉型內需經濟也有長路要走,現階段最需要擔心的,是歐巴馬為了快速提高製造業就業機會,而在短時間內發動激進且全面的貿易戰。」著名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創辦人謝國忠表示。

 

謝國忠對於美國發動全面貿易戰的擔心,可以回溯到一○年,在歐巴馬於當年三月發表「國家出口倍增計畫」之後,逼升人民幣匯率,一度成為白宮官員對外發言的主軸之一。

 

隨情勢發展,到了當年十月,「貨幣戰爭」一詞終於成為全球經濟最熱門的字眼,在美國準備大印鈔票推出QE2(第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下,匯率競貶,成為當時許多國家面對美元貶值大勢的因應策略。

 

美元貶值直接強化了美國產品對外出口的價格競爭力,不僅如此,弱勢美元的另一個效應,是讓以美元計價的能源價格更加易漲難跌,等於間接拉高了海外工廠將商品輸往美國的運輸成本。

 

歐巴馬宣戰中 用貿易保護創造就業機會

 

除了過去兩年逼升人民幣匯率、自貶美元匯率的「前例」之外,歐巴馬的近期發言,應該也是讓謝國忠不敢大意的原因。在一月二十四日歐巴馬所發表的國情咨文中,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對中國提起貿易訴訟的案例數量是上一屆政府的兩倍,由於制止了中國輪胎的傾銷,一千多名美國人得以找到工作。但現在我們還要再接再厲。」

 

「如果你是想要把工作外包的企業,你就不該獲得減稅。這筆錢應該用來當作『搬家補助』,補貼那些決定把工作機會遷回美國的公司。」

 

「把這些稅法改革方案交給我,我會毫不考慮地立刻簽署。」

 

慷慨激昂的演說中透露出鮮明的訊號:美國重建製造業的主要手段,是貿易訴訟、保護,以及補貼,歐巴馬的企圖是降低企業回美設廠的成本、增加中國商品輸入美國的障礙;或者可以直接說,歐巴馬的「重建美國製造業」大計,並非「新增」製造業,而是要和出口國家開打,「奪回」製造業。

 

或許因為政策的意圖明確,曾任台積電監察人的全球經濟戰略及企業競爭權威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今年三月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erd business review)》雜誌中特別撰文,對美國的當前政策提出警示:「競爭力的提升與創造就業機會是兩碼子事,如果只是企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並不能真正提升美國競爭力。」

 

他在文章中意有所指地提醒美國政府,必須專注於創造「較高薪資水準」的工作機會,「重點絕對不是比拚誰的勞工更便宜、誰的貨幣匯率更廉價。」

 

無論如何,對於中國或其他出口導向國家來說,歐巴馬為了兌現「重建製造業」支票,所將引發的恐怕會是一場充滿反擊火力與掠奪意味的零和遊戲。

 

於是,位在中國的製造業者,正面臨著空前壓力。一種前無出路、後有追兵的肅殺氣氛,已經罩頂。

 

美國製造業

 

美國製造業

 

美國製造業

 

中國轉型中 三年內製造成本優勢不在

 

前無出路,因為歐美兩大市場需求減少的衝擊已經出現,今年前二月中國整體外貿呈現逆差的成績單,相當程度上,就是反映了中國主要出口對象歐洲地區的景氣衰退。

 

後有追兵,因為即使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自○五年至今已升值三成,且代表進出口淨額的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也已降至三%以下,符合國際標準,但來自美國的壓力仍然未減。

 

三月六日,美國國會通過所謂的「反補貼稅」,未來,行政部門可對以中國為首的「非市場經濟國家」進口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例如中國補貼LED製造,就成為這次反補貼稅的主要打擊對象之一。這項法案的重要推手之一是美國製造業協會,據指稱,法案成立之後,將為美國保住八萬個製造業工作機會。

 

祭出貿易戰手段外,美元匯率也是操之於美國政府、獵殺中國製造業的利器之一。

 

一○年,總部位於美國德州的LED燈泡製造商Neutex,決定把六成以上的產能自中國上海撤回美國休士頓,「原因,就是成本考量。」該公司副總裁范納德(Chris Vanard)表示,「我在上海的星巴克,看到愈來愈多消費者,我知道這個國家正在全力扶植中產階級,薪水恐怕是降不回去了。」他說,若再考慮美元貶值的趨勢,以及美元貶值的種種效果之後,把生產線移回美國,顯得合情合理。

 

「中國,已不再是製造業設置生產基地的當然選項。」一一年八月,美國知名波士頓顧問諮詢公司(BCG)發表關鍵研究報告,報告名為「美國製造再起──為何製造業願意重返美國?」其重要結論之一,就是「到二○一五年,中國相較於美國的製造業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

 

BCG所認定的關鍵原因,除了中國薪資持續調漲、土地及能源價格上升、美國製造力逐漸恢復之外,「美元兌人民幣貶值,也會不斷壓低中國產品輸往美國的價格競爭力;而我們預期,弱勢美元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中國製造業

面對美國近乎掠奪式的重建製造業攻勢,原本已經遭遇工資調漲衝擊的中國製造業,會不會提早收工?

 

東協崛起中 薪資優勢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

 

這份報告也指出了全球製造業未來五年的移動方向,勞力占生產成本較低的商品,將往美國移動,而勞力需求較高者,則會往薪資水準更低的國家遷徙,例如印尼、越南、泰國等。某種程度,它除了預言製造業重返美國之外,也預示了東協市場的爆發崛起機會,在二十年來最重大的一輪經濟結構調整當中,東協不無可能取代過去的中國角色,成為世界的新工廠。

 

薪水是關鍵。根據BCG的研究調查,目前中國製造業生產線員工的平均時薪約已逼近三美元,而在泰國,製造業勞工的平均時薪不過只有一.八美元,至於越南、印尼,勞動力的薪資成本更加具有競爭力,製造業勞工平均時薪分別只有○.四九美元、○.三八美元,遠遠低於目前的中國。

 

進一步來看,目前泰國的一.八美元製造業平均時薪,大約等於中國在○八年實施《勞動合同法》以前的水準;而越南及印尼的平均時薪,更是比二○○○年時中國的○.五美元時薪來得更低。

 

除了勞力成本優勢,充沛的勞動力能量,也是東協足以承擔「世界新工廠」的重要條件。事實上,早在十年以前,受人口結構高齡化而苦於勞動力短缺的日本,製造業者即已看中東協優勢,大舉轉進投資,作為中國之外的優先布局對象。

 

「製造業是遊牧民族,哪裡有利就往哪裡去,但如果歐巴馬的政策真的來得太急,發動貿易戰,台灣的調整速度恐怕緩不濟急。」在分析美國重建製造業對台灣的影響時,全國工業總會祕書長蔡練生的說法,與謝國忠相去不遠,但他更為台灣的處境捏把冷汗。

 

台灣淹沒中 加速布局中國內需是唯一出路

 

蔡練生分析,當美國採取更積極的手段,將使勞力密集度較高的「中國製造」產品陷入更嚴峻的困境,「而台灣過去十多年來,幾乎就是把資源與經濟成長動能押注於這裡:勞力密集度較高的中國加工出口。」

 

簡單地說,對東協,台灣的布局仍然相對偏低,對美國,台灣不但少有直接投資,台灣直接出口到美國的路線,也正因美國與韓國及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封死,於是,無論是從中國製造出口或退回台灣製造再出口,能走的路都已愈來愈窄。

 

「我認為,唯一的出路是布局中國內需,製造業者必須往終端商品轉型升級;畢竟,美國可以封住中國輸往美國的路,但無法影響中國本地的消費市場,這是台灣的機會。」

 

事實上,蔡練生對台灣製造業所開的藥方,與BCG的「美國製造再起」報告意見相符,這份報告的另一結論,並不是宣判中國製造業即將消失,而是認為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壯大,未來的中國製造業,將以滿足本地的需求為主。

 

對中國的經濟而言,情勢明顯,接下來將是一場「發展內需」與「美國獵殺製造業」的競速比賽,在美國發動更激烈貿易手段的同時,中國能不能加快腳步地提高內需消費市場,彌補出口降低的傷害?

 

對東協的經濟而言,問題也相對單純,成為世界工廠的機會來了,就看各國的基礎建設與勞動力條件能不能跟上需求。

 

對台灣的經濟而言,老問題一堆:製造業的升級、加強台灣內需產業、島內服務業的提升、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台商轉進中國內需市場的轉型工程,都需要迫切的答案,若無法跟著這場經濟的大變動而調整,台灣將淹沒在這股洪流之中!

 

東協的契機

東協的契機

 

東協的契機

 

新游牧地圖

 

美國力拚出口、中國調高工資、歐洲經濟緊縮,三大因素正在改寫製造業的全球版圖。中國工廠,將往美國與東協移動

 

O中國製造業移動至美國 勞力密集度較低產品將移往美國生產

O中國製造業移動至東協 勞力密集度較高產品將移往東協生產

O日本製造業移動至東協 全力布局東協的廉價勞動力

X中國出口到美國 受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美國保護政策、中國薪資成本提高、運輸成本提高衝擊

X台灣出口到中國 受美國獵殺中國製造業衝擊

X台灣出口到美國 受台幣兌美元升值、運輸成本提高衝擊

延伸閱讀

全球瞭望》美國債務是否違約,本周見分曉!談判破裂恐「經濟動盪翻天覆地」
全球瞭望》美國債務是否違約,本周見分曉!談判破裂恐「經濟動盪翻天覆地」

2023-05-21

美國債務上限僵局、經濟衰退、年底降息…台股下一步怎麼走?郭恭克:6月中下旬可能出現變化
美國債務上限僵局、經濟衰退、年底降息…台股下一步怎麼走?郭恭克:6月中下旬可能出現變化

2023-05-13

美國債務上限再次逼近,華府淩亂一夏
美國債務上限再次逼近,華府淩亂一夏

2021-09-08

美國債務上限警報再度響起
美國債務上限警報再度響起

2023-02-22

美國債務需求大  公債殖利率難降   Fed轉鴿  債市迎春天?關鍵在美舉債需求
美國債務需求大 公債殖利率難降 Fed轉鴿 債市迎春天?關鍵在美舉債需求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