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的次子魏宏帆,特立獨行走自己的創業路,執意擺脫「富二代」標籤,靠著「志氣」與「努力」,他以單車品牌「高士特」闖出品牌路的第一張成績單,並燃起五年內掛牌上市的雄心!
也就是,他旗下均價兩萬元以上的單車品牌「高士特」,在推出滿周年之際,已經以年銷超過兩千輛、年營收破一億新台幣的成績,在碳纖維單車市場上突破五成市占率。
除了上述的單車成績,他在今年初才剛發表「應宏科技」自有品牌的G1手機,上半年又將推出同掛名「INHON」品牌的Ultrabook超薄筆電。對於這位頂新集團內第一個自行創業的少東來說,他的品牌路可說開出了第一朵花。
不管是單車或是兩大科技產品,這些品牌的關鍵字都是「碳纖維」,這項核心技術也讓魏宏帆敢主打「MIT」(台灣製造)的名號。
志氣》學以致用 從代工走上品牌路
在兒子們陸續從英國、日本學成歸國時,魏應州曾經徵詢三個兒子進入集團工作的意願,知道魏宏帆一心要創業,只告訴他一句話「那你就好好去做」,還為他投入十億元的創業金。
「大董當然希望這三個兒子都回到集團接班,但大董自己走過創業路,對老二的企圖心與冒險性格,更為激賞!」頂新集團的長輩提到魏宏帆,總不禁稱讚這個特立獨行的老二,「真有志氣!」對這個讚美,魏宏帆輕描淡寫:「我只是想要『學以致用』啦,好在我爸也滿開明的!」
事實上,在二○○四年,魏宏帆從英國研究所畢業後,單槍匹馬應徵進入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作,學機械工程的他,被分派在手機部門負責機構零件的研發。三年後、○七年,魏宏帆才跳出來創業,還延攬了十多位富士康的同事作為班底,例如高士特總經理廖偉宇、應宏營運長張英華。
「當時魏董來找我,我問他資金的事,才知道他原來是魏家少東!」廖偉宇說,那時魏宏帆提出以「碳纖維」作為創業概念,廖偉宇必須經過一陣解說,才能夠了解這個魏宏帆口中的「新趨勢」。
就因為觀念與素材都太新,擔任兒子創業軍師的魏應州建議:「如果做代工的難度是一,做品牌的難度就是十,你應該從代工開始!」深諳魏宏帆想要發展自有品牌的企圖心,但魏應州認為發展品牌必須具有製造、管理、品質與行銷等面向的綜合能力,建議兒子從代工開始,先打好「產品力」的基底。
「目前提到做碳纖維機殼,亞洲只有三家排得上名,除了日本東麗、巨騰,就是應宏了!」穿著自家車衣受訪的魏宏帆說,應宏集團在江蘇昆山的工廠,以做碳纖維手機與筆電機殼代工起家,現在主要客戶是國產雙A品牌「宏碁」與「華碩」。此外,昆山工廠也有產線代工碳纖維單車車架,專門外銷到歐洲。
努力》實業家精神 贏得王文洋入股
「魏董的觀念是:產品力強,貨不怕賣不掉!」廖偉宇表示,魏宏帆因為是研發出身,相信只要有創新,就能有產品力、品牌力,但這就考驗高士特團隊的創新能力。現在市面上一輛碳纖維單車重量最輕大約八五○公克,但魏宏帆卻要求必須做到七八○公克,為了這七十公克,高士特團隊整整研發兩年。
但在這期間,該團隊還得負責一年約二十款的車款研發,只為了魏宏帆一句「在每個價格帶上,都要做到第一名!」但他不是嘴巴說說的老闆,經常身先士卒投入研發。
「我好幾次在半夜兩、三點還接到他的電話,聽得出來是壓低聲音在客廳偷講的!」廖偉宇笑說,原來魏宏帆不忍心同仁深夜還在工廠打拚,睡也睡不著,一想到點子就透過電話「丟」過去。至今,除了單車,連「INHON」手機、筆電外形與機構的設計,許多都來自魏宏帆。
去年,應宏集團有了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的神祕注資,據說就是因為有增資需求的魏宏帆,不願意第一時間回家要資金,寧願在科技圈找人脈,因此透過圈內長輩牽線找到王文洋。
「王董注資六五○○萬元,今年初魏宏帆又自行增資到二.一八五億元,算起來王董的持股比率並不多,但這就是王董對後輩的鼓勵!」應宏集團財務長周信良說。
說話溫和、不高興頂多不講話的魏宏帆,看來似乎沒有父親魏應州的霸氣,但在他三個事業體都創業短短六年內,就逐步開花結果的企圖心上,誰說他不會是下一個橫跨單車與3C產業的「魏應州」!
魏宏帆
出生:1980年
現職:應宏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歷:富士康手機部門
學歷:英國布乃爾大學機械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