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韓過去交手的經驗來看,多以不愉快收場,夏普這次接受三星入股,它圖的是什麼?三星要的又是什麼?
也是三星現任副董事長的李在鎔,不僅提出多項合作方案給夏普選擇,也讓夏普自行選擇決定三星可以持股多少;甚至,一旦有反對聲浪出現,三星就會放棄入股,讓夏普保持決策彈性。
三星的低調策略果然奏效。三月五日深夜,日本媒體傳出三星將入股夏普的消息,六日上午,夏普正式宣布雙方達成資本合作,由三星出資一○三億日圓,取得約三%的夏普股權;夏普則優先供應日本三重縣龜山工廠生產的電視與智慧型手機用液晶面板給三星。
▲點擊圖片放大
公司債將到期 向外尋求奧援
從資金面來看,儘管已獲得美國通訊大廠高通的金援,夏普到今年九月底前,仍將有二千億日圓的公司債將到期,而夏普原本屬意的最大金主鴻海,遲遲無法爽快地送出六六九億日圓,使得夏普不得不再向外尋求奧援。然而,三星的一○三億日圓,相對夏普二千億日圓即將到期的公司債,無異杯水車薪。
撇開資金的問題,夏普長遠考量仍以產品面為主。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熱銷,推升夏普的中小尺寸面板比重上升,成為該公司成長主力。所以,應用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中尺寸面板,就成為夏普最有利的籌碼。
但是,夏普目前最重要的中小尺寸客戶──蘋果,近期在iPhone 5銷售不如預期,致使夏普的龜山一廠產能利用率下滑不到五成,急於改善營運的夏普,勢必得向外尋找另一可靠的國際品牌合作,也是不得不為的事。
二○一三年初,蘋果的iPhone 5銷售不如預期,市場原先估計第一季iPhone 5出貨量約四千五百萬支,然而由於降價的iPhone 4S銷售擠壓新機,使得iPhone 5出貨下修至不到二千五百萬支。
「現實是殘酷的!」研究機構WitsView顯示事業部協理邱宇彬指出,除了蘋果之外,三星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視的品牌力量都十分優異,勝過夏普目前在各終端產品市占率,三星無疑是一大面板出海口。
▲點擊圖片放大
「花小錢」解決產能、技術問題
此外,去年夏普堺工廠引進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個人資金,並讓出堺工廠一半產能的利用權,鴻海隨後發動大電視策略,出貨量節節攀升,不僅打開全球六十吋以上大電視市場的需求,還加速進行智慧電視的軟硬整合與通路布建。這已經對電視龍頭三星形成一大威脅,因此,制衡鴻海的大電視策略,也成了三星入股夏普立即可帶來的附加效益。
第三,三星還有一個較長線的考量。由於三星在面板大戰略中,已將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視為下一代主流技術,而且認為未來將取代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因此不管研發重心或量產配置都朝向AMOLED偏移,在這樣的思考下,三星未來將不再加碼投資TFT–LCD,所需的面板將以對外採購為主,這是三星投資夏普的第三大主因。
三星未雨綢繆,只要花費些許金額投資夏普,就能減少產能、技術不足的問題,可謂一筆相當划算的交易。
三星副董事長李在鎔採低姿態策略,讓夏普接受三星入股案。(圖片來源:達志)
品牌復興才是最大的問題
此外,業界另一個關注的焦點,是三星藉由投資夏普,可能進一步製造蘋果與夏普之間的嫌隙。蘋果在去三星化既定策略下,過去蘋果執行長庫克大力扶植夏普,就是為了抵制三星這股韓流勢力。此次夏普引進三星,無疑踩進蘋果的紅線。
由於蘋果往往對於產品資訊相當保密,所以夏普若要同時和三星合作,蘋果或許不會首肯。不過,也有研究員認為,夏普和蘋果的合作涉及產品開發,相對於三星和夏普的合作只是限於產能供應,兩者密切程度有著天壤之別,夏普攜手三星應不至於引起蘋果翻臉。
在夏普一連串選擇國際大廠入股的聯盟中,夏普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本身的品牌復興。夏普出現百年來最大的虧損,源頭其實是本身品牌發展得不好,而此次願意引進品牌競爭對手三星入股,顯然也是發現本身的品牌發展已有大麻煩。不過,挽救的機會已經日益渺茫,未來夏普的走向很可能偏向零組件的發展,品牌的規模勢必會縮小許多。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