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巷弄的台北商旅,大安、慶城兩館各有五十九、八十四間房,規模不敵五星級飯店,但小而美的經營方式,以及創新服務,獲得LVMH集團、宏達電等大公司青睞,董事長劉季強如何做到?
這項很炫的創新服務,是台北商旅、上海東方商旅董事長劉季強一手主導。據了解,他砸下三百多萬元,更新飯店硬體設備,還要整合手機廠、悠遊卡公司,前後花了二年時間。也因劉季強的堅持,讓台北商旅創下多項超越國內五星級飯店的紀錄。
台北商旅在國內飯店業獨樹一幟,目前已有大安、慶城兩館,各有五十九、八十四間房,雖然規模不大,但強調精緻隱密的服務,卻獲得LVMH集團、宏達電等大型企業的簽約,海外員工來台出差,都入住台北商旅。至今,台北商旅兩館每年維持平均七成的住房率,且有五成的「回客率」,平均房價約二百美元。
創新服務成業界表率
台北商旅的高回客率,讓台北市五星級飯店望塵莫及,「一般飯店能夠有二成五的回客率就算高了。」東方商旅營運長畢嘉瑋說,亮眼的成績讓台北商旅,在台灣飯店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台北商旅的推手董事長劉季強,雖在飯店業資歷逾四十年,但一向隱身幕後,不常曝光。
劉季強談到當初取名「台北商旅」的緣由:「當時,無意間翻閱到《周禮‧考工記序》,記載著:『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劉季強看到這段話,正是他想要開旅館的定位,「一位旅行四方的商人,需要休息、落腳的『家』。」劉季強說得很有意境、很浪漫。
但台北商旅的成立,可是一點也不浪漫。率先成立的大安館,試營運的第二天,剛好碰到一九九九年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入住的外國旅客跑掉剩下兩位,台北商旅負責營運的副總經理陳德宏回憶,「當時真的不知道這家飯店可以撐多久。」
看似出師不利,劉季強告訴每位員工,「每位商務客人背後都代表一家公司,只要讓這位客人帶回滿意的入住經驗,來一個留住一個,就可以穩住客源。」很快地八個月後,大安館開始損益兩平,「因為客人回去都會建議公司,與台北商旅簽約。」
在飯店產業裡,所有客人就屬服務「商務旅客」最困難。「因為他們住過太多頂級飯店,要求很高。」劉季強將心比心,設身處地著想,台北商旅的餐廳只接待房客,不收其他客人,在咖啡廳提供免費的網路、飲料、小點心。
這樣私密、專屬的服務,在當時是個創舉,就連飯店教父嚴長壽,參觀過台北商旅後,都拍拍劉季強的肩膀說:「老弟,你沒有對外經營餐廳是對的。」
要讓客人覺得這是在家裡,豈有將餐廳的位置賣出去給外人用餐的道理?劉季強相信,只要「純粹」讓入住的旅客有很好的服務體驗,創造的回客率,效益絕對大過電話費、網路費,甚至餐飲服務費用。
負責業務行銷的台北商旅副總經理張素卿,曾經在海外知名連鎖飯店集團的客房部經理,帶著豐富的海外飯店管理經驗,遇到劉季強卻一度難以適應。「在大飯店每件事情都要計算成本、報酬率,董事長(劉季強)卻從來不問。」張素卿舉例,有一次劉季強要求提供客戶免費的「付費電影(Pay Movie)」,張素卿非常不解,既然是付費電影就是應該要收費,為什麼要捨掉可以賺錢的機會?
但是,在劉季強眼中,多提供一項服務,就是讓客人多一個像家的感覺,「以後到台灣,豈有不回家的道理?」台北商旅打破許多飯店產業的遊戲規則,也成為許多飯店創新服務的表率。
拒絕頂新集團魏家的投資
在台北商旅員工的眼中,劉季強比較像是一個「藝術家」而非生意人,他把飯店當作是他的「創作」作品,而非生財工具。這也是為什麼台北商旅成立十多年來,在台北只有兩個館,相加不足二百個房間。
而去年在上海開幕的東方商旅,也是劉季強花了七年多的時間籌備而成,「我在一個飯店營運後,就開始籌備下一間,只是沒有開幕的時間表。」劉季強說。台北商旅慶城館在二○○二年開幕,二年後劉季強就到上海去籌備東方商旅,卻一直到一一年才開幕。
「我們不是快不起來,在台北商旅創造這麼多成績時,很多人找我們合作,機會很多,但是董事長一一推掉。」陳德宏說,因為台北商旅的特點不是硬體設備多高級,裝潢有多豪華,而是「人所提供的服務,很有sense(感覺)。」
事實上,頂新集團魏家也曾經與劉季強接觸,表示願意出錢投資,由劉季強經營管理,卻被拒絕了,「速度太快,沒辦法提供好的服務。」
無論是免費的咖啡、甜點,或是手機門禁結合悠遊卡的創舉,這些都是劉季強「貼心」的服務,只為了讓商務旅人能有家的感覺。
劉季強
出生:1948年
現職:台北商旅、上海東方商旅董事長
經歷:西餐廳經理、芝麻酒店客房經理
學歷:高中
台北商旅
成立時間:1999年成立大安館
2002年成立慶城館
2011年成立上海東方商旅
資本額:1億1千萬元
營業額:2012年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