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九十七位黑手讓瑞穎成高獲利模範生

九十七位黑手讓瑞穎成高獲利模範生
(圖片來源/UDN.COM)

2012-09-27 15:57

一顆單價不到二十元的軸承,可以做到一年創造近七億元的營業額,以及高達三成的毛利率,瑞穎今年初以來,股價跟著高獲利大漲近一倍,因此有法人一度稱它為「小上銀」。

低價競爭、需求趨緩是台灣軸承業的寫照,然而,在眾人一片看衰聲中,卻有一家公司逆勢突圍,毛利率連年維持在三○%以上,甚至,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將突破六元,讓法人圈稱它為「小上銀」。這家典型黑手出頭天的中小企業,就是全球最大機場輸送帶滾輪軸承廠瑞穎。

超過三○%的毛利率有多厲害?科技產業當中除了台積電與聯發科有辦法繳出這樣的水準外,在黑手密集的傳統產業,瑞穎,也能有如此成績,足以顯示其驚人的控制成本能力。

如今的風光,背後是一段窮人家小孩無法繼續升學,國中畢業去當學徒,靠著自學精神與企圖心,把上天給他的一條歹命翻過來的故事。

瑞穎董事長陳柏峯的家鄉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是每逢颱風必撤村的偏遠部落。窮山惡水加上貧苦家境,讓他從小就跟隨父親早起工作,天未亮時就要到山上挖竹筍,再挑到原住民部落及海邊,賣給原住民及來台東抓魚苗的漁民。為了賺錢,他甚至也到山區抓蝴蝶賣到埔里做標本。

大武國中畢業後,陳柏峯就離鄉背井到台北當建築工地學徒,後來在台灣五金業全盛時期抓住機會進入工廠磨練。因為比同年齡孩子早熟,才十七歲就被老闆賞識,慢慢接觸工廠管理的工作。二十歲那年,他就自立門戶,經營滾輪軸承製造與外銷,隨著事業版圖越做越大,他就帶著三位弟弟陳柏津、陳柏雲、陳柏裕一起打拚,是一家典型的傳產家族企業。

 

自行研發機台降低生產成本


一九九七年,已在滾輪軸承業耕耘十八年的陳柏峯成立了瑞穎,專攻車庫門與手推車滾動軸承。二○○四年又順利打進汽車供應鏈,包括克萊斯勒、別克休旅車都指名要採用他的軸承零件,更讓公司股票順利上櫃。

然而,軸承、螺絲等是工業、民生應用重要基礎用品,台灣身為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核心供應鏈,軸承廠多如過江之鯽,但瑞穎未赴大陸投資,卻能在人力成本高昂的台灣脫穎而出,靠的是土法煉鋼的生產自動化。

瑞穎除了沖壓機與射出成型機對外採購,其他的機台與治具都是公司自行研發、改良與製造,大幅提升自動化生產製造的能力。甚至,為了加速檢測效率,陳柏峯連檢測機台也自己設計,在這樣的生產流程下,瑞穎可以迅速且大量地生產,交貨時間快。

也就是因為從最上層的電腦軟體設計到產品輸出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完全自製,使得瑞穎可以不用透過到大陸投資,以大量低廉的工人來競爭。實際上,以目前九十七位員工估算,瑞穎每位員工的產值是歐美組裝廠的五、六倍,是大陸的三十倍。

為了保護公司技術不外流,瑞穎都自己組裝機器,平均只要四十五天,為了不耽誤生產速度,瑞穎採取不換線的生產模式,也就是每台機器都只生產一種產品,機器不用適應不同規格的軸承產品。因此,每次接獲訂單,陳柏峯就先依據數量,估算所需要的機器台數,隨時補充機台,必要時,就是由一班制延伸至二班或三班制而已。

由於是採單一產品量產制,使瑞穎每部機器產能利用率僅一五%,可是毛利率卻可以高達三成,以同級產品來看,成本甚至可以比歐美大廠便宜一半以上,毛利率都還能比同業高出十六個百分點,這也成為瑞穎還可以台灣廠的優勢搶攻陸資廠低價策略很重要的原因。

 

員工就是股東 技術不外流


「一九九二年,陳柏峯成立合穎(瑞穎的前身)時,原本是要到大陸投資,當時連地都買好了,結果員工家屬反彈,他只好棄守,賠了三百萬元,」一位瑞穎供貨商透露,當時陳柏峯為了凝聚員工向心力、激發團隊精神,他乾脆讓每位員工都成為股東,這樣不僅可防止技術外流,也讓大家更努力尋求贏的利基。

因此,瑞穎有不少員工是從當兵前就進來上班,退伍後又繼續歸隊,有逾九五%以上的同仁都是股東,其餘的是當年可能因為手頭不方便或不想參與而沒有入股。所以,「瑞穎是每個角落都有股東在看守。」陳柏峯曾相當自豪地向朋友說。

由於員工都是股東,陳柏峯不用管理員工,員工自然會互相比較誰比較認真。一位瑞穎的老員工記得,雖然瑞穎的工廠位於五股工業區,地勢比較高,而且當初工廠興建時,他們就設了防水牆,將淹水的機率降至最低。但每次颱風或豪雨時,為了怕五股周邊受風災影響進出動線,員工都主動「住」在工廠上班,就是怕延誤出貨進度。

雖然瑞穎的產品九七%都外銷歐美,但在陳柏峯眼中,真正有技術的人,學歷高低一點都不重要。因此,說瑞穎這間公司是純黑手起家一點也不為過,翻開年報內員工學歷分布比率,普遍都不高,有五○%高中畢業,甚至有三成員工為國中學歷。

雖然瑞穎是傳統的黑手產業,不過公司憑藉著高度自動化生產快速交貨,及大量生產的成本優勢,讓瑞穎足以與中國、越南的相關同業競爭。

瑞穎下一步是朝家具用腳輪、旅行箱腳輪等高單價商品邁進,提升產品競爭力。苦熬三十餘年的陳柏峯,不但改寫軸承業獲利公式,也讓人見識到台灣黑手產業不容小覷的實力。

 

陳柏峯
出生:1955年
現職:瑞穎董事長
經歷:合穎工業創辦人
學歷:台東大武國中

 

 

瑞穎

 

瑞穎

(圖片來源/瑞穎提供)

大舉投入的資本支出勢必用於採購先進設備,再看全球市值前三大半導體設備商漲勢驚人,微影設備廠艾斯摩爾(市值一一二四億美元)、化學機械研磨設備廠應用材料(市值五一四億美元)及蝕刻設備廠科林研發(市值三九一億美元)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七一.二六%、七三.九五%及一○六.五四%,而三家大廠二○一九年至今的獲利皆年衰減兩成以上,但三家中有兩家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艾斯摩爾、科林研發),第三家的應用材料也往歷史新高接近,顯示市場預期獲利回到高點外,未來評價同樣提升,不對稱現象亦發生在半導體設備業的資金面與基本面。

 

二○一九年資金追捧5G題材,美國、中國等各國電信業者將陸續投入5G基地台建置,調查機構Gartner預估,今年基地台產值約二十二億美元,二三年將倍數成長達一五○億美元。未來5G手機的滲透率到二○年也將成長十五倍以上,高速傳輸普及下,以手機為中心將連結各式家電,智慧家庭將帶動物聯網需求崛起(二○二○年至二五年將從二○○億個電子裝置提升到超過七五○億個),手機及物聯網成長動能帶動相關晶片需求,晶圓代工廠樂觀看待前景並加速投資設備。

 

隨著晶片製程愈趨精密化與細緻化,設備製造愈艱難,用於先進製程中的設備需要晶圓代工廠的多次認證與繁瑣測試始能進入工廠運作,進入障礙極高,且設備廠更須多年經驗才能迅速調整機台參數以符合客戶需求;目前台積電在最新量產七奈米製程上已超越五成市占率,未來五奈米製程將獨霸市場,並穩定台積電先進製程設備商未來訂單,且從三大設備商股價顯示,資金早已提前卡位。

 

景氣與產業的不對稱透露景氣反轉先機,半導體設備商投資者更領先基本面而提前布局,景氣翻揚且獲利回升下,台灣相關設備廠供應鏈將雨露均霑,未來需求值得期待。以下提供優質台灣半導體設備耗材廠瑞耘科技(六五三二),與讀者分享。

 

瑞耘科技,一九九八年成立,股本三.一六億元,半導體設備及關鍵零組件供應商,產品組合約八成為半導體設備關鍵零組件,二○一一年與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簽訂代工合約,主力產品「CMP製程晶圓夾持環」在全球售後市占率超過二五%,居於龍頭。

 

董事長呂學恒(UCLA製造工程碩士)自代理轉入研發設計,高水準產品質量讓設備商巨擘應用材料自競爭轉為合作,過去每季約有二十種以上產品零件打樣開發,合作至今瑞耘科技不僅切入先進製程耗材研發,更能提供量產產能,隨著台積電積極擴張產能,訂單逐年增加。

 

隨著半導體製程微縮精緻化,CMP(晶圓平坦化)的次數也愈多,以二八奈米製程為例,CMP次數約十二次至十三次,而走入十奈米製程,次數翻倍達二十五次至二十六次,且為符合客戶需求,瑞耘能提供不同尺寸(八吋或十二吋)及不同紋路的夾持環以達到要求,競爭力可見一斑。

 

瑞耘一七年至一八年營收為三.六五億元、四.七一億元,一九年十月營收月增率一○.三%,且年增率二七.八%,復甦跡象漸顯。一七年至一八年稅後EPS為一.八四元、三.四六元,累計一九年H1稅後EPS為一.二元,隨著高毛利新品開發與量產,獲利將逐步提升;一九年H1流動比、速動比、負債比分別為二七六%、二○九%、三○.五%,財務體質穩健,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就不受關稅影響?魏哲家「未見客戶任何改變」…外媒曝背後真相:有點天真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就不受關稅影響?魏哲家「未見客戶任何改變」…外媒曝背後真相:有點天真

2025-04-20

台積電法說會12問,魏哲家正面回應!關稅影響、資本支出、技轉英特爾、Q1獲利Q2展望…全紀錄必看
台積電法說會12問,魏哲家正面回應!關稅影響、資本支出、技轉英特爾、Q1獲利Q2展望…全紀錄必看

2025-04-17

台積電法說「5大利多」齊發,為何股價不埋單?蔡明彰揭本周聚焦「這類股」…點名3檔黑馬準備衝
台積電法說「5大利多」齊發,為何股價不埋單?蔡明彰揭本周聚焦「這類股」…點名3檔黑馬準備衝

2025-04-20

台積電海外生產貴「客戶也買單」!CoWoS雜音不少,魏哲家直接了當:會持續擴充滿足需求
台積電海外生產貴「客戶也買單」!CoWoS雜音不少,魏哲家直接了當:會持續擴充滿足需求

2025-04-17

「當你無可取代時,就會變得無比重要」,川普關稅撼動不了台美半導體共生結構,台積電股價將重返榮耀
「當你無可取代時,就會變得無比重要」,川普關稅撼動不了台美半導體共生結構,台積電股價將重返榮耀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