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林朝榮創立晟楠,累積超過五十億元身價;去年底掛牌上櫃,他看準十二五規畫的回收商機,投資設立金屬資源回收公司,為他的百億人生再邁進一步。
位在桃園龜山的晟楠總部,外表跟一般公司沒什麼不同,主要買賣焊錫用各類錫條、錫球及錫絲,應用在PCB(印刷電路板)及組裝加工,但它的客戶來頭都不小,除了PCB大廠精成、健鼎,電源供應器大廠全漢,以及光寶集團外,還包括富士康旗下的鴻富錦。
比起其他上市櫃公司,晟楠規模並不大,董事長林朝榮更是行事低調,不愛曝光的企業人,也很少對外談及成長背景,業界幾乎沒人知道林朝榮的崛起過程和身家,但他可是不折不扣的億萬富豪。
翻開上市公司大股東持股明細表,林朝榮和家族持有晟楠近七成持股;另外,他和妻子魏素珠也分別是飛宏和龍邦的大股東,加上林朝榮自己持有國揚股票超過四千張,因此,單是有價證券市值就將近三十七億元,包括土地等其他資產,身價初估超過五十億元。
三不政策行事始終低調
這位神祕富豪,自創媒體應對的「三不政策」,就是不拍照、不給名片、不接電話,他勉強接受本刊專訪,仍堅守不拍照原則,還要總經理邱錫欽出面「頂替」,只是提到晟楠中國大陸的布局,他又眼神一亮,滔滔不絕地說明。
二○○九年,中國政府開始進行十二五規畫,林朝榮觀察到中國政府預備在江西建造再生資源回收產業基地,他心想:「焊錫同業昇貿沒做回收;金屬回收精煉廠如佳龍科沒有錫製成品。如果把兩個行業合併成一家公司,不就能整合料源、精煉、加工和製成品嗎?」
於是他大膽投入一千萬美元(約三億元台幣),買下二百畝土地(約六千坪),在江西設立晟吉金屬資源回收公司,今年四月拿到執照,成為當地取得錫金屬類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唯一外資,正式從焊錫本業跨進金屬資源回收業,躋身當紅的「回收概念股」。
林朝榮身價不菲,但這些財富都是林朝榮自己努力打拚來的,在深圳台商界算是一位傳奇人物。
笑稱「從小吃貴金屬(錫灰)補身體」的林朝榮,父親創立東輝錫業,主要以回收金紙上的錫箔,收集後煉成錫錠再轉賣出去。林朝榮上有三個哥哥、五個姊姊,二十六歲那年分家時,身為么子的他無法繼承家業,只分得一棟中華路上的房子,從此必須自謀生計,他只好把房子拿去抵押,在一九八四年創立晟楠。
因為沒錢打模,林朝榮只能做買賣業,就是三哥製造的錫錠得先賣給同業昇貿科技,製成錫條、錫球等產品後再賣給晟楠,然後由林朝榮轉賣給大同、歌林、大霸、致福等電子廠賺取價差。
買賣業的利潤微薄,晟楠一開始也很「迷你」,林朝榮是老闆兼業務,每天騎著一輛摩托車跑客戶,公司只請一位會計接電話、算帳。創立第一年虧損八十幾萬元,第二年營業額就衝到七百多萬元,第三年,林朝榮就賺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開始在(新莊)化成路租工廠生產錫條,因為錫條需求少,所以都是星期一到六跑業務,星期天到老三的工廠自己打模具、自己做。」林朝榮笑說,認識妻子魏素珠之後,兩個人的約會行程就是一起到工廠做錫條;而當時工廠總共才七個人,卻可以做出年產量三百多噸的焊錫材料,年營業額高達五千萬元。
林朝榮拓展外銷,把產品賣往香港,透過客戶李姓港商,他發現大陸焊錫業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一九九一年,他背著一台無線電,到黃沙滾滾、杳無人煙的深圳橫崗設立當地第一家焊錫廠,進行來料加工,算是當地台商元老。
「早期到大陸設廠最大的風險,不是政治因素、發展落後,而是被搶!」說到過往,林朝榮仍心有餘悸。一九九八年之前,公司平均一年被搶一輛車,當時一卡車可載三噸錫條,市價約三十萬人民幣,司機常常串通跟貨員把貨賣掉,再把卡車隨地一丟。
甚至有一次,林朝榮帶著公安要把貨取回,沒想到對方叫了一堆爛仔(粵語:混混)守著倉庫,當地公安看勢頭不對先溜走,他和對方打了起來,還因此住院十幾天。
搭著巨人肩膀共同茁壯
雖然寫下一頁台商西進血淚史,但林朝榮除了搶先卡位,他更懂得搭著「巨人肩膀」壯大。
一九九三年,晟楠開始供應富士康旗下鴻富錦焊錫料,在年銷量一千一百萬噸中,目前光是供應鴻海集團就占了全年銷貨淨額的四二%。林朝榮直言,「和鴻海做生意不一定能賺錢,但它的地位不同,對晟楠開拓市場有加分的作用。」
有鴻海加持,是晟楠規模變大的起點,而資源回收則是爆發的機會點。總投資金額三千萬美元(約十億台幣)的江西晟吉,將在第四季正式量產,不僅減少一五%的採購成本,提煉出來的金、銀、銦、鎳等貴金屬,也可開拓焊錫材以外的市場。
林朝榮信心滿滿地說,「等到回收量占目前銷量的三○%時,整體毛利就可以增加八%到一○%,順利的話,三年後回收廠可以百分百供應集團所需,到時候毛利會比現在增加三成。」以全中國每月生產十三萬噸金屬廢料來看,這些「歹銅舊錫」或許會是林朝榮進一步成為百億富豪的開始。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