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衛生紙、紙巾,及文件用的影印紙、書籍雜誌的道林紙,需求日益高漲,尤其中國自給率不足,多半要從國外進口純木漿,讓全球紙廠吃香喝辣,台股中的華紙、台紙,在各擁題材下,也有機會跟進。
「造紙業今年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一位十幾年前曾擔任過華紙董事的老前輩如是說。看了一、二十年的紙漿行情,今年的確很不一樣,過去紙漿平均的庫存天數三十三天,旺季時會降到二十八天以下,到了六、七、八月的淡季,有時會上升到三十五天以上。
但今年的淡季不僅完全不淡,據國際權威紙業機構RISI統計,六月的庫存天數,比五月還減少二天,來到二十五天;即使是在旺季之中,這樣的庫存量仍有偏低之嫌。倘若這個情況在七、八月仍未改善,到了冬天紙漿主要產地北美、北歐產量一旦銳減,那麼今年的旺季,紙漿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供給缺口,並且造成報價飆漲。
的確,紙漿自○九年四月觸底彈升以來,報價逐月上漲,接著又因為智利的大地震造成全球供應量減少八%,這也使得漿價一舉突破金融海嘯前的高點。
不過智利全球第二大的漿廠Arauco已逐漸恢復供應,時序也進入產業循環的淡季,照理說庫存天數應該是要回到正常的天數;造成紙漿淡季不淡,甚至庫存不增反減的背後原因,就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華紙市值遭嚴重低估
隨著中國人均所得的提高,對於「衛生」與「品質」的需求也是必然的趨勢。不論是每天要用到的「衛生紙」、「紙巾」,抑或是婦女用的衛生棉這些家庭用紙,還是文件用的影印紙、書籍雜誌的道林紙與銅版紙等文化用紙,這些都是需要使用「純木漿」來製作的。
中國的造紙行業有二二%要用到純木漿,其中有一半以上要靠進口;以中國人均用紙量五十公斤距歐美的二百公斤有相當大的差距來看,法人預估中國的人均用紙量每年就有超過一○%以上的複合成長率。
而需求大增與漿價上漲的趨勢,反映在相關公司的股價上也有十足的關聯性。以中國衛生紙、衛生棉市占第一的恆安國際(一○四四HK)來說,其股價就從金融海嘯低點的十八.六港元,漲到近期創七十一港元的新高。
同樣在中國市占率相當高的日本廠商Unicharm(八一一三JP),在日經指數走弱瀕臨破底過程中,近期股價也創歷史新高紀錄。而台灣的造紙類股蟄伏了大半年後,隨著半年報公告與進入旺季,未來股價能否跟上國際的腳步,相當值得期待。
華紙是國內最大的紙漿廠,年產二十五萬噸,其中約八萬噸自用以生產道林紙與微塗紙。華紙持有中國鼎豐紙業六○%的股權,年產十二萬噸,加權合併後產能約三十二萬噸。
鼎豐在中國還擁有造林的事業,到今年底自有林地高達四十八萬畝(這個面積比一個台北市還要大)。鼎豐從○一年開始造林,迄今已進入收成階段,預計每年可砍伐二十萬噸的木片,可製成四.三萬噸的紙漿,這使得成本更具有競爭力。
另外,這麼龐大的造林面積在未來的碳權交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材。
漿價上揚,讓華紙在去年第四季就順利轉虧為盈,今年第一季EPS(每股稅後純益)達○.四一元;第二季漿價持續走高,法人推估其單季EPS將走高到○.五四元,累計上半年就有逼近一元的實力。
再者,隨著中國家庭與文化用紙用量上揚,對紙漿的需求日增,當地的晨鳴紙業宣稱要投入人民幣百億元,在廣東湛江興建七十萬噸的紙漿廠並開始造林。
根據專家表示,目前要建三十萬噸的產能,需一五○億元來看,華紙目前不到百億元的總市值,就重置的角度來看,評價就明顯被低估了,而且這還不包括已經進入收成階段的自有林地。
台紙勝在資產與越南布局
台紙的紙漿產能雖不及華紙,但其在越南的布局,隨著鞋類、家具以及下游成品加工業移往越南,如今越南的紙器廠供不應求,已進入豐收階段,因此台紙EPS的爆發力遠大於華紙。
就財報顯示,台紙去年第四季的EPS就達○.五七元,今年第一季也有○.五元的實績,法人推估上半年可達一.二元,大幅超越華紙的表現。
尤其,時序開始進入工業用紙的旺季,八月九日榮成與正隆都是爆量攻上漲停表態,台紙除擁有紙漿的產能,又往下游整合,因此股性也比華紙來得活潑。
除了造紙的題材之外,台紙的資產題材也不容忽視。除了市場所熟悉台中大肚與新營廠的土地資產外;在越南與當地政府合資成立的華越聯營(持股七成),占地三四○公頃;經營高爾夫球場,蓋了別墅對外出租;同時還規畫三十公頃的土地,要興建住宅對外出售,當年每坪的成本約七美元,如今已漲價到三百美元,光是這部分的潛在價值就非常可觀,值得投資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