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成為各國重視的議題時,電動車成了減碳的解決方案之一,而中碳生產的電池負極材料,剛好搭上這班最夯的列車。對中碳來說,生產電池負極材料是意外,只是沒想到這個「意外」很有機會成為金雞母。
在環保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議題時,電動車成了減碳的解決方案之一,而中碳生產的電池負極材料,剛好搭上這班最夯的列車。對中碳來說,生產電池負極材料是意外,只是沒想到這個「意外」很有機會成為該公司的金雞母,並讓中碳成為扎扎實實的環保公司。
中碳的成立,是母公司中鋼為解決高爐煉鋼時所產生的煉焦油廢料,交給中碳加工製成細焦炭、軟瀝青、萘、雜酚油、苯以及甲苯等各項產品。由於原料來自於中鋼的廢料,不僅成本低廉且料源穩定。所以,中碳一開張就賺錢,毛利率超過三成,每年的EPS更持穩在三至五元間。同時,因產品售價跟隨國際油價波動,這兩年國際油價衝高,中碳的EPS也超過六元,成績傲人。
不過,這樣的成績,假以時日可望被另一項產品——電池負極材料追趕而上。
再提煉廢料身價大漲
原來,中碳生產的電池負極材料的原料,來自於產出軟瀝青時所產生的廢料介相瀝青。過去,介相瀝青的售價以噸為計算單位,出售給工程公司作為鋪路之用。在二○○○年時,中碳與中科院共同開發,賦予介相瀝青不一樣的價值,每四噸的介相瀝青可提煉出一噸的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價格的計算單位,由噸變成公斤,身價因此翻了數百倍。
目前,國內生產電池材料的廠家,大多以生產電池的正極材料或是電池芯、電池模組為最,如長園科技、尚志化學、必翔等,中碳則是截至目前惟一一家生產負極材料的公司;與中碳有類似料源、製程的公司,全球不超過五家,鄰近的有日本的鋼鐵大廠JFE公司。
中碳生產出來的電池負極材料並非成品,要先交給石墨廠加工後,再交給電池芯工廠做成電池。
過去,大量推升電池需求的動能,主要來自筆記型電腦或是手機所配備的電池,但因體積小,對電池材料業者而言,儘管最終產品銷售數量大得驚人,但原料端的銷售卻很有限。也因此,中碳在三年前調整策略,主力轉換成手工具和電動車所需要的電池,提高產品銷售量。
根據資料,一輛電動車需要搭配重量約四百公斤的電池,其中負極材料約占五十公斤,相當於數萬支手機對負極材料的需求量。
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
而中碳也很爭氣,之前除了跟上筆電、手機需求上來的景氣列車外,三年來在積極切入手工具機以及電動車領域下,已經成功打進國內外大廠的供應鏈。據了解,國內的供應廠包括能元科技,國外已經開始交貨或是在認證的廠家,包括日前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的A123公司,以及中國的三三集團、比亞迪等公司,都是屬於國際級的大廠。對於客戶,中碳相當低調也不願多說,但因電池市場太小,很容易就串起廠商供應鏈名單。
儘管中碳低調不願多談客戶,不過從擴充產能的動作來看,該公司對電池前景「相當有信心」。目前,中碳廠區內共有三條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年產量約八百噸,目前正在興建第四條,預計明年第一季試車,光這條線的年產量就達六百噸,完成後將增產七五%。
對於電動車的前景,中碳總經理王茂根表示,預估全球電動車市場要到二○一二年才會上來,雖然還有三年的時間,但中碳已經做好規畫,等待機會來臨。所以,除了明年將加入營運的第四條生產線外,也在觀察是否要跟進增設第五條或是第六條生產線。設置一條生產線約須投入一至兩億元資金,保守的中碳,要看到需求明顯上來後才會下手。至於何時會跨入利潤較高的石墨加工廠?王茂根評估說,設立石墨廠最低門檻的年產量要達三千噸,以中碳目前的產量來說,「還需要一些時間」。
這就是中鋼集團的特點,保守、穩健,在母公司的支持下,中碳與同業相比,已經贏在起跑點上。
翻開目前所謂的「電動車電池概念股中」,大多數的公司還在慘賠中,屬於台塑集團的長園科技,上半年EPS為負○.六六元;生產電池正極材料的宏瀨,EPS為負二.六二元,股價都上百元。只有以生產NB電池為主的新普、順達科的獲利可圈可點,上半年EPS都超過四元。相較之下,中碳EPS二.四一元,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
目前電動車還在起步階段,需求何時會上來?還要觀察,至少中碳靠著目前的本業,得以支撐公司有穩定的獲利,未來加上電池這一塊,如虎添翼。其他的公司則不然,少了電池業績動力,就乏善可陳。
今年上半年,中碳的毛利率約三三.九%,若未來供應給電動車負極材料產品可以量產,由於這項產品毛利率超過五○%,將使中碳營運更上層樓,而王茂根能否讓中碳變成「鑽石」,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