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達飛(CMA CGM)以每股二十一.八九元收購台灣正利航業,這原本是一樁漂亮的合併案,卻因有人在市場上放消息,讓過程留下可議之處。
二月二十八日,全球第三大貨櫃船商法國達飛(CMA CGM)透過在台子公司「台灣達航投資」以每股二十一.八九元收購台灣正利航業,這原本是一樁漂亮的合併案,但有人刻意在市場上放消息作價,讓不少投資人住進套房。
事實上,達飛收購正利的談判長達一年,但去年(○六年)九月市場便開始傳出這項購併消息,正利股價也隨之起舞,從九月十五日的十六.七元一路飆升至二月六日的二十三.二元,漲幅高達三九%。
今年一月中旬,外電彭博社報導達飛將以近二億美元資金、也就是每股二十七元收購正利航業,這項消息一出來,隔天正利盤中便暴量急拉漲停來到二十三元。不只外電,就連基金經理人也都早有耳聞這項消息。
購併內容中,可能出脫的股份、成交價格都有具體數字,證券主管機關察覺有異,要求正利提出說明,並將該股列入監視名單。但投資人因購併傳聞,還是紛紛進場套利。
正利購併案凸顯台灣證交法漏洞。香港法令規定,公開發行公司進行購併過程當中,一旦消息走漏可能影響股價,該股立即停止交易,等購併案有了結果,不論破局或購併成功,對外說明後才會再次恢復交易。但台灣缺乏這樣的機制,如果有人刻意在市場上放消息,投資人很容易追在高點。
這樁合併案對投資人來說條件相對偏差,之前不論綠點、日月光、竹企等購併案收購價格都高於市價,然正利賣給達飛的價格最後低於市場預期,且與傳聞落差頗大,跌破不少法人眼鏡。過程中放出二十七元收購價的人,害了不少投資人。
正利財務長王以湘表示,放消息讓投資人套在高點對公司沒有好處,公司不清楚這個傳聞。
身為大股東,他強調收購條件與價格是由公開收購人提出,再看每位股東同不同意,傳聞內容本來就不可聽信。
正利董事長周宜強在宣布購併當天寫信向員工交代整起購併案考量。信中表示,「購併大幅提升正利航業地位、增加競爭力,一夕間業務範圍也擴大數十倍。」
的確,購併案延展了正利的生命力,達飛補足了亞洲黃金航線最後一塊缺口,但五個月來追高的投資人則成了最大輸家。雖然很難證實是誰刻意在放消息,但散戶可以記取的教訓是,別自以為是得到寶貴的資訊,反而要思考這些訊息會不會讓自己成為作價者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