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青少年票選最喜愛商圈第一名的一中街商圈,近年雖飽受租金高漲、高額轉讓金以及附近居民檢舉之苦,但活絡的商圈,仍然創造了一中豪大雞排、海盜飯糰等月賺數十萬至百萬元的創業英雄。
「我們的雞排,新鮮衛生看得到、營養好吃真方便,經濟又實惠,好吃又不貴!」位於台中市一中街上的「豪大雞排」創辦人曾阿棋,如同念順口溜般,站在不到幾坪的攤位旁,一邊招呼著蜂擁而上的客人、一邊熟練地切著雞排。
已在一中街經營十二年的曾阿棋,除有著一般攤販樸實、勤奮的面容外,親切、笑臉迎人更是招牌特色,他已成為街上炸雞排的「一哥」。每塊單價四十元的豪大雞排,因為分量超大,是附近補習班學生最愛的零嘴。
四坪鐵皮屋要賣一千四百萬
不到四十歲的曾阿棋,在一中街夜市靠炸雞排累積財富,除了在台中市購置多棟黃金店面外,最近還大手筆花了一千四百萬元,買下不到四坪的一中街鐵皮屋店面現址,每坪單價高達三百五十萬元,一時之間,成為一中街商圈的熱門話題。
對購地價格相當低調的曾阿棋,卻認為「花錢買店面很值得」,還把店後面的三坪水利地一併買下,在七坪大的原址興建五層樓總部,總投資額逾二千萬元,明年將由攤販變身為店家。靠著炸雞排致富,曾阿棋在一中街並非特例。
比「一中豪大雞排」早十多年在這打下事業根基的「日日利」海盜飯糰,創業至今已達二十六年,做的是早餐生意,每天一大早,店門口前就排滿等著買飯糰的客人,尤其周末假日,排隊人潮多達四、五十人的陣仗,還吸引日本電視台跨海採訪,海盜飯糰也是台中市長胡志強招待外賓時早點的首選。
趙老闆伸出被油漬濺得傷痕累累的雙手,笑稱自己賺的可是「辛苦錢」,獲利沒有外界想像的多。話雖如此,趙老闆夫婦靠著賣飯糰,十多年前就斥資一千八百萬元,買下位於三民路、一中街口之間的獨棟透天店面,成為少數在一中街擁有自有店面的商家,還有餘力栽培女兒赴美國攻讀碩士。
一中豪大雞排、海盜飯糰創業致富的故事,只是一中街數百位攤商中的其中二例,由一中街發跡的特色小吃,包括一中豐仁冰、阿SIR茶店、嘟嘟茶行、二口炒飯、福哥福州包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卻為業者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月賺百萬元的大有人在,平均月賺二、三十萬元的更不在少數,「光靠炒飯賺進數千萬元資產」的傳言,在一中街商家傳誦多年。
學校和補習街帶來人潮
一中街的周邊,有台中商專(現改制台中技術學院)、台中體專(現改制台中體育學院)、台中一中等學校,學生人數原本就不少,再加上旁邊尊賢街、一中街口的水利大樓,共有二十多家補習班進駐,有如台北的南陽街,「補習班學生,加上台中一中、台中商專、台中體專等三所學校的師生,估計每天至少有兩萬人在一中街附近消費。」一中商圈管委會主委陳信志表示。
人潮等於錢潮,廣大的學生族群,逐漸吸引與學生相關的產業進駐開店,而餐飲業更大舉攻進一中街,舉凡泡沫紅茶、炸雞排、滷味、炒飯、簡餐店等攤商、店家愈開愈多,近幾年來,異國料理、特色主題餐廳也一家家開設。
「攤商集中,是一中街的特色之一」,陳信志說,有別於逢甲夜市商圈的範圍太廣,且營業時間大都集中於傍晚以後,一中街的商業活動,不僅聚集在一中街、育才街、太平路、尊賢街等主要巷道內,都在步行即可到達的距離,攤商的營業時間,從早上學生來上課、補習開始,可以活絡到晚上十一、二點。
一中街的餐飲特色,就是便宜又大碗。「不僅雞排分量超大;十元四顆的福州包,每顆份量比水煎包還要大;別的商圈五百西西西瓜汁賣二十元,一中街七百西西才賣十五元;茶店裡一份簡餐附飲料,只要一百元!」觀察一中街已有十多年的豪大雞排創辦人曾阿棋說,這裡的攤商,大都抱持薄利多銷的心態,衝量帶動獲利。
但是,並非每個攤商都能賺到錢。接受經濟部商業司委託,輔導一中街商圈的台灣紅顧問公司經理王虹菱說,在一中街賣東西一定要「俗擱大碗」,才能符合年輕學子的需求;另外,還得不斷地創新求變,例如豪大雞排,賣雞排還懂得行銷包裝。眼看物價不斷上揚,雞排價格漲不了太多,便推出套餐,以炸雞排搭配百事可樂,每份售價五十元,創下銷售成績,也是第一家推出套餐案的路邊攤。
此外,高額租金壓力,逼得求新求變腳步太緩慢的攤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斷遭到淘汰,這也是一中街商家汰換速度很快的原因,像豐仁冰、海盜飯糰、豪大雞排等品牌一樣,能在一中街撐過十年以上的商店、攤商,可說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一中街租金水漲船高,除因攤商看好一中街發展潛力,願意出高價搶租店面以外,其實與當地店面交易價格不斷攀升有關。信義房屋曾在一中街售出一棟鐵皮屋,地坪四十坪,交易價格高達一.二億元,打破當地土地交易行情,只要店面有人叫賣,沒多久就能高價售出,因此擁有一中街店面的房東,大都抱著惜售的心態。
租金飆漲 店家寧願購屋
「以租金繳貸款,比租店面還要划算」,曾阿棋點出大多數一中街攤商的心聲,這也是他寧願砸重金買店面,也不願意再忍受房東一再調漲房租的主因。
租金逐年飆漲,早是一中街業者心中最痛,近十年來,店租至少飆漲四倍。
就在十年前,豪大雞排在尊賢街租了四坪大的小店面,當時月租金四萬元,「現在二十萬元還租不到」,沉重的租金壓力,壓垮許多想在一中街實現創業夢想的業者,二、三個月就倒店的也不少,隨處可看到貼著「頂讓」的紅紙條,「能撐過一年以上的攤商、店家,才有在一中街存活的可能」,曾阿棋說。
此外,二房東收取高額頂讓金,也是一中街店家、攤商最無法忍受、卻又不能不接受的事。
一中街商圈主委陳信志,經常收到商家的陳情書,很多是為了頂讓金談不攏,雙方甚至當街大打出手。
台南發跡的翰林茶館連鎖集團,進駐台中三民路商圈、在中友百貨旁邊開設台中第一家「嚮茶」直營門市時,據傳也付出高達一百五十萬元的頂讓金,只為了搶租這個好店面。
因此,陳信志說,想進駐一中街創業者,一定要把頂讓金算進投資成本,這已是一中街商圈不成文現象,就連房東、或是他這個商圈主委也管不動。
去年進駐一中街開設「香港故事」港式餐廳,分店已拓展至東海大學商圈的林上玉,同樣付出了高額頂讓金給二房東,但是,最讓她無法容忍的是,「三不五時就得處理檢舉函」。
她說,一中街早年是文教區,但十多年來早已變成攤商聚集的商圈,住在附近的教授、老師們,可能還無法適應生活環境已改變的事實,經常向警方檢舉商家製造噪音擾民、占用騎樓、環境汙染等等,每次都以不同名目檢舉,搞得業者疲於奔命,經常得進出警局說明。
她也提醒想在一中街創業者,除了得付出高額的租金、高額頂讓金外,還要隨時應付每個月平均三、四次的檢舉函,別只看到一中街的榮景,就以為學生很好騙。
林上玉以去年與「香港故事」同一時期進駐一中街的三家餐飲業者為例,其中一家「糖太中」茶棧,現已貼出頂讓紅紙條,所以,「表面上看似風光,但實際獲利不如大家想的多」,林上玉點出了絕大部分一中街攤商的心聲。(本文轉載自《今周刊》第5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