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後的新聯想,將由IBM副總裁暨個人電腦系統集團總經理史蒂芬‧沃德,出任執行長負責國際化,原集團總裁兼CEO楊元慶則接手董事長。沃德與少帥楊元慶到底是何許人也?他們如何帶聯想飛向萬里晴空?
新聯想,將揮別柳傳志與楊元慶的﹁楊柳相倚﹂時代,邁入新的聯想雙巨頭世紀。楊元慶掛董事長,IBM副總裁暨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史蒂芬‧沃德︵Stephen Ward︶,出任聯想執行長︵CEO︶。
資歷二十六年/沃德深受IBM文化薰陶
新聯想的總部不在北京,也不在紐約。沃德計畫在紐約州的Armonk成立新總部,不只IBM原團隊將進駐,連楊元慶辦公室也將從北京遷過去。將來聯想高級幹部開會要用英語,這對大部分聯想幹部來說,只是合併期的小陣痛,更大的陣痛則考驗著新聯想雙巨頭。
IDC亞太區個人運算研究副總監馬伯遠指出,聯想能否聰明地保住沃德帶來的IBM團隊,順利與聯想融合,是購併成敗的最重要指標。
沃德本身就是聯想的陣痛。四十九歲的沃德是標準的IBM人,在IBM資歷達二十六年,深受藍色巨人︵Big Blue︶文化薰陶。沃德進入IBM之初,正是IBM尚未在個人電腦市場遭逢挫敗的黃金年代。
沃德從儲存產品部門工程師做起,他親眼目睹IBM固守大型主機市場,在個人電腦市場節節敗退的不堪,也歷經了IBM數次大裁員。
當IBM前董事長暨執行長葛斯納︵Gerstner︶在一九九三年空降IBM整頓,沃德隨後成為董事長辦公室的助理群之一。幹練的他,在九○年代中,很快脫穎而出擔任IBM的資訊科技部門副總裁。
隨後,他出任IBM筆記型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將IBM的優質筆記型電腦發揮得淋離盡致。在他努力下,IBM筆記型電腦成為PC事業群裡最負盛名的產品線。沃德在IBM更有﹁Fixit﹂的綽號,代表他對﹁重整﹂、﹁修理﹂積存已久的問題與人事十分在行。
沃德在各部門的歷練,使沃德在二○○三年執掌PC事業群後,二○○四年的PC事業群即擺脫年虧損逾億美元的命運,預估獲利可達近億美元。這也讓IBM與聯想的購併談判上新增籌碼。
在出任PC事業部總經理前,沃德也兼任IBM資訊長︵CIO︶。他曾在二○○○年領導一組Speed Team︵效率團隊︶,要改善一直困擾IBM的陳年宿疾:冗長的決策品質、遲緩的軟體開發速度、總是拖延的專案完成時間。
當時,正是網際網路泡沫的高峰,不斷冒出的新創公司,從邊緣搶食IBM各項IT服務。沃德強調:﹁如果我們再不重設時鐘,重新注重效率速度,將來,這些新來的傢伙會把我們的時鐘直接關掉。﹂
前IBM台灣區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現任明基業務總監洪漢青說,沃德去年接手IBM PC部門後,厲行成本控管,改進供需效率,目的就是賺錢,他也成功了。
傳承老智慧/楊元慶蛻變成國際領導人
面對新聯想二萬員工,這位擁有純正IBM血統的悍將,將帶來不同的新IBM基因。他也承諾五年內不離開新聯想,將盡全力留下IBM的管理團隊一併進入新聯想。
洪漢青觀察,未來的新聯想,楊元慶只會是掛名的董事長,真正執行國際化業務的是沃德。而楊元慶將擁有數年的學習期間,學習從中國市場的領導人,蛻變成國際市場領導人。
在沃德主掌聯想國際化大局,柳傳志退位,楊元慶代表的中國聯想團隊,將來能否順利融入新沃德文化,化解衝突,將聯想與IBM的既有市場互補,十分關鍵。
柳傳志剖析現年四十歲的楊元慶說:﹁楊元慶是一位肯冒風險、肯創新的人,但是他也跟我有一樣的傳統,就是實際做起事來還是很穩重的,絕不會冒那種明明是長跑還當成短跑跑,他不是那樣魯莽的人。﹂
同樣地,柳傳志也談過楊元慶的不足:﹁我還是希望他能站得更高一些,站在集團事業的大局上考慮問題,嫉惡如仇固然好,但有時站在大局利益上還是要妥協,否則硬碰硬什麼也解決不了。﹂
柳傳志老智慧的傳承,楊元慶的中國新銳思想,加上沃德從IBM帶來的彈性遺傳基因,會給二十歲年紀,就躋身全球第三大的年輕聯想,帶來什麼新變化?之後,是蛻變巨龍或是打回小蛇原形?將是一齣精彩的商場連續劇。
/小檔案/
楊元慶 Profile
年齡:40歲
現職: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聯想集團董事局副主席
學歷: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電腦科學系碩士
經歷:聯想集團CAD部總經理
聯想電腦總經理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
聯想電腦總裁
Stephen M Ward, Jr. Profile
年齡:49歲
現職:IBM個人電腦事業群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學歷:Californ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IBM紐約總部董事長特別助理
IBM個人電腦事業部ThinkPad總經理
IBM全球工業企業客戶部總經理
IBM 資訊長及系統轉型事業部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