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 在 SARS 與季報公布等利空不斷下,張忠謀出席台積電法人說明會,一席半導體春燕又回來了的談話,讓台積電股價逆勢上漲,成為支撐台股沒有跌破四千點的中流砥柱。
每次在景氣翻轉之際,張忠謀都是最先跳出來精神喊話,率先敲響驚蟄雷聲,滿頭白髮站在講台上的張忠謀,不僅已成為台灣科技業的象徵人物,每次他的發聲,也總為國際半導體界投下一個全新的觀點。
在晶圓代工產業競爭者日益增加的壓力下, 張忠謀如何看待包括 IBM 及中芯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在配發現金股息的趨勢下,張忠謀有什麼實際的想法及作法?台積電的股價下跌,他的感受如何?他又如何看待及培養台積電的主管?本期封面故事有全面的解答。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在 SARS 肆虐下,台積電堅持在四月二十九日如期舉行法人說明會,你為什麼最後還是決定要出席法人說明會?
張忠謀答(以下簡稱答):台積電的法說會已經舉辦很多年,我們當然不會輕易放棄與投資人溝通的機會,所以不只沒有取消,我也堅持要親自主持,只是我們特別注意預防工作,包括每個參與者都要量耳溫、寫健康聲明書等,以杜絕任何可能的感染機會。
SARS 當然是非常可怕, 但也不能因此什麼事都不做,像今天我也一樣接受你們的專訪(笑)。其實,法說會還是小事,兩、三個禮拜前,我們決定今年照常在美國舉辦台積電技術研討會( Technology Symposium ),並且派了包括總經理在內的二、三十位高階經理及技術人員參與,同時,他們也去拜訪了許多個別客戶。
嚴格執行五項規定──降低 SARS 影響作業
當時,台灣雖然還沒有發生和平醫院的事件,但 SARS 已經愈來愈嚴重,讓我們猶豫的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擔心同仁搭飛機感染機率比較大,第二是不知道美國的客戶是不是也會擔心而導致出席率降低,但最後我們仍決定要辦,並決定要同時做好必要的五項預防行動,包括這二十多位人員必須在前十天內沒有到過疫區、也不能接觸任何在台灣的疑似病例,即使這些人有平常的傷風、流鼻涕也不准去,另外,每個人走之前都要讓醫生再檢驗一次等。
我們嚴格執行這五條規定,同時也事先將我們所採取的措施告訴在美國的客戶,結果這個會議像過去幾年一樣受到歡迎,來了近一千四、五百人。所以,儘管有SARS 的威脅,只要做好安全、健康的防護,公司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問:你在台積電法說會中提及,明年台積電很可能會配發現金股息,是否代表明年台積電的現金部位,已足夠支應資本支出及現金的需求,因此可以提撥一部分現金配給股東?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台積電的投資金額會低於過去的水準?
未來資本支出會控制──明年配現金沒問題
答:未來台積電資本支出會控制是真的,以目前台積電擁有的現金約新台幣六百多億元,到年底現金部位可望達到九百億至一千億元之間,假如明年要發三百億元的股息,應該是在我們的能力之內。三百億元只是一個假設的數字,以明年台積電股本二千億元左右來算,若每股配發一.五元現金股息,就需要三百億元。
今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約在十億美元至十五億美元之間,以目前的現金水位,加上預期未來每個月的現金都會增加,因此到年底前,公司的現金會很夠用,明年若要配發現金股息沒有問題。另外還有一點,目前台積電的負債比率還很低,未來舉債能力很強,這也是我們可以考慮配發現金股息的原因之一。
配發現金股息也有助於淨值報酬率( ROE )的回升,因為 ROE 的分母是股東淨值,若配發現金會讓股東淨值減低,ROE 就會提高,現在台積電的股東淨值約有三千億元,假設配發了三百億元的現金,分母減少了一○%,ROE 就會增加一○%。事實上高科技產業配發現金股息已經是愈來愈普遍的事了,像英特爾好幾年前就發過股息,微軟今年也配發股息。
問:科技產業的成長性,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近來甲骨文的執行長艾利森提出科技業高成長的時代已經不再,但英特爾執行長貝瑞特認為科技業仍有強勁的成長空間, IBM 執行長帕米薩諾則認為科技業的長期成長率將超越美國 GDP 的成長率,請問董事長的看法為何?
艾利森貝瑞特都沒錯──台積電年複合成長率可達二成
答:對於科技業成長性的討論,其實這三個人所指的各有不同,不能直接拿來比較,但三個人所說的也都沒錯。例如艾利森所講的科技業,其實指的是他們所處的軟體行業,他的說法是沒有錯的。貝瑞特所指的是,通訊與電腦的整合已為網際網路衍生出巨大的變化,對於能夠具備獨特價值的企業,科技業仍然是成長力強勁的產業。
至於帕米薩諾所說的, 科技業要超越美國約三%的 GDP 成長,應該更是輕而易舉的事,他說的也沒有錯。如果你要問我台積電未來的成長性,那麼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從現在到二○一○年,台積電仍可望會以二○%的年複合成長率持續成長。
問:有關 IBM 及中芯等廠商的競爭,你在法說會中已做了一些說明, 在你的看法裡,這些公司似乎未來都無法對台積電構成威脅?
答:有關中芯或是 IBM 的競爭, 我們一直都不太講,也不必講,可是,很多人聽了中芯或 IBM 的什麼事,就開始質疑台積電未來的發展有障礙。 其實競爭沒什麼了不起,過去台積電也面臨一些競爭,但是我一直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五年前,我不就已經這麼跟你們說過嗎?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台積電,但是事後都證明,台積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競爭沒什麼了不起──五年後台積電依然最成功
我從來不看輕任何競爭者,中芯我已看了一年多、兩年,IBM 我也看了約半年,對他們的策略我很清楚,五年以後會怎樣我也很清楚,不過這點我不會告訴你們。我的結論很簡單,競爭沒什麼了不起,當然任何競爭都會對我們有點影響,但影響不必然會很顯著,我有信心五年後台積電依然會是晶圓代工產業裡最成功、最大而且最賺錢的公司。
在法說會中,我已提過晶圓代工的成功要素,分別是尖端技術,生產效率、和客戶服務三項。 若將台積電和 IBM 來比較, IBM 在若干尖端技術如矽鍺( SiGe)及絕緣層上覆矽( SOI ),是台積電比不上的, 但在主流尖端技術如○.一三微米、九○奈米以及低介電係數材料( lOwk )製程等,台積電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於在生產效率以及服務客戶的心態等條件上,IBM 根本就無法與台積電相比,勝負是一開始就可以預測的。
問:晶圓代工業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未來要在晶圓代工業存活或是勝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募到一筆錢就可以存活──錢用完再找就可繼續支撐
答:如果說是存活或勝出,這兩個字所指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別。如果要存活,只要有人在一剛開始就出一大筆錢,再加上銀行貸款,公司就可以存活好一陣子,因為半導體業中主要的成本是折舊,這當中並沒有真正的現金流出,而公司要存活是以有無現金為準, 並不是單看獲利或虧損( P&L ),P&L 並不能貼切表達現金的狀況,錢虧完了若再募到錢,就可以繼續支撐下去。
例如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只有在二○○○年賺錢,其他的年度都賠錢,但是他們可以繼續存活,我們看到國際上不少其他的半導體公司也是一直賠錢,但也依然存在。至於中芯,我也認為他們未來要賺錢的機會不大,但仍會活下去,因為他們已有一筆可以維持幾年的錢,當錢用完了,只要他們再找到新的錢,就可以繼續存活下去。
當然,對於投資這種公司的人來說,也並非沒有賺錢的機會,他們的信念是,雖然公司不見得能夠永續經營,但只要能夠找到對的出脫時機,也是可以賺錢的。套句英文的俗諺,對一些人而言這或許是一個 hope springs eternal (希望永遠都在)。
問:再談到股價,台積電最高曾在二百多元,目前則在四十多元,從市值來看,也從最高的一.五兆元台幣跌到現在的九千億元。台積電股價及市值的縮水,你的感受如何?
台積電市值縮水我很痛苦──但相對來看台積電強很多
答:台積電市值縮水,我非常痛苦。其實,股價的跌幅應該要和同類型的公司比,例如美國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從最高跌到現在,目前大約為最高點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台積電的現有市值與過去最高市值相較還有六成,與費城指數比起來,台積電是強多了,即使和英特爾、德儀等公司相比,台積電的相對表現也是強了許多。
但即使是如此,我還是很痛苦。有些投資人可能在高點賣掉了,或者是低點的時候還有加一些,現在可能還好;但如果有人在高點買到的,到現在還沒有賣,我會很難過。只是如果大家都是短線的買進賣出,可能我也是太多情了(笑)。不過,最近買到的人,未來應該都可以賺錢。
問:你曾提過,過去在德儀服務時深受董事長海格地( Haggerty )的關心,當時他會對內部六到十位員工特別關心,藉此觀察他們能否成為未來的領導人。請問現在你在台積電內,是否也採取類似的方式,來觀察並培養未來台積電的領導人?
答:我採取的方式比海格地更普及、更深入。其實,以前海格地一年頂多找我去談兩、三次的話,但我與台積電的許多主管,一年聊的次數遠遠超過兩、三次。
最喜歡採取一對一談話──可以藉此觀察主管
每家公司的風格不同,嚴格說來我不太喜歡當時德儀的溝通風格。德儀上下層的溝通很倚賴簡報,很多老闆一交代事情,下屬一聽到就趕緊去做投影片,而不是腦筋先想一想,要告訴主管哪些重點。當時,要靠這種投影片簡報的方式溝通,大約占了五、六成,至於寫報告的方式可能也占了三成,剩下的一成才是主管直接找下屬到辦公室聊,這種作法讓一對一的談話減少了。但是在台積電,我則有四、五成的時間都是與屬下用聊天的方式溝通,一對一的談話,往往比聽簡報或看書面報告更能認識一個人。
通常做簡報是在黑暗中,他一個人站著,其他人坐著,要在那時看他反應,有時是不太公平,而往往在比較輕鬆的聊天場合,比較容易觀察出一個人。其實也不只是德儀,幾乎所有大公司像 IBM、英特爾或惠普,也都是用簡報,他們都非常擅長做彩色投影片,拿一根棍子滔滔不絕地講(笑)。但我與主管的溝通,則是更重視一對一的談話。
問:你也是挑選六到十位嗎?還是更多?聽說台積電的二十位副總級主管,你經常要找他們去聊,測試一下他們對事情的見解及看法?如果有哪些主管反應不夠快,是不是會很慘?
答:常與我一對一談話的大約有二十位副總級主管,其實應該更多才是。基本上,談話的主要目的並不在互相測試,但是它的確也可以觀察及測試一個人,像你們訪問我,也是在測試我。(笑)
聰明機智不是重點──品質及思路最重要
我不在乎他們回答的速度,想得不夠快不是問題,有的人也許需要二十秒到三十秒的時間思考,但那和一秒鐘沒什麼差別,有的人可能很聰明、很機智,但不夠深刻,重點還是要看回答的品質及思路。
問:請問你最近都看什麼書?哪些書讓你印象深刻?
答:最近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本書, 其一是 IBM 公司前任執行長葛斯納所寫的《誰說大象不會跳舞》,這本書在企業文化的部分,大約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是書中最重要的部分,裡面有很多建議都很好。此外,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 Amy Chua 所著的《 World on Fire 》, 其中關於美國所輸出的「一人一票制的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論述,也相當值得參考。
兩本書讓我印象深刻──寫自傳下冊比教書更重要
問:你退休後會計畫去教書嗎?你的傳記下冊什麼時候會出版?
答:目前我還沒有想過教書的事,寫自傳應該比教書更優先,如果能夠靜下來開始寫,自傳下冊應該在一年至兩年內就可完成。
最近兩、三年,科技泡沫破滅後,我們一直忙著處理很多事情,而之前的幾年,因為不知道會產生泡沫,大家也都很忙,忙著擴充產能。也就是說,最近五年,頭兩年不知道是泡沫,很忙,後來二○○○年十二月開始反轉,至今約兩年半了,還是一直很忙,沒有時間靜下來。我的自傳上冊是在一九九八年出版的,一九九九、二○○○年泡沫發生,如今景氣經過兩年多的修正,似乎又已看到燕子出現,但是要出書還沒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