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自有資金豐厚,準備三十億元應戰;中時財務早已捉襟見肘,偏偏蘋果高層多半來自中時報系,還一起共商過對付蘋果大計,處境最為險惡;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宣稱不懼蘋果,放話要黎智英準備個五百億元再說,同時並將自由全彩化。
四年前,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到德國採購印刷機,廠商安排的賓士五百黑頭車隊,一字排開浩浩蕩蕩,由機場呼嘯而過的排場,簡直是擁有石油礦藏的中東皇室赴美採購精品的電影情節。這位台灣來的報業集團老闆的氣魄,讓精實的德國人絲毫不敢怠慢,一出手,就是一億五千萬美元。
當時林榮三敲定購買每台價值五億元台幣的全彩印報機十台,總金額五十億元,這個數字,已經是發動蘋果日報攻台的黎智英,號稱三年要花費的總經費,不難看出林榮三辦自由時報的「氣魄」。
二月十九日,林榮三在中泰賓館舉辦的員工春酒,向台北總部近五百名員工信心喊話,林榮三說:「想來台灣辦報,先拿五百億元再說」,展現他投資報業的「霸氣」。三月初,林榮三再度召集自由時報兩百位召集人以上的重要幹部,在該報社的九樓會議室開會,會中又再度強調,黎智英投資五十億元來台辦報,只是他投資自由時報周邊設備的零頭。
三大報天天召開應戰會議
三月二十日,蘋果日報推出美伊戰事號外,就在前一天,自由的全彩印刷報紙,已經同步上架。「面對蘋果的競爭,副院長(編按:林榮三曾任監察院副院長,自由內部對林的稱呼)早就布局四年以上,比起中時、聯合,自由時報最有實力打贏這場戰。」自由時報主管一臉自信地如此強調。
元月二十一日,在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的聯合報大樓,聯合報總管理處總經理王必立面對三、四十位報系主管強調:「台灣報業世界大戰今年要開打了。」「以前開會大家表情比較嚴肅,從現在起,大家要面帶微笑地來開會,不但要在開會場合放鬆心情,在電梯裡見到外人,都要面帶微笑以對。」受到大環境不好以及蘋果日報來台的衝擊,今年要做到發行不減少,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聯合報系已打了五十年的仗,今年更要為聯合報五十年聲譽再打一場漂漂亮亮的仗。
「這不是一年的戰爭,我們準備一年十億元,三年三十億元,讓香港報紙知道,還是本地報紙厲害。」王必立說。
每天下午四點,位於台北市大理街中國時報總社內,從總編輯黃清龍到各版主任在例行的編採會議中,增加了一個議題:蘋果應戰會議,不時提出問題,為中時改版提出意見,雖然經過數月的討論,但目前都尚未定案。董事長余建新在內部的會議中強調,「這是一場蘋果的戰爭,中時面對的威脅不只是蘋果日報而已,還包括兩大報的蘋果化,如何做出讀者喜歡看的報紙內容,才是我們的挑戰。」
中時促成黎智英親征登台
一九九五年黎智英創辦香港蘋果日報,除了高薪挖角外,最重要的就是採取降價策略,利用低價,一口氣瓜分了二十萬的讀者群,銷售量達三十萬,更坐穩香港報業第二,直逼銷售第一的東方日報。東方日報半年後跟進降價,觸動了香港報業的降價「割喉戰」。黎智英的蘋果日報一出手,擾亂了香港既有的媒體生態,重新洗牌,香港報業普遍獲利大減,甚至出現紛紛虧損、倒閉。
諷刺的是,黎智英會來台辦報刊的理由居然是台灣第一大報的催化。過去,中時報系三不五時就派人去香港取經,向黎智英討教辦報之道,每年來了一批批的高級幹部,問的問題卻是年年一樣。黎智英看在眼裡,覺得號稱台灣第一大報也不過耳耳,他自己何不率將親征這個市場?
而過去叱吒風雲的中時報系如今已是大不如前,在近年台灣日趨不景氣之際,三大報業集團的經營都在虧損或者小賺的情況,隨著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加入戰局,意味將來第四名都會面臨虧損倒閉的命運,這讓三大報的老闆,不得不繃緊神經,抖擻精神迎戰蘋果。
三月二十八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舉辦「港報登台對本土報業的影響」座談會,自由時報執行副社長俞國基、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民生報社長項國寧分別代表三大報出席。俞國基預估,台灣零售報市場總量才不過五十萬份,蘋果日報要在零售市場搶到五十萬份的量,是很高的挑戰,他預估,蘋果將會「削」掉目前台灣三大報各約一○%的市場,他從《壹週刊》來台一年餘的情形分析,認為壹傳媒集團在台發展有「把餅做大」的效果,而不一定只是分食掉原有的媒體市場,所以蘋果來台,對台灣報紙的衝擊,還得經過半年以上的觀察。俞國基與會時談笑風生,神情自若,在林榮三雄厚財力的支持下,自由的蘋果戰役,比較不疾不徐。
廣告利潤將再度被瓜分
中國時報黃清龍與會時,頻頻接到報社員工通知參加「蘋果會議」,因為該報系大將杜念中、卜大中等都被黎智英挖走,這兩位還參加過中時對抗蘋果沙盤演練的模擬戰,自然最在意蘋果策略的變化;他說,壹傳媒集團來台後,取代原有各報市場的效果仍將大於擴張市場的效果,原本蘋果日報在台只打零售不衝訂戶,以及不設置地方新聞中心的做法,在籌備期間都已做了調整。
民生報社長項國寧則認為,台灣報業市場的問題,在於廣告從一九九八年兩百十一億元,萎縮到去年只有一百二十一億元,過去是兩報瓜分大部分市場,現在是三家報紙、多家有線電視台來分食萎縮的廣告市場,因此報紙的經營環境更為惡劣,他認為平面媒體經營者應該要思考將資源重新配置,因應政治、職場、年齡、消費等不同的市場區隔,以編採作為核心競爭力,經營多元形態的媒體才能突破困境。
台灣報業的政治立場,是台灣報紙抓住讀者口味的重要方法,由於蘋果日報鎖定搶攻不愛看政治新聞的讀者市場,一位媒體負責人分析,在蘋果加入戰局之後,未來台灣還是會依政治光譜,保有三大報存在。自由有其台獨基本教義派的讀者群,不易撼動,因此蘋果襲台,影響最大的將是中時、聯合。
考驗三大報的財力
蘋果登台對現有報社的財務狀況,將是一場雪上加霜的嚴苛考驗。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中時、聯合報財務狀況,因為非公開上市,實際狀況外界不得而知,不過去年九月 Taiwan News 一篇報導,引述地政單位的資料, 統計中時報系的銀行授信最高限額約一百數十億元,聯合報系約六十億元,前者為後者的兩倍多,推估中時報系的貸款餘額超過五十億元,而聯合報系只有數億元。中時報系的往來銀行有華南銀行、中興票券、富邦銀行等,其中,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六段的大樓,向華南銀行貸款,最高額度為二十一億元。
由此可見,中時報系的舉債額度遠遠超過聯合報系,也顯示中時報系的財務負擔困窘,營運比較困難,這樣的結果分析,也似乎符合目前的市場傳聞。
五月初,台灣蘋果日報將正式上市,黎智英準備好一億五千萬元的行銷預算,炮製《壹週刊》創刊時的手法,在創刊十天前密集在電視、戶外等媒體買時段及版面,一舉打響蘋果知名度。對台灣的報老闆來說,這場戰爭是輸不起的,因為輸了,名字就得退出台灣報業史。
黎智英以挑戰者之姿,挑戰台灣報業三大龍頭,或許黎智英現在只想問問對手:「錢準備好了嗎?」有錢才有人,有人才好辦事,喜歡打人海戰術的黎智英徵召七、八百名新聞大軍,一場腥風血雨的報業大戰已嗅到煙硝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