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也是「蘋果的滋味」 P.114

也是「蘋果的滋味」 P.114

二月最後一個星期,三家銷售量最大的報紙當中,有兩家的頭版新聞,出現了「異象」,先是聯合報以將近三分之二版面,報導基隆市失業中年男子手刃妻與子的新聞。過了兩天,中國時報好像是要扳回一城,又好像是要平衡友報對失業者悲慘境遇的大幅再現,也獨家在頭版下方,推出了「野趣」十足的「大漢溪畔今鬥牛」的新聞。

為什麼說這兩則新聞在兩報的呈現方式是「異象」呢?原因有二。一是相比於當天的其他報紙,將該則新聞放在頭版大作特作者,僅有聯合或中時。二是相比於過去處理同類新聞時,兩報從來沒有將它放在頭版,而全部是放在六版以後,如去年三月十一日的「草嶺古道,野水牛出沒」。

很多人看到這個「異象」之時,立刻就想到了,這可能是一種「蘋果效應」。就如同一年多以前的《壹週刊》,還沒有上市就在業界引發話題,攪動人力的流通,據說四月中下旬要創刊的蘋果日報,也產生了某種「未演先轟動」的作用,證據之一就是兩大報的頭版新聞,相繼出現了這兩則「讓人耳目一新」的話題。

在社會新聞方面作了這個創新,是好是壞,可以另作評估,不同的讀者將有見仁見智的答案。另有一種創新,也可以稱得上是「蘋果的滋味」,就是為了應付為升高的報業競爭壓力而出現的景象,恐怕要讓所有人都搖頭嘆息。因為它以(台灣)前所未見的手法,安排廣告出現的位置與方式,形同是強迫讀者非得看廣告不可,甚至是看完了才知道是廣告。對於這種異象,報社若做讀者調查,那應該是千人一口,幾近所有人在不習慣與頗有受欺負、欺騙的感覺之餘,都寧願報紙不要有這種廣告的創新才對。

這種強迫型的報紙廣告或廣告新聞化的手法,大約從兩年前的一月開始出現,最近則愈來愈頻繁。當時是手機的廣告,同時出現在三大報,連續在第一落報紙五版起的三個單數版面刊印圖文,推銷電信產品。然後往前推進,手機生產商利用當時火熱的雜誌與副總統的官司,突然在多家報紙的頭版與三版之醒目位置,刊登了手機的圖文,標題則是「嘿嘿嘿,案情急轉!」

「食髓知味」之後,廣告新聞化及「活潑」版面設計的例子愈來愈多了,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前年選舉期間,中國時報台北市版第七版左上角打著「專題」,內容其實是整版的國民黨言論廣告。

此外,至今中時仍可看到不少的整版新聞,刊登各級政府的座談與政策說明,這些其實有其價值,但未必能夠討好廣告廠商的內容得以出現,原因相當耐人尋味。到了去年六月,兩報首次出現四、五兩版都是廣告的情況,七月則三、五、七連三版都是相同的汽車廣告。這樣的聲勢雖然浩大,也很招人眼神,但畢竟還是廣告與新聞分割清楚。至十月,硬邦邦地在三版正中央,旁邊都是新聞的位置,大剌剌地塞進了手機的廣告。然後江河日下,這幾個月來,廣告的創新擺設,差不多每周都有。

無論是新聞或版面設計的「異象」,說穿了都是報紙在廣告收入緊縮時,不得不有的反應。如此說來,與其說這些是「蘋果效應」,不如說是競爭廣告收入不得不有的變化了。

延伸閱讀

不要自我設限
不要自我設限

2024-09-18

市場的聲音
市場的聲音

2024-10-30

Leverage
Leverage

2024-10-16

結束不一定是壞事
結束不一定是壞事

2024-11-13

叉子
叉子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