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傑生進入台灣市場,打破了台灣人喜歡買貴重珠寶、金飾的習慣,近十五年來,已在本地擁有一批死忠的消費群。原本相準了台灣旅行人口與觀光客的購買力驚人,萬萬沒料到,讓這個品牌得以永續經營的,居然是本地消費者。
鐵匠之子的喬治傑生是丹麥極負盛名的銀飾大師,於一九○四年創立同名品牌,運用氧化作用來創造銀飾的獨特美學效果,其簡約的設計風格,深受丹麥上流社會的青睞,更擄獲了全世界喜愛銀飾品的目光,被詡為「高品味的具體實踐」,甚至已和美人魚同被列為丹麥的傳奇。
喬治傑生的作品曾被倫敦泰晤士報推崇為「未來的古董」,其中更有多款的銀飾品歷久彌新,愈看愈叫人愛不釋手。也有人說,走進喬治傑生各地的店,彷彿走進博物館中,只是這家專賣店裡的藝術品都是可以出價擁有的。
喬治傑生飾品等於高品味的代表
所以對很多人而言,擁有喬治傑生的珠寶、手錶,全然有別於擁有其他高價珠寶的感受。佩戴喬治傑生,是一種生活品味、價值與審美觀的展現。純就價格來說,喬治傑生的價格區間頗大,從一千元的歐式不銹鋼文具到六十萬元的十九世紀貴族世家華麗風格的銀製燭台,或是喬治傑生最熱門的年度限量紀念項鍊,不過近萬元。近年來,被手錶玩家十分留意的各式腕錶,也不過才在十萬元上下,價格不是重點,喬治傑生是以極致簡約的設計風格、獨特的藝術感挑選對味的消費者。
喬治傑生進入台灣市場,打破了台灣人喜歡買貴重珠寶、金飾的習慣,進入本地市場近十五年來,已在台灣市場擁有一批死忠的消費群,像台積電的前副總經理陳國慈常常著一身線條極簡、裁剪合宜的套裝,就會佩戴喬治傑生的銀飾,以收畫龍點睛之效;甫赴香港就任光華新聞中心主任的作家平路,長年戴的水晶耳墜就是喬治傑生精品;而藝文界、建築界、設計界喜好喬治傑生飾品者更不在少數。
一九八八年,進駐台灣市場,相較於其他國際性的品牌,喬治傑生的起步是相當早的。何介舜表示,當時總公司是看準了台灣旅行人口與觀光客的購買力驚人,萬萬沒料到,來台觀光的外賓並未成為消費主力,反倒是本地的消費者,讓這個品牌得以永續經營。以喬治傑生這單一品牌來說,全世界的年度總營業額不過四十億元台幣,可是台灣市場卻僅次於日本,成為喬治傑生第二大的消費市場,每年貢獻的營業額占總營額近一成左右,對哥本哈根總部來說,可說是無心插柳的收穫。
近年,全球的精品品牌有逐漸集團化的趨勢,以營業額的高低順序排列,包括路易威登﹝ LVMH ﹞、歷峰名品﹝ Richmont,旗下擁有卡地亞等﹞、PRADA、古奇﹝ GUCCI ﹞等精品集團旗下都擁有無數的精品品牌,而喬治傑生也不例外。
購併五個精品品牌邁向集團化經營
從九○年代開始,同屬於丹麥精品的喬治傑生與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合併,邁向集團化之路,九七年又購併了瑞典的水晶品牌後,改名為皇家斯堪地那維亞集團,成為第五大的精品集團,並在哥本哈根交易所上市掛牌。當時幕後主要股東包括利樂包公司﹝全球最大的飲料包裝材料公司﹞、世界第二大的啤酒公司嘉士伯、及丹麥的國家工業基金 Axcel ﹝類似台灣行政院開發基金的角色﹞; 到了二○○○年,Axcel 看好集團的發展性而決定買下五一%的股權,而且因為集團利潤相當不錯,遂決定上市。
目前,皇家斯堪地那維亞集團旗下擁有喬治傑生、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瑞典歐樂福水晶與百達水晶、及北歐知名的 Holnegaad 玻璃等五個精品品牌, 年度營業總額約有兩百億元台幣,總營業額雖然不比大型精品經團來得驚人,據何介舜透露,獲利卻十分穩定。
精品業者表示, 近兩年包括 LVMH ﹝年營業額約有八○○億元台幣﹞、GUCCI、PRADA 等大型精品集團擴充十分迅速,不斷開發新市場的同時,這些高檔精品的定位與客層也漸趨重疊而失去競爭力,因此集團整體的利潤卻逐年下滑,反觀如喬治傑生等中型的精品集團,卻因深耕穩定客層而能逐年成長。
不景氣的五年內──營業額翻了一番
戴比爾斯﹝ De Beers ﹞鑽石諮詢中心曾表示,包括 LV 在內的精品業者,每年投入的媒體廣告費用高達總營收的十一%,而台灣的珠寶業者投入的比率則不過約只有一%,因此戴比爾斯會鼓勵鑽石業者投入更多的行銷費用以做大市場胃納。不過何介舜卻認為,以喬治傑生而言,資源與實力不若大型的精品集團,因此喬治傑生強調的是建立與消費者更細緻的互動管道,實際投入的行銷費用比率並不高,但成本控管得宜,依然可以創造不錯的利潤。
何介舜指出,以台灣市場為例,這五年內雖然經濟不景氣,喬治傑生營業額卻成長了百分之百,而光是○一到○二年,營業額就成長了三七%。在這過程中,喬治傑生講求的不是快速展店,而是要求每家店能夠經營出相當程度的利潤。
這兩年,喬治傑生不斷在通路上做調整,原本十一家店中,關了三家獲利不佳的店面,又重新選擇兩個地點開設新店,所以通路雖然變少,但在整體營業額上卻能不斷創新高。何介舜表示,經濟不景氣其實是個很好的機會,讓經營者有餘力沉澱下來,調整事業體並進行適當的轉型,景氣太好時,反而會讓人看不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