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星期,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拜拜吸引許多新聞媒體的注意。了解中共決策模式的人都知道,十六大只是儀式性質的集會,主要決策在較早的北戴河會議已經大致確定。同時,儘管十六大通過領導人世代交替及資本家入黨等議案,世人從「沒有異議」的舉手表決、鼓掌及口徑一致的媒體報導中,可以明顯看出中國仍然距離民主的春天甚遠。
在新聞管制方面,於嚴格的採訪及發問限制中,不只十六大及相關黨政新聞配合領導人世代交替而報喜不報憂,歌頌江澤民的講話,即令股市新聞也為了炮製十六大行情而減少負面資訊。根據道瓊社上周四發自上海的報導,當地證券記者表明,他們在十六大期間避免撰發可能引發賣盤的不利企業新聞,對於高度投機企業的報導也盡量留中不發,改報導利多消息。
然而,股市沒有「官大學問大」這回事,雖然官方希望拉抬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到一千五百點,十六大一星期會議期間,指數卻跌到今年元月以來的最低點,低於一四五五點,僅於新一代領導人名單確定後於上星期五小漲二.九點。新聞管制並不能使官方極力營造的十六大行情成真,股市行情反而背道而馳。
中共當局對於新聞事業的控制,現實上是維持其統治的手段。在列寧黨的統治術中,新聞媒體是黨及政府的宣傳工具。雖然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已逾二十年,發生變化的主要限於經濟社會層面,緊抓輿論及傳播媒體依然是其鞏固政權的要務。換言之,經濟的改革開放,並未連帶使得中共當局對於思想、言論及新聞自由的控制,有顯著放鬆的跡象。新聞媒體因此頂多只是從黨控制思想的工具,變成改革開放的吹鼓手;其為工具的角色,並無二致。
令人遺憾的是,十六大期間雖然有不少台灣記者前往採訪,卻鮮少有媒體深入為閱聽眾做深入而中肯的報導,大部分仍流於會議的官樣文章。要了解諸如中共第四代領導班子的屬性、中國面臨的嚴峻經濟考驗、中共繼續執政的挑戰、十六大的評估等問題,仍需要透過台北的學者專家及外國媒體較有深度的分析。
中國沒有新聞自由,其媒體處理十六大新聞乃淪於歌功頌德。台灣記者前去採訪而表現平平,中共的限制、本身功課做得不夠,乃至於意識形態的作祟,都是可能的原因。
享有充分新聞自由的台灣媒體,即使處理最簡單的新聞也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事物,遂使得真相不清不楚。
信手拈來便有一例。行政院主計處十五日發布國民所得評估,今年第三季台灣經濟成長高於預期而為四.七七%。這麼簡單的事實,自由時報及經濟、工商兩家財經專業報都以此為題。戒嚴時代的「兩大報」卻別出心裁:中國時報刻意強調通貨緊縮,聯合報則凸顯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向下修正。讀者如果只看這兩報的標題,一定不知道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較預估值高了零點七個百分點,全年成長率也向上修正零點一三個百分點。
中國沒有新聞自由,真相不明猶可理解。台灣新聞自由了,基本事實或真相卻常淹沒在新聞室的偏見中;政治新聞如此,八卦新聞不例外,現在連經濟新聞也難逃有色眼鏡過濾,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