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蔡萬霖為了一圓「銀行夢」,以每股五十八元、四十三億元的代價,從花旗銀行手中買下第一信託經營權。當時的第一信託,未上市股價一度高達九十多元,曾經是信託公司的股王。
沒有一個員工不怕「三太子」
可是霖園接手後一年不如一年,去年更出現每股二.八八元的虧損。雖然,巨幅虧損主要是因為大舉打消四十五億元呆帳。但是,金融業界對蔡鎮宇經營金融事業的能力及信心,多少打了折。
和老哥蔡宏圖比起來,蔡鎮宇霸氣許多。霖園集團員工沒有一個不怕蔡鎮宇,他們對蔡鎮宇的共同評語是:個性直、脾氣大,而且最不好服侍。因此,部分員工私底下還直接以「暴君」來稱呼這位「三太子」。
霖園的老臣也經常拿他與蔡萬霖相比,普遍的看法是:「老老闆比較有人情味,蔡鎮宇比較不講人情,甚至有時還相當無情」,國建及三井交到蔡鎮宇手中後,才不過五年,就發生一起震撼霖園集團內外的裁員事件。
八十四年十月五日,蔡鎮宇當著國建及三井兩家企業六十多位中高階主管的面,不留情地下達裁員命令,短短半年間,共辭退了三十多名幹部及三十多名員工。
裁員瘦身是霖園的既定政策,但是以專業經理人自居的蔡鎮宇處理起來,讓幹部難以接受,甚至還發生為了逼迫員工以低於市場行情吐出認購持股,以退職金要脅的事情。這波人事大地震引起軒然大波,被牽連的員工到處陳情及抗議,聲浪甚至還傳到已退居幕後的蔡萬霖耳中。裁員風波讓一向重視人情的蔡萬霖,寫了一封公開信安撫員工的情緒。
作風粗線條引發第一信託離職潮
作風粗線條的蔡鎮宇,第一次當家作主管金融事業,結果也不愉快。八十二年三月,霖園正式接掌第一信託,蔡萬霖將這個他夢寐以求的新事業交給蔡鎮宇。
花旗是一家外商銀行,來台灣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幾乎不置產,當時第一信託名下唯一的不動產就是台北市仁愛路圓環的第一信託大樓,而且為了賺取利潤,只擁有一至三樓,當作經營總部,其餘各樓層則全數出清。
蔡家花四十三億元買下第一信託,獲得最具價值的資產就是四百多名員工,每個人相當於花了一千萬元的代價。可是,蔡鎮宇入主後,不到一年,第一信託原來的總經理就離職,接下來十幾位副總經理也只剩下四位,中階幹部及基層員工更是損失大半。
第一信託員工可以說是被蔡鎮宇嚇得「落跑」。原本第一信託走的是外商銀行路線,企業文化開放而且重效率。但是蔡鎮宇卻想將霖園保守的企業文化引進第一信託,首先是員工發現新主子很難伺候,許多與他直接面對的協理級以上主管,經常會莫名其妙地被訓一頓,因為受不了新老闆的氣焰,一一離職。
花二十億拿下SOGO聯名卡只是走回頭路
緊接著,他又開始整頓薪資結構,企圖拉平至霖園各關係企業的水準,這一下子可就茲事體大了,因此員工不得不紛紛掛冠求去。員工跑了一大半,蔡萬霖為此氣得在董事會中破口大罵蔡鎮宇:「我給你買了一隻紅蟳,結果你讓紅蟳跑了,只剩下一條草繩」。
花旗經營下的第一信託,競爭力最強的就是消費金融,可是蔡鎮宇接手之後,卻將業務重心,硬生生地由消費金融扭轉到企業金融。
這個策略,明顯犯下「棄己之長、就己之短」的錯誤,經過九年的驗證後發現,已經產生難以彌補的嚴重後果。由於景氣下滑,企業金融首當其衝,造成龐大呆帳,去年改制為匯通銀行的第一信託,為了打掉四十五億元呆帳,造成四十億元虧損。而當年蔡鎮宇主動棄守的消費金融,如今卻已成為金融市場人人搶食的大餅,蔡鎮宇想要急起直追,必然要付出相當高昂的代價。
今年七月,蔡鎮宇花了二十億元權利金擊敗富邦銀行,成功拿下太平洋 SOGO 百貨聯名卡的合作發行契約,這筆交易,表面上看來蔡鎮宇似乎略勝一籌,以霸氣及財勢壓倒堂兄弟富邦銀行蔡明忠。
可是看在其他金融業界眼中,卻頗不以為然,不少人說:「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當年第一信託的消費金融已經打下很好基礎,但僅一念之間,就讓蔡鎮宇給毀了,現在所做的只是在走回頭路。
兜了一大圈,匯通銀行還是回到原點,過去九年,蔡鎮宇等於是做了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