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 IC 設計業二十年的發展歷史,用「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來形容,可以說是最洽當不過。兩年前,聯發董事長蔡明介在《今周刊》〈尖端對話〉開始口述專欄,他在第一篇文章中就點出 IC 設計業的「一代拳王」理論,所謂的「一代拳王」,指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美商晶技( C&T )是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 IC 設計公司, 當時是一九八七年,C&T 的上市對 IC 設計業的發展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因為 C&T的出現,無晶圓廠設計公司( Fabless Design House )的重要性開始獲得重視, 並且與過去集設計、製造於一身的大型 IDM (整合元件製造大廠)出現明顯的區隔, 也開啟了往後十餘年 IC 設計公司不斷向 IDM 大廠爭取更多市場占有率的新知識經濟時代。
C&T是第一家上市的設計公司
C&T 的主要產品是個人電腦用晶片組,由於當時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公司都是自己做主機板,主機板上的 IC 晶片多得不得了,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整個板子,一片板子要賣五百美元甚至一千美元, 當時 C&T 發現這個市場太沒有效率,因此就想辦法把許多不同功能的晶片,整合成簡單的幾顆晶片組產品, 由於 C&T 的工程師都是不乏來自 IDM 大廠的一時之選,而且經過整合後的晶片, 功能更強、但是價格更便宜,因此一推上市後就非常受到歡迎。
C&T 出現的時候,正是個人電腦的高成長期,因此對晶片組的需求也快速成長,C&T 連續兩年都相當不錯,股價也大幅飆漲。目前擔任世平興業的總經理張蓉崗,當時也曾是 C&T 台灣分公司的總經理, 當時他的生意源源不絕,只有用「躺著幹」可以形容。
不過,由於晶片組產品實在太熱,許多人看得眼紅,因此矽谷也出現不少類似的晶片組公司,在最尖鋒的時侯,有高達三十餘家的晶片組公司出現。C&T 風光了三年,拳王的角色就因新人輩出而拱手讓人,一九九一年以後逐漸衰退,後來還轉做 LCD 控制元件,最後則被英特爾公司收購。
英特爾及台灣廠商切入晶片組市場
後來接續 C&T 引領風騷的, 還包括位於矽谷的偉矽( VLSI )、 歐帝( Opti)、宜華( Efar ),以及在筆記型電腦晶片組上做得不錯的 Pico Power 等公司,其中,偉矽在初期聲勢最浩大,曾經在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蟬連晶片組龍頭寶座,至於像宜華及 Pico Power 都是華人創業家主導的公司,歐帝是華人及印度人合開的公司,都曾在晶片組市場中居前幾名。
晶片組的拳王賽鏖戰了幾年,一九九五年,英特爾搭配本身在中央處理器( CPU)市場的優勢,大舉進軍晶片組市場,並且選擇從高階產品切入;至於台灣廠商苦練了多年功力,也從低階市場逐步往上蠶食鯨吞,許多位於矽谷的專業晶片組廠商,受不了這種來自上下兩方的擠壓,於是只好一家家關門大吉。
英特爾的強行軍介入晶片組市場,從一九九五年起到目前為止,幾乎每年都輕鬆拿下冠軍,可是,英特爾可以說是「勝之不武」,因為一方面英特爾擁有晶圓廠,不是純設計公司,另一方面又擁有 CPU 規格制定權, 角色是球員兼裁判,因此英特爾這個拳王當到讓大家都很反感。反而是後來居上的台灣廠商,即使面對英特爾的夾擊,仍創出不少輝煌的成績。
聯電、矽統領過風騷 威盛三年前開始稱霸
現在大家都知道威盛電子「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但是,其實早期最風光的晶片組廠商還不是威盛,而是聯電及矽統。當時製造及設計還未分家的聯電,曾經在四八六晶片組大獲全勝,一度領先台灣其他廠商,享受過一段很短暫的拳王,後來,聯電分出心力投入 CPU 的開發, 無法維持在晶片組市場的優勢,結果就由劉曉明領軍的矽統取得領先。
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矽統最先推出整合型的晶片組,銷售量大幅成長,成為晶片組市場的一代拳王。不過,矽統的拳王寶座也沒有坐很久,一九九八年第四季,威盛電子大膽壓寶 PC133 架構, 結果推出的晶片組產品勢如破竹,不僅比英特爾的 Rambus 架構好很多,而且因為英特爾總裁從葛洛夫換成貝瑞特,許多產品計畫沒有依既定時程推出,八二○晶片組比原定晚了半年才推出,因此,威盛的氣勢一直持續到去年,市場占有率也一度逼近四成,威盛不僅坐上晶片組的拳王位置,還一度穩居台股股王寶座。
晶片組的拳王位置從美國傳到台灣,其實也是有跡可循,因為產品逐漸成熟,成本效益愈來愈重要,再加上技術障礙度降低,台灣廠商已累積多年實力,而且從事晶片組產業的人,又是台灣實力最強的團隊,專注而聚焦地投入,美商公司被打出市場,應該也不令人意外。
威盛今年壓力很大
拳王換人坐坐看,是這個行業不變的事實。那麼,今、明兩年,誰最具晶片組的拳王相?去年大發神威的威盛,今年的連任之路走得很坎坷,因為去年產品推出不順利的對手,今年全部傾巢而出,把最好的產品推出來,威盛的壓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值得觀察的是,英特爾預計第三季推出的八四五晶片組,已被多家主機板廠商視為是近年來最好的產品,很可能會創造出僅次於 BX 的銷售佳績,加上矽統、揚智也在力爭上游,威盛的地位將遭遇強力挑戰。
晶片組的發展是「一代拳王」的最佳寫照,沒有人可以永遠獨領風騷,已是這個行業不變的事實, 至於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則是繪圖晶片( graphic )市場。早期繪圖晶片市場也是跟著個人電腦產業走,凌雲邏輯( Cirrus Logic )、旭上( S3 )、泰鼎( Trident )、冶天( ATI )及 nVidia 都曾引領風騷,其中又以 Cirrus Logic 的變化最為戲劇化。
以生產繪圖晶片為主的凌雲邏輯,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 IC 設計公司,營業額也達到十億美元左右,但是凌雲邏輯無法在繪圖晶片市場保持領先,又犯了一些很明顯的錯誤,例如在股價高檔的時候做了太多的轉投資,其中還包括購併別家公司的晶圓廠,結果因為策略失焦,導致市場地位很快被取代。
凌雲邏輯是一代拳王活教材
凌雲邏輯的案例,被許多 IC 設計同業視為一大警惕,尤其是營業額衝到十億美元的規模時, 往往對很多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有人就稱十億美元是 IC設計業的「天險」,很多公司即使達到這個營業目標,也很難再跨躍雷池一步,凌雲邏輯就是明顯的例子。
若以十億美元來算,去年全球共有三家 IC 設計公司營業額突破十億美元,分別是智霖( Xilinx )、Altera 及 Broadcom,這也是歷來 IC 設計業出現最多家公司突破十億美元營收,不過,今年景氣大幅下滑,第一季各家公司的業績已出現衰退,今年要再維持在十億美元以上,壓力可能相當大。
另外,威盛去年營收三○八億元,已接近十億美元,今年威盛更預估全年營業額目標是成長五成,達到新台幣四五○億元,只要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不要貶到四十五比一,這個目標當然就一定超越十億美元,但問題是,威盛第一季業績大幅成長,但第二季卻明顯萎縮,六月單月營收掉到二十億元,剛好是一月四十億元的一半,這種變化的速度果然恐怖,威盛今年要達成目標當然是壓力大很多。
冶天、nVidia 是繪圖晶片龍頭
再把話題拉回到繪圖晶片市場,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許多 IC 設計業中比較風光的公司,很多也都是繪圖晶片廠商。繼凌雲邏輯之後,冶天一度躋身為繪圖晶片領域的拳王,這家位於加拿大的公司,老闆也是華人,不容易的是,冶天連續三年維持拳王的位置,相對於旭上、泰鼎的起起伏伏,冶天的成就相當不容易。
不過,自去年以來,繪圖晶片市場又有大變化,nVidia 已逐步取代冶天, 成為繪圖晶片的龍頭廠,巧的是,nVidia 還是華人的公司,老闆是黃健森。 繪圖晶片市場代代有才人出,與晶片組市場的狀況相當類似,主要原因當然是個人電腦替換速度快,另外,許多公司因為一項成功的產品打響知名度,並且順利推動公司得以上市,但最後卻無法繼續堅持投入,許多員工賣掉股票走人,導致公司的優勢消失,也是問題的癥結之一。
IC 設計業的起起伏伏, 不僅產業內人士相當關心,對於向來以 IC 設計公司為主要客戶的台灣晶圓代工業來說,更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找對了客戶,或是從小公司就培養起一些具潛力的 IC 設計業,就是未來業績成長的保證。而見證這些晶片組及繪圖晶片業的淘汰與興衰,就是業績跟著起舞的台積電與聯電兩大晶圓代工廠。
IC 設計業興衰 牽動台積、聯電業績變化
早期設計公司都在台積電生產,但在聯電出現後,競爭態勢就出現了,在晶片組市場部分,台積電抓住了威盛這個超級大客戶,過去兩年威盛稱霸晶片組市場,台積電當然受惠最大,不過近來也傳出威盛有意分散風險,把部分訂單交給聯電做。至於揚智在台積電及聯電兩方都有下單,走的是平衡式的合作策略,矽統早期下過特許,後來又拿回聯電生產,最後在自行建廠生產的策略下,全部收回自己做,也因此被兩家公司嚴厲抵制。
繪圖晶片的競爭更是激烈, 一九九五年聯電轉型做晶圓代工,把美加十一家 IC設計公司納入聯電代工體系,其中就不乏像歐帝、冶天等晶片組及繪圖晶片廠商,後來冶天躋身為繪圖晶片龍頭後,聯電業績當然受惠不少,不過,後來冶天又把部分訂單轉至台積電, 而前年開始竄出頭的 nVidia,也是台積電很早期就開始培養的客戶,最近兩年 nVidia 坐上繪圖晶片的龍頭後,台積電的繪圖晶片訂單也跟著水長船高。
不過, 雖然在晶片組及繪圖晶片稍落下風, 但是聯電在可程式邏輯晶片( PLD)及快閃記憶體部分,倒是抓住了兩個超級大明星,其中前者是智霖,已連續兩年蟬連全球設計業的霸主,後者為 SanDisk,做的產品是可攜式電子通訊中最需要的快閃記憶卡,最近兩年業績都呈現倍數成長,兩家公司為聯電挹注不少業績。 不過, 在 PLD 市場部分, 台積電也有 Altera 這家第二名的客戶, 至於Broadcom 又是台積電長期的客戶, 從主力客戶的分布圖來看,也可以驗證台積電的業績總額仍比聯電高出甚多。
記憶體好幾年才來一次行情
至於在記憶體市場部分,由於產品特性更加大起大落,因此每家公司風光的時間更短,像美商矽成( ISSI )於一九九四年在美國上市,上市時因為業績大好,股價曾一度漲到七十美元,但之後業績大幅滑落,公司的獲利及股價也沉潛數年不動。
從美商矽成分出來的台灣矽成,今年初在台上市後,因為去年業績大幅成長,股價創了一八○元以上的天價,但現在已修正到五十元以下,至於隨後上市的台晶記憶體,股價也是腰斬再腰斬。坐到一年冠軍寶座的記憶體拳王,緊跟著的往往是好幾年的冷板凳,記憶體廠商給投資人的教訓歷歷在目,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沒有學會這一點。
隨著後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新的拳王都已不再是個人電腦相關的廠商了,事實上,美國上市設計公司早在三、四年前就已步入後個人電腦時代,個人電腦相關領域的 IC 設計公司逐漸退位,拳王輪到生產通訊 IC 的廠商來擔綱,例如生產可程式邏輯元件廠如智霖及 Altera, 這兩家公司有七成以上的客戶都是集中在通訊領域,另外像 Broadcom 及 PMC-Sierra, 排名也都節節高升,成為新一代的拳王代表。
美國的拳王都是通訊業
其中, Broadcom 是以生產寬頻擷取( Broad Band Access ) IC 為主,在纜線數據機( cable modem )晶片的全球占有率達八成至九成, 幾乎是壟斷的地位,其餘的一成多市場則是由來自台灣突破通訊( Turbocom )董事長陳鴻鈞在美國設立的 TurboNet。至於 PMC-Sierra 則是以寬頻區域網路( WAN )、骨幹設備( Backbone Equipment )相關 IC 及 SONET 等 IC 為主。Broadcom 及 PMC-Sierra 的產品均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兩家公司的產品毛利率都很高,分別都可達到六成至八成以上。
不管是個人電腦或是通訊, 見諸過去的發展歷史,IC 設計業都要面對一代拳王的挑戰宿命,對於每一個從事 IC 設計業的人,這將永遠是最值得關心的事情,任何設計公司在事業達到最顛峰的時候,都要冷靜地思考,「我還有下一個產品嗎?下一個產品我還是拳王嗎?」至於投資人也一樣,在投資股票時,不要只記得過去輝煌的歷史,還要想想下一個機會是誰掌握得最好,否則投錯了一個過氣的拳王,又失掉了好幾個新拳王,一定非常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