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到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等地出差,與這三個地方的創業家有很多的接觸,我強烈地感受到,最近這三個地方的投資案品質、創業家的士氣有很大的落差,相當值得深究。
上次我去新加坡,發現當地的交通越來越擁擠,雖然聽說前陣子東南亞國協剛好在新加坡開會,不過我發現非開會期間也大塞車。去餐館吃飯,生意好得很,即使是中等的餐廳,事先沒訂位根本就進不去。
香港就不同了。最近從機場坐車到中環,過去這段路都會塞車,但現在只有進到中環市區才開始覺得有點塞車,餐館也不像過去那麼熱絡,現在約六七成滿座,沒訂位也有位子。
這次回台北,感觸良深,路上的計程車大多是空車,街上的景況冷清很多,餐館則更嚴重,大部分的餐廳生意不如以前,以交通和餐館來看景氣,雖然不是很科學,卻是人人都感受得到。
如果要拿科學一點的數據來看,我們(華晶網際網路創投)最近在接觸投資案時,也可以很清楚感受到三個地區的差別。例如上個月我在新加坡停留三天半,前後總計看了二十幾個案子,其整體素質都不錯,再到香港,投資案的質及數量都明顯地比新加坡下降,至於台灣,我最近停留了約一個禮拜,但是只看了三個初創的公司,情況也很不好。
新加坡的案子遍及無線通訊、藍芽、全球運籌、基礎架構、醫療及娛樂等領域,非常多樣化,至於香港的案子則集中在內容、無線及瞄準大陸市場等相關的案子,多樣性較新加坡差,台灣有關於通訊及藍牙的新公司,以及從傳統媒體轉型到網路上的公司還不錯,另外還有很多號稱所謂的 ASP,其中某些實在不知所云。
不僅投資案的品質差距拉大,創業家的士氣也很不同:新加坡的創業家還是一樣積極有活力,香港則差一點,至於台灣的創業家則是士氣不振。
看到這種情況,讓我非常難過,因為平心而論,台灣的創業家在三個地區中是素質最好的,台灣網路業是三個地區中最早起步的,從一九九五年起到現在的五年內,台灣至少有幾百個創業家已是身經百戰,每個人都流過血、學過乖,像資迅人創始的幾個人如賀元、薛曉嵐,還有像 Cityfamily 的張財銘、飛行音樂網的陳國華,銀河的老貓,以及投入 Linux 的許多人,他們都不是初出茅盧。 他們或許不是最好的 CEO 或是經理人,但是他們卻是最有價值的創業家, 因為他們擁有寶貴的經驗。
網路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公司被淘汰了,九成以上的創業家面臨失敗甚至破產,可是,現在新投資案品質提高了,主要原因就是出現一批懂得反省的創業家,現在有很多投資案的營運計畫書規劃得相當好,不再是畫大餅。
經驗非常有價值,是會變成錢的,在創投眼裡,如果賀元現在要重新做一個投資案,我非常樂意當第一個拜讀他營運計畫書的人,因為我知道現在他再出來創業,格局不同,會是一個好的投資案。
過去台灣的網路創業家普遍有三個缺點,一是一窩蜂做同樣的東西,二是不知道市場在哪裡,三是不肯去雇用高強的好手,不肯相信別人會比自己強。經過五年的學習之後,現在創業會比以前抓得住重點。
可是,有些因素確實是創業家無法控制的,例如:政府及政策。以新加坡為例,他們的創業動力源源不斷,政府的協助功不可沒。新加坡政府的專業與效率不輸民間,他們致力與國際資金合作,把國際上的創投業者吸引到新加坡,進而促進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化。例如我們曾深入評估某件新加坡投資案,至少有五個相關的政府單位幾乎全程派人來協助我們,雖然最後這個案子因創業家自己的個人因素而沒有完成,但政府方面已盡全力。
除了與國際創投合作來幫助新加坡的創業家之外,新加坡先前也已提撥十億美元成立高科技創投基金,現在第二個十億美元已開始進行,另外一方面,也快速地架構相關基礎建設,例如已經幫每個家庭安裝寬頻上網,政府完成基礎建設之後,內容及應用自然就開始繁榮,未來潛力不可小覷。
當然,新加坡在發展網際網路上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除了先前說的,他們網際網路文化發展的時間較短,另外,公司的市場定位還是比較專注在區域性,比較沒有想出全球的發展策略。
相對於新加坡,台灣政府部門的專業與效率實在有待提升,尤其最近幾項與經濟、高科技相關的政策荒腔走板,不僅沒有幫助,甚至與專業相衝突。如果要評估台灣競爭力,民間企業一定居第一位,政府部門則敬陪末座。
至於香港,網路的風氣很盛,從機場一出來,兩邊都是網路公司熱鬧的廣告,很符合香港趕潮流的促銷文化。 可是目前一般老百姓的 e 化程度並不高,新創公司的質與量低於台灣及新加坡,而且有不少是投機心態很濃,完全是過去香港人搞房地產的手法,非常可惜。
再談談台灣,這一年台灣外部面臨國際股市重挫,內部朝野角力正熾,再加上全球經濟在過熱後的降溫效應,三方風雨同時夾擊,就像國外一篇報導所說,台灣上空正好出現了氣象學上所說的「完美的風暴」( perfect storm )的醞釀條件。在信心低迷的情況下,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經濟突飛猛進的中國,最近幾次回台灣,到處看到聽到的都是前進中國投資,這種瘋狂的現象,幾乎又是「蛋撻熱」的另一種翻版,值得小心。
我認為到大陸投資,至少要注意三大重點:一、風險意識,二、投資過程,三、合理的期望。
一、談到風險意識,很多媒體及政治人物大力鼓吹要全面立即解禁,但是其中有許多人士對大陸並不真正了解,如果只看到繁榮的表象就有不切實際的憧憬,可以說很危險。我們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在大陸投資與考擦,看到許多人前往大陸的投資經驗,可以說十個投資案只有一個存活,至於其他九個投資案,可以說是血本無歸。這麼低的成功率,關鍵就在於大陸還是存在太多未知的風險。
二、投資過程。相信任何人作投資之前都會調查評估,但是,大陸和外面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除了產業及專業的審查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的調查與評估,因為在大陸,人心實在太難測,我可以這樣說,我們其中再如何複雜世故的人,與大陸人比起來可以說是天真得可以,許多投資人當初滿懷希望地投資,往往不是錢被騙走,就是人謀不臧,把錢虧光,十個台商中有九個半有類似的經驗。
大陸有很多人才,尤其有愈來愈多的菁英在海外留學後,返回大陸發展,但是不要忘記,大陸人自有其一套思考模式與價值觀,不像你我想像的簡單,而我們(晶華網際網路創投)的因應之道,就是我們相信,在複雜的環境中,最單純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什麼是單純的方法呢?投資文件白紙黑字,醜話不怕說在前頭,該規定的一樣也不少;投資過程乾淨磊落,絕不抄捷徑,落人把柄。管理程序要清楚明瞭,因為枝節愈多愈容易人謀不臧,以華晶這樣的美式創投而言,我們的做法就是:一定要用美國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要用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投資條款中,列明如果有「人謀不臧」的情況,投資人的保護條款。
例如,我們和高盛在北京共同投資一家公司,在建立這家大陸公司與我們的互動模式時,就想辦法把事情弄得愈簡單愈好,例如本來要開好幾個帳戶,超過多少錢要誰核准等,但後來決定只選一個大家都同意的美國銀行,而且只開一個帳戶,要轉錢時,要大家都同意,彼此用 email 聯絡, 大家都同意了就簽名、蓋章後,銀行都看到了才能作業,如此,才不會產生印章給誰保管或是律師不可靠等等的問題,我們實在想不出更簡單的辦法了,這是笨作法,但是卻最能防弊。
最後一點,合理的期望:投資要理智,一窩蜂的風潮下,熱錢湧向非理性投資,可能產生再一次的蛋撻泡沫,當熱錢湧向入口網站,入口網站就完了,湧向 B2C,B2C 就掛了,湧向光纖,光纖股現在大幅修正,如今熱錢湧向大陸,我擔憂下一個泡沫在大陸,當然每一波投資熱潮都會有 winners 及 losers,winners 通常是浪花捲起前就布局好了, 當熱錢湧入, 他們已進入下一波,留下的是那些losers 承受泡沫的幻滅,有智者當三思。
現在台灣對投資大陸有兩個很大的迷思,一個是台灣與大陸同文同種,所以台商投資大陸有優勢,另一個是如果不及早去,機會就會被別人搶走。這兩個觀點其實都似是而非,但卻像魔障一樣,把許多人搞得神經緊張,誰說台商去大陸最具優勢,其實台商虧損的程度是最嚴重的,至於如果不去,機會就被搶走了,這也說不定,先去的不一定就贏,謀定而後動,成功的機會才會增加。
以階段性的功能來說,過去政府實施「戒急用忍」的政策有其必要,因為大陸市場仍是充滿險惡,貿然全面開放對企業的風險過高,而且對台灣來說也有產業空洞化的可能,當初也因拜戒急用忍的政策之賜,大陸相對為吸引台商,努力改善投資環境,一方面台商獲得許多優惠措施,大陸方面也逐步提升,與世界經濟接軌。
但是現在戒急用忍的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兩岸即將加入 WTO,環境已不同以往,政策確實有檢討與更張的必要,可是,絕對不是沒有計畫地貿然全部解禁,否則就像當年台灣全面開放銀行設立,造成今日後患無窮,現在媒體與民間聲聲催,要求馬上大小三通、全面開放,但是政府準備好了嗎?台灣現在最重要的資源是資金、人才、專業技能與知識,三者是我們競爭力的根本,在台灣開放門戶的過程中,某些環節外移是時勢所趨,我們要協助產業轉型,但是必須將技術核心及產業根本留在台灣,否則對台灣的優勢會有相當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