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國內兩大寬頻業者和信超媒體、東森多媒體陸續宣佈了新的策略聯盟計畫,而中華電信與數位聯合為攻佔寬頻上網人口,也陸續推出了優惠方案。這是繼一年多前美國雅虎(Yahoo!)宣佈Turbo Yahoo!、Excite與@Home合併為Excite@Home之後,影響台灣最近也最大的一股寬頻風潮,更讓台灣處於寬頻時代已經來臨的氛圍之中。
的確,無論是寬頻或無線上網,都將使得下一個五年成為資訊強力放送的年代。但問題是,寬頻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和內容?而我們是否已經準備足夠?甚至我們可以回頭想想,寬頻真的來臨了嗎?
就現有的入門網站(Portal)與內容提供者(ICP)來看,雖然已能服務近四百萬的使用者,但大部分網站業者所提供的內容,多侷限於窄頻的思維和設計,甚至還只是把傳統呈現資料的形式直接搬上網去,並未提供最契合網路特性的產品與服務,自然也就沒有建置聲光影像等資料。這也是目前互動、影音與電子商務等網路服務還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原因。
但就因為如此,許多人對頻寬即將帶來的商機,莫不充滿了期待。也因此為要切入寬頻市場,網路服務者(ISP)、無線上網服務者與電話公司,無不積極建設,以能提供最好、最穩定的資訊高速車道。掌握機先。只是,對於車道上要跑什麼樣的車子、該做哪些加值服務,多媒體內容的取得等,無論是建設車道的人也好,入門網站、ICP與其他內容提供者也好,大家也都還在思考。
而由於大家都對寬頻充滿了期待,也都在積極發展各自的寬頻策略,所以現有的入門網站就更要戒慎恐懼,因為在寬頻時代,誰掌握了上網的最後一段(last mile),誰就佔上風。不過,能佔上風者,會只有寬頻、ADSL等擁有上網路徑(Access)的人嗎?沒錯,擁有上網路徑者的確會佔上風,但未必是唯一的玩家(player)。而這一點,或可以美國線上(AOL)、微軟(Microsoft)與雅虎這網路三強為例說明。
美國線上可說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網路公司,從撥接上網、瀏覽器(Browser)、內容提供到結合時代華納(Time Warner)而成為入門網站等幾無所不做。但有很多人到美國線上是為了上網,順利上線後再前往其他的目的地(destination),這等於還是把美國線上當做ISP,而真正受惠的其實是其他的ICP或內容提供者;而微軟,雖然佔領了全世界最大多數電腦使用者的桌面,但它所扮演的還只提供軟體平台的角色;至於雅虎,也只是一個網路服務的品牌而非擁有上網路徑的品牌。
儘管這三者在產業內各有優勢和地位,不過在面對寬頻時代時,同樣都各有弱點,但也因此,為彼此之間、與擁有last mile路徑者之間,營造許多結合的空間和機會。雖然在現階段,寬頻的經營相對較屬封閉式,但未來必定會與其他業者結合,而這種必然的結果,也為未來的市場蘊釀出一個潛在的競爭態勢,亦即由寬頻系統業者、服務整合者,以及內容擁有者鼎足而三。
也許對這樣的發展,內容提供者並不太能接受,畢竟過去我們曾說:「Content isKing!」而年初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的合併,更成為證驗此說的典範。當然,BMG、EMI、新力(Sony)等五大唱片公司,以及派拉蒙、華納、哥倫比亞、福斯、米高梅等所謂的八大影業(現因合併已不再有八大)內容提供者,但在網路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是內容提供與製造者,更何況,UCC(user-createdcontent)也可能發展到一定的經濟規模,誰的內容會稱王尚在未定之數。
而在談到網路業者在寬頻時代的經營策略時,還是再看一下美國的例子。一年多前,Excite與寬頻網路公司@Home合併成為Excite@Home以全力拓展寬頻市場,而為了不落人後,雅虎隨即宣佈了Turbo Yahoo!寬頻計畫,Lycos也跟進的公佈若干方案,一時之間,寬頻市場顯得商機蓬勃。
但在去年,洋基集團網際網路分析師卻表示,在寬頻業者斥資重金以建設基礎設備、發展內容和服務後,結果往往只爭取到三%的家庭用戶。到了今年底即使努力的推廣和行銷,家庭用戶數還是只能成長到五%至八%的個位數字而分析師也以絕對數字指出,即使在未來四年有十倍的成長,但使用寬頻上網的家庭用戶數,也只是從今年的一百四十萬戶成長至二○○四年的一千四百萬戶。
雖然,美國的有線電視業者已經斥資近一百億美元進行網路纜線的更新,在前表明要再做加碼的投資,未來還會投入近二百億美元,而太平洋貝爾電話(Pacific Bell)也雄心勃勃的表示要在三年內拿下美國加州近九成的家庭用戶,皆期許自己會是寬頻市場這座大金礦的最大贏家。只是為了挖掘這座金礦,先行者們已經精疲力竭,雅虎、Lycos甚至也暫時擱置先前的寬頻計畫;而對科技樂觀的使用戶則為了享受高速上網,也吃了不少的苦。根據美國PC World雜誌針對二千名寬頻使用戶所做的調查發現,有三成的用戶遇到等待安裝、使用技術等問題。
這些現象,似乎對現階段以有線電視線路數據機(Cable Modem)為主流的寬業者造成些許的衝擊。但在PC World雜誌的調查結果中,還是有近七成的用戶滿意寬頻上網的服務。再者,除了纜線數據機之外,仍有業者持續投入數位用戶迴路(DSL)與無線、衛星等新技術的高速上網設備,同時也擬定新的寬頻策略。
像是已凍結窄頻發展Excite@Home,便勇氣十足的傾全力投入寬頻建設,而不敢輕忽DSL的實力,最近才又和擁有一千五百萬用戶的Rhythms NetConnection結合,努力向DSL市場佈局;美國線上近來也積極發展寬頻內容服務,在四月初推出了包含有CNN新聞和音樂會的AOL Plus,而未來還會陸續加入購物、汽車等互動服務,直接與Excite@Home較勁的企圖相當濃厚;另外NBC也推出了NBCi的入門網站。不但說明前進寬頻時代的大趨勢不變,更意味著寬頻「不來則己,一來則排山倒海」的強勁力道。
所以,從國外趨勢回看國內寬頻市場的發展時,似乎要先釐清所謂的寬頻上網,應不只單單只是頻寬變寬、連線變快而己,而是在達到利用寬頻上網最基本的效益後,還能做些什麼?以寬頻可傳送大量資料的優勢、網路可進行互動的本質,提供新一代網上消費的平台,像是隨選視訊(VOD)、影音(AV)等服務與內容,節目與商品的結合,任意挑選現場轉播的觀賞角度等,才能勾勒未來寬頻時代的決戰場,也所以現階段的領先者還不一定是真正的贏家。
而目前,國內ADSL與Cable業者之爭,鹿死誰手還在未定之天,但可以想見的是,在爭出高下之前,新的競爭對手就已經出現。何況在分析師眼中,未來不純然是以選擇何種技術來主宰輸贏,而似乎是結合內容精采、服務到府、收費模式與市場行銷才是最後的致勝點。所以擁有上網路徑雖然重要,便能夠整合者更是關鍵。
最後,個人想提出一不同的觀點與大家一起思考。對於寬頻,這個眾所期待的美麗新世界,可能還需要等待,而對來臨的速度,我並不像大部分人般持有的高度樂觀,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寬頻這個美麗新世界,還需要更多的創意與人才的積極投入,才能充分展現寬頻的威力。目前,寬頻還都只是粗糙地把窄頻的服務端到寬頻上使用,對於更能充分適合寬頻的服務內容,可能還需要一段時期的等待。
第二點則是,當所有業者都會提供更多的頻寬內容與真正的服務後,充分發揮所謂寬頻的效益時,反過來又會使得已建置的頻寬開始不足。所以,寬頻之後是否還會是寬頻,也值得大家再思考。
寬頻是有很大的魅力,但並不代表它能徹底免除等待的恐懼,相反的是,因為它將帶來一個更新的產業生態,以致產業內的所有玩家也必將面臨一個截然不同的競爭與挑戰。在網路世界,呼吸著改變與創新的空氣,任誰都不敢有因為領先而停下腳步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