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美國創投基金的年平均報酬率為三二%,但是 TAMC 的年平均報酬率達九一.八%,是業界平均值的三倍。在美國主流的創投界中,TAMC 的成就相當引人矚目,這個由華人主導的創投,主要的靈魂人物就是康潤生。
投資段曉雷 兩年獲利四十二倍
TAMC 何以能夠創造這種驚人的獲利率?最主要是康潤生投資了段曉雷主導的網上網( AboveNet ),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為 TAMC 創造了近四十二倍的利潤。
康潤生回憶去年初投資 AboveNet 的情景。當時,AboveNet 最初的資金已經用完,眼看已沒有錢繼續支付公司租用的專線費用,提供光纖網路專線的公司眼著就要來剪線,著急的段曉雷積極地向美台兩地的創投求援,但是並未獲得創投基金的青睞。當時段曉雷也曾經回台灣向創投募錢,但在數次的說明會後,沒有人看好他。
當時 AboveNet 計畫募集兩百萬美元,說起來並不是大數目,但因為這家公司的作法相當創新,風險也相對很高,因此大部分人均不看好。康潤生說,「當時我覺得風險的確很高,但是這家公司的理念相當吸引我,尤其是共用位址( CoLocation )及把頻寬做最佳化的動態處理,是相當有意義的嘗試。」因此,在當時兩百萬美元中,康潤生投了一百萬美元,而且因為當時 AboveNet 正處於最艱難的階段,因此每股的投資成本比上一個階段( Round )的成本還要低。
結果,這個投資案讓很多人跌破眼鏡,也讓失之交臂的創投業界人士感到惋惜不已。由於 AboveNet 有效率地使用最珍貴的頻寬資源,讓所有運用 AboveNet 務的公司都大幅降低成本,因此業績大幅成長,不僅在去年底順利上市,市值高達十億美元,更在最近完成與另一家提供光纖頻寬的 MetroMedia Fiber 公司完成併購,總市值再成長十倍到一百億美元,創造出網路上另一個傳奇。
在別人最不看好的時候介入,TAMC的獲利當然最多。TAMC最高曾占到AboveNet 一二%股權,在上市增資完後,TAMC 還占有六%至七%的股權,在公司進行購併之前,還擁有四%至五%的股權,目前 AboveNet 已完成購併案,TAMC 所擁有的 AboveNet 股票市值還有近四千萬美元。在 AboveNet 股價最高的時侯,TAMC 的獲利高達七十五倍,在處分一部分股權時也賺到四十二倍,這種高獲利,是所有創投業者最夢昧以求的境界。
從生產玻璃到科技創投
報酬率高達四十二倍的 AboveNet,讓 TAMC 能夠在前兩年創下如此高的投資酬率,但是,TAMC 不是僥倖只靠一個案子創造績效,在現有的投資組合中,還有數個好案子即將上市上櫃,其中,九月就可上市的 AltiGen,投資報酬率至少三倍,另外還包括 Millitech、NetScreen、1BT、Oplink、SYSCAN 等公司,都可在明年以前上市。
康潤生出道相當早,在早期國內高科技業開始茁壯時,就已歷鍊過產業界、政府機構及創投業。康潤生最早的工作經驗是美商康寧玻璃台灣分公司,在前後五年的時間內,歷任生產線、業務、行銷等部門,累積不少產業經營的實際經驗。一九八○年初,康潤生加入經濟部,後來再調至國科會,並接任新竹科學園區投資組長,負責管理進出口、外匯交易、投資審核及投資促進等業務,當時康潤生的老闆就是擔任管理局副局長的楊世緘。
一九八三年,當時台灣電子產業尚在起步階段,也沒有美國的創業投資觀念,當時負責台灣電子產業扎根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帶領一批人到美國取經,邀請美國西岸最活躍的創投公司做簡報,希望將這些美式創業投資的觀念帶回國內為國內的高科技產業投資注入更多資源及活力。當時,跟著李國鼎去取經的五個隨行人員中,楊世緘、康潤生就是其中的兩位。
隨著八○年代中期台灣電子業逐漸萌芽,行政院開發基金、交通銀行等來自政府的資金陸續注入創投業,與漢鼎亞太( H & Q )合作成立的漢通創投,成為國內最老牌的創投之一。漢通創投第一任總經理由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擔任,康潤生則受邀擔任副總經理,後來,徐大麟又邀請從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副院長退下來的胡定華,擔任漢通創投的第二任總經理。
「我遇到不少貴人!」
康潤生說:「在高科技產業及投資領域上,我遇到
不少的貴人相助。在經濟部及國科會前後六年的時間,我有機會跟著當時國科會主委陳履安,以及台灣科技產業之父李國鼎先生工作,不僅打開了視野,也讓我見識到許多不計私利、認真做事的政府官員;在政府單位歷練後,我又有幸跟隨徐大麟、胡定華兩位在創投及高科技產業的前輩,磨練我對高科技產業及投資上的經驗,對後來在創投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
韓效忠、台達電鄭崇華都是股東
由於漢鼎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創投,康潤生擔任漢鼎旗下漢茂創投總經理,因此經手相當多國內較早期的投資案,再加上先前在科學園區負責投資及吸引海外華人回國創業的經驗,康潤生有很多機會參與推動國內早期高科技公司的成立,尤其是近十年來成長最快的半導體產業,成為漢鼎主要的投資標的,例如全部由海外華人回國創業的旺宏電子,就是在漢鼎創投及十餘家企業的資金挹注下回國創業,其中胡定華及康潤生就是當時出力最多的人。
九○年代初期,國內創投業急速成長,新的創投基金不斷出現,對創投基金管理人的需求也明顯提升,除了胡定華離職自組建邦創投外,康潤生也到德和創投擔任總經理,前後達七年的時間。
在德和創投前後七年期間,康潤生負責所有投資業務,並參與多家公司董事會運作,投資的重點也相當程度擺在半導體事業上,因此也提高了德和創投的績效。根據統計,在康潤生擔任漢鼎及德和創投前後十年的時間內,兩個創投的複合投資回收率( IRR )都在三○%以上。
由於這種投資績效,因此 TAMC 的股東來頭也不小,包括香港排名前十大的恆隆集團,國內的投資銀行家韓效忠,以及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等人,均透過轉投資公司或個人投資 TAMC 的第一個創投基金,其中,恆隆集團旗下擁有橫跨房地產業、酒店等數家上市公司;韓效忠目前擔任歐聯財務顧問,在國內創投業的布局很深,包括台塑集團、寶成工業、環隆電氣及聯電集團等的
投資案中,均有韓效忠的投資觸角,在國內投資界影響力相當大。
目前,TAMC 的主要合夥人為康潤生及邵子先,另外,也延攬多位華人專家擔任評估團隊及顧問。邵子先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後赴美取得伊利諾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曾在 IBM 及貝爾實驗室任職,並從一九八○年起就開始投入創投業,後來並擔任德和創投的資深顧問,在康潤生自組 TAMC 後,邵子先就成為康潤生的合資夥伴。
康潤生說,從一九九二年起,他就有很多機會在美國與台灣兩地跑,經常思考創投可以創造的價值及應該扮演的角色。在他自行創業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與別人有所區隔,尤其是台灣創投已有一百多家,如何避開僅是投資華人的案子?同時,美國創投界的競爭不會低於華人圈,以他華人的背景,如何能夠在海外與別人競爭?這些問題都成為他最重視的課題,也是他最需要努力完成的部分。
康潤生說,他的目標是為 TAMC 建立一個最強的經營團隊,並且每年新增加一個創投,除了過去兩年已經募集兩個創投外,第三個創投基金的規模將達到五千萬美元,預計明年第三季以前完成,未來將持續投入在網際網路、軟體、電信、半導體、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創造股東更大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