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是台灣最大的法律事務所?提到這句話,讀者一定會以為作者瘋了,明明鴻海精密科技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怎麼會變成一家法律事務所呢?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了維護智慧財產權,大魄力地聘請了一百零三位法律專業才,人數規模超過台灣現有的八大法律事務所時,將鴻海法務室形容成台灣最大法律事務所,一點也不會太過分。
十位律師坐鎮 數十位專利代理人日夜奔忙
鴻海精密科技公司最近靜悄悄的對台灣與美國許多電腦周邊廠商提出侵害專利控訴,不過,這些侵害專利案件的權利主張,鴻海並未假手外面的法律事務所,所以龐大的權利金追償,對律師界來說,除非接受被控訴公司的委託,否則是無法從鴻海公司獲得一毛錢的好處。
鴻海是一家科技公司,精確一點,應該是相當注重智慧財產權維護的一家科技公司,而董事長郭台銘肯培養人才,肯放手讓企業人才分紅,就是成功的關鍵。
一般上市公司設置法務部門,很多是聊備一格,做做樣子,頂多是辦一些小案件,真正的大案件都是委託外面知名律師處理,不過,鴻海的法務室卻是鴻海的祕密武器,因為內部配置了十位有執照的律師,與許多專利代理人,法務室的成人數超過一百人,這樣的人數規模,不僅超過國內所有大型法律事務所,每個成員的薪資︵薪水加上員工分紅︶,更超過在國內律師界相當有名氣的理律法律事務所,特別是鴻海的分紅配股利益,就讓許多律師捨不得離開鴻海,因為即使是自行創業,所得不一定高過在鴻海。
每年一千二百件專利申請 完全不假外人之手
鴻海法務室究竟有何能耐呢?去年一整年鴻海就向台灣、美國申請了一千二百件專利,今年一至七月也已經提出一千二百件專利申請案,全部申請案是由鴻海自行培養訓練出來的專利代理人自己寫出來的,完全不假手他人,而從過去的紀錄觀察,平均獲得核准專利的比例高達八○%以上。
為何郭台銘要設置人數如此龐大的法務室呢?這就不得不佩服郭台銘的長遠眼光了!因為,委託外面律師或專利代理人申請專利,恐怕專利技術會提早外洩是主要關鍵,尤其商業間諜極多,稍有不慎,在提出申請階段之前,很可能苦心研究發展的技術就會被輕易取得,而前功盡棄;加上因為是自己公司的案件,在時效性上比較容易要求,不會因為坊間律師事務所或專利事務所業務太過繁忙,而產生延宕。
提到長遠眼光,更令人欽佩郭台銘的氣度,因為要培養一個可以獨立作業的智慧財產權律師,或者申請專利的專利代理人,不是將法條讀讀、背一背就可以的。根據估計,培養一個人需要六至八年的時間,尤其科技技術方面的專業訓練更不能馬虎,所以郭台銘是將鴻海內部的技術人才培養成專利代理人,由於相當掌握與了解技術的演變,所寫出來的專利申請案件就會比較貼切,而不容易被專利主管機關駁回申請。
絕對不讓外國廠商占便宜
台灣的科技廠商過去面對國外大廠索取技術權利金的要求時,往往無力抵抗,一來沒有專業的法律人才可以清楚看出有無侵害對方技術專利的疑慮;二來廠商不願意花心力培養人才;三來法律訴訟費用龐大,乾脆付錢了事,在這種割地賠款的心態下,台灣科技廠商往往成為國外廠商的肥羊,任人宰割。
郭台銘很清楚這一個缺憾,因此,從十年前就開始在公司內部培養專業的法律人才,不僅要懂法律,更要懂技術;不僅要懂技術,更要懂財務,因為,從哪裡失去,就要從哪裡要回。
迄今鴻海每年都會接獲國外一些「科技流氓」的勒索信,揚言鴻海侵害他們的專利技術,不過,在律師團與專利代理人的研究與審視後,根本不屑一顧,因為很多的權利金勒索案件,根本提不出具體侵害的事證,有些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技術。如果廠商沒有強硬的法律專業背景,很可能被這些科技流氓唬倒,而付出冤枉錢。
購併案法務室扮演重要角色
近來鴻海大力投資華升、廣宇公司,並且透過鴻海的技術資源提升這兩家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不過,很多人都會很疑惑,郭台銘是如何做出判斷的?
根據了解,郭台銘可不是一人獨斷,而是有一個「五人小組」,針對財務、技術、發展前景、法律、租稅等相關問題進行專業評估,而法務室更是關鍵所在。
尤其鴻海已經從台灣本土企業,逐漸轉變為一個跨越台灣、大陸、蘇格蘭、愛爾蘭的跨國公司,近期內更將購併一家歐洲公司,使郭台銘的全球總布局夢想逐一實現,而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法律團隊在背後參贊,恐怕會事倍功半。
鴻海精密科技的成功,除了要歸功於董事長郭台銘領導有方之外,重視智慧財產權的研發,重視法律人才的培訓,更是一大關鍵,應該可以作為其他企業集團的參考。
郭台銘對員工的獎勵,絕對不會一視同仁,而是視每一個人對公司的貢獻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根據透露,能力強、表現好的經理人員,年薪加上股票紅利超過一千萬元以上並非難事,表現普通的經理人則約有三百萬元至四百萬元左右的待遇,法務室的律師一年拿個四百萬元至五百萬元也很輕鬆平常,法務室的主管則有一千萬元以上的高收入,在這種獎勵之下,其他公司想要高薪挖角恐怕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