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圈內最令人震撼的消息,莫過於潤泰集團的老闆尹衍樑有意將光華投信股權釋出的消息了,根據本刊的了解,尹衍樑出讓光華投信股權,早在去年就已經在市場裡面流傳,只是幾次消息傳出之後,並沒有具體的結果。
尹衍樑出售金融事業股票 換現金挹注流通事業
根據本刊的了解,目前雙方正在協商當中,兩個主要的潛在買家還未做「實地查核」( Due Diligence ),主要的關鍵還是在價錢, 尹衍樑希望以每股七十元的價格出售(此為去年潤泰建設買入光華投信的價格),而談判對手出價則低於此。
尹衍樑售股意願所以轉趨積極,主要是希望將資金挹注於正在快速發展當中的中國大陸「大潤發」連鎖零售賣場。由於光華投信股本達到新台幣八.六六億元,如果尹衍樑以七十元的價格轉讓五成的股權,將可獲得二十八億元的現金,若以五十元的價格成交,也可獲得二十億元的現金。
尹老闆在今年華信銀行股價大漲的過程中,從十八元以上逐漸出售華信銀行的股權,如果加上光華投信的售股資金,將可貢獻極為可觀的現金給大潤發事業。
對於可能轉手的消息,光華投信總經理章嘉玉證實,的確有國際大型投資機構有意參與光華投信的經營。她說引進外資股東,主要是符合兩個利益,一個是光華投信本身的發展,一個是大股東的利益。
三十家投信打混仗 引進外資才能建立獨特地位
章嘉玉認為,國內的投信公司已經增加到三十幾家,大家幾乎都做同樣的事情公司的特色無法區隔出來,因此,身為歷史悠久的老投信,必須思考「三年以後要怎麼辦?」的問題,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做法,將來很可能陷入三十幾家投信的亂軍混戰當中,無法脫穎而出。
章嘉玉認為,投信公司要能突破亂軍重圍,「就是要國際化」,大老闆如果不能幫助,只能找外資,三年以後,國內投信拚的是金融操作的科技,如果能夠藉著引進外資股權,把先進的操作技術引進來,對於光華投信的發展將有突破性的幫助。至於外資如果進駐,是否會全面汰換光華投信現有的經營團隊,章嘉玉說,新股東不會「只買一個殼」,增加新的人手是必然的,但是現有的經營團隊應該也會保留下來。
這個消息,讓麼根、高盛這兩個超級投資銀行在台灣的動向,增添了另一則傳奇色彩。坦白說,最近這段時間,台北金融圈不斷傳出摩根與高盛的新動作,關於摩根士丹利有意在台灣設置投信公司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
摩根到底要不要在台灣設立投信?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曾經研究過與國民黨合夥投資投信公司的可能性,但是最後並沒有具體結果的主要原因,都是摩根士丹利的政策認為,如果要設立投信公司,一定要具有主導權。在去年國民黨光華投資成立盛華投信之前,曾經一度盛傳合作夥伴是摩根士丹利,具有國民黨財務背景的人士也曾經打著摩根的名號,積極物色基金經理人。
雖然摩根士丹利的幾位主管都不願意出面表示意見,不過本刊透過幾位非常了解摩根策略的專業人士得知,摩根了解他們在台灣市場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政府開放「代客操作業務」,准許勞工退休基金等委託投信、投顧公司操盤投資股票,以摩根在台灣的名號,肯定可以搶到一塊大餅。從這個觀點來看,摩根出手下現有的投信公司,可以很快達到證期會規定的代課操作標準,應該是符合公司策略的決定。
但是,也有不少金融圈內的人士懷疑「摩根買投信」的消息,只是許多「虛晃一招」的傳言之一,一位曾經與摩根士丹利公司面談的基金經理人就說,據他了解,摩根最近在找台灣基金的經理人,可能仍然要在新加坡的亞洲總部操盤,如果摩根真的有意要買投信公司,那麼應該是要找能夠留在台灣本地工作的經理人才是,由此可以看出,摩根在台灣的這些談判,「可行性」仍然不大。
姑且不論摩根、高盛的「策略性」問題,這兩家外資要入主光華投信,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如何與尹衍樑在「價格」上達成共識。
根據資料顯示,光華投信目前股本八.六六億元,是所有投信公司裡面股本最大的一家。去年光華投信在認列地雷公司債五千萬元的損失之後,稅後純益為一億一千萬元。今年八月,該公司的金雞母,總資產七十億元的鴻運基金因為達到改型的標準而變為開放型基金,目前鴻運基金資產已經被贖回剩下三十億元,依據過去封閉型基金改型開放的經驗,預估鴻運基金還會再流失二十幾億元,而鴻運基金去年為公司貢獻了六千多萬元的營收,在由於地雷公司債的損失還必須逐年攤提,加上基金改型開放的雙重壓力下,光華今年的經營壓力的確不低。
光華投信股價值多少
投信公司的股價似乎不能單純從本益比的觀念來計算,如果以八億六千萬元的股本,一年賺一億元、每股盈餘一.二元的,股價不容易超過四十元,去年大同小開林蔚東買下搖搖欲墜的大信投信(改名富鼎投信),成交價格是每股十七元,另外一家形象優異的老投信中華投信,目前在未上市盤的價格是二十四元;另外,杜總輝離開統一投信的時候,也曾經有統一的股票在外流通,數量不大,成交價格在三十元左右。
對於光華投信的售股價格,尹衍樑倒是心有定見,由於光華投信管理將近三百億元股票基金、加上債券基金後的淨資產高達六百億元,加上未來政府開放代客操作之後的潛在成長性,因此,尹衍樑仍然認為光華具有極高的價值。
例如,去年潤泰建設從集團關係企業手中,接下光華投信股權,就是以每股七十元的價格轉手,去年有幾家國內的銀行與證券公司,曾經與尹衍樑洽談轉讓股權,尹老闆最早是開天價,後來堅守每股七十元的底價,這次與摩根、高盛洽談,尹老闆售股意願雖然更為強烈,也同意將主導權轉讓給外資(亦即將目前集團總共六二%的股權轉讓大部分),但是對於價格仍然堅守不讓。
老闆可能換人,不過章嘉玉仍然帶著行銷團隊不斷衝刺,她說,公司正在推動「大家一起出國去」的行銷活動,目標是在九月底將管理資產規模衝抵六百億元。嘉玉說,摩根宣布調高台股比重之後,一個禮拜之內資產就增加了五、六十億元,目前債券基金規模三一○億元,股票基金二八○億元,已經離六百億元的目標不遠,只要把已經開放的鴻運基金預計可能流失的二十幾億元補起來,今年天光華投信的員工將能一起到北海道旅遊。她說,光華投信一切如常,「如果老闆真的要賣,業務人員也不必這麼衝刺。」
面對自由化、國際化的變局,光華投信可能轉手給外國投資銀行的訊息,應該只是國內投信生態全面重組的一個先聲,未來幾年,台灣金融市場的變化,將會劇烈到難以想像的地步,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