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屢屢拿台灣農漁民的心血「開刀」,互動良好時中方大肆收購,雙方關係冰點便突襲禁止,雖然占台灣輸出中國品項份額不大,但基層農漁民蒙受損失,對政府掀反彈聲浪。北市長柯文哲就日前形容,「兩岸關係不好,現在是騷擾戰。」
目前政府端出的因應措施,多是強化內銷、拓展外銷與多元加工,有專家提醒,台灣應建立長遠路線,改善農漁產品、食品的品質,若遇中國片面退單,產品能順利轉單歐美等食安高標國家,才能擺脫中國養套殺輪迴。
中國海關連續以檢驗出有害物質為由,禁止台灣多項水果與漁產品進口,產值高達60億,多位產業界人士私下表示,以往農產品認證走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及HACCP認證系統,中國農產品系統認證自去年4月就透過WTO向會員國公告,未來銷中產品查核將另行註冊,此舉是涉及中方食安法修正。
這名人士透露,「中國去年預告食品銷中要另行註冊,台灣工廠有問題,更上游的原物料根本拉不動,業界從好幾個月前就開始擔心加工用的午仔魚無法銷中。」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則是表示,此次與因為檢疫問題無法進入中國是2件事情,純粹是註冊程序問題,與過往鳳梨、石斑是以用藥不合格等方式阻攔不同。
不論是否僅為「註冊程序」問題,以2020年10大台灣輸中農產品來看,包含鳳梨、釋迦、石斑魚、其他生鮮冷藏魚(白帶魚、午仔魚)、鰹魚、魷魚、其他冷凍魚、蓮霧全被禁,台灣輸中大宗農產品幾乎遭卡。
「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就分析,台灣以往銷中產品多為中國讓利,許多產品是放寬規則進口,不僅關稅較低,對輸中產品也未嚴格檢驗,導致不少人「有貨就出」,反正銷中很容易,導致台灣農業技術、養殖技術、加工產業鍊進步緩慢;如今,中國現在要搞自己的遊戲規則,以往銷中的產品因核心品質未建立,難以外銷到其他高標準的國家。
台灣輸中主力產品全遭卡 截至去年仍近三成
台灣農民利益長期被兩岸政治綁架,農委會積極推動出口農產品多元化。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表示,農漁產品銷往中國比例,已由過去高峰2成多下滑至今年13%,其中生鮮水果品項從過去85%皆送中國,今年只剩不到2%。
但是,記者爬梳農委會統計資料,去年以前農漁產品最多銷往中國、香港,平均約佔所有農漁特產20%,若加上香港份額平均仍高達3成;今年美國、日本雖超越中國成為農漁產品進口第一、第二大戶,但台灣農漁產品銷往中、港仍逾26%。
備註:由於部分品項會從香港進口銷中,一般來說計算中國市場會加計香港市場。擷取自農委會「110 年我國農產貿易概況」
台灣出口至中國、香港金額,自2016年至2021年逐年提升。 資料來源:農委會統計資料 製表:記者蕭婷方
台灣農民承受「沈默成本」 輔導提升品質、發展利基品項
產業界人士私下抱怨,農產品遭中國禁止進口後,政府才會被動啟動運費補貼、獎勵補貼等配套措施,農民與業者常常要承受沈默成本。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分析,現在出口產品的品質、競爭力比起2002年加入WTO時皆有所調整,「各國對農產品相對採取保護主義,台灣還是需要有利基型的品項,目前台灣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確實很難與農業大國競爭」。
李淳指出,既便沒兩岸問題,中國走向保護主義可能性也很高,台灣需要結構性長期調整,開拓內需、積極協助農民轉作、輔導農民符合國際認證等配套,才能一勞永逸分散貿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