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周刊》去年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舉辦5場淨灘、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變身2440雙藍白拖,今年計畫邁向第2年,不僅公布過去1年行動成果,更呼籲縣市政府如能與民間合作,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行政院推出為期4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8成經費清潔海岸,《今周刊》自去年發起「還海行動1095」,「1095」代表要用3年的時間,清除海廢、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海。
▲「還海行動」進入第2年,第1年以淨灘為主,將去年所回收到的9375個寶特瓶,再生製成2440雙藍白拖。(圖片來源:攝影/吳東岳)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今周刊》鼓勵大家做ESG、公司自己也會做,去年做了3場淨灘,到海邊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垃圾,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國家,希望透過努力讓海洋變乾淨。
梁永煌表示,作為一個媒體,所關心的都是大家沒想到的,還海行動當然是個重要動作,希望《今周刊》透過各種行動讓台灣更美好,同時呼籲,除了企業跟個人,縣市政府的合作也很重要。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心繫社會環境等議題,希望透過行動讓台灣更好、一起達到共好。(圖片來源:攝影/吳東岳)
《今周刊》撰述委員陳亭均分享,此次重返彰化縣烏溪口,這裡是歷史集塵灰、工業廢棄物的聚集熱點。這次, 這裡的廢棄物沒被清除 ,但彰化縣府告訴他們,已經請工研院先了解當地環境構造,再做清理,過去,只清理,不調研,廢棄物永遠清不完,如今終於看到結構性解方;除此之外,彰化也努力嘗試解決濱海掩埋場問題,將場內垃圾分類,並尋找合作民間處理設施,尋求去化可能。
陳亭均表示,民間焚化爐確實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但經濟發展是兩面刃,如果地方政府願意跟他們合作並請他們回饋地方,這對未來就有意義。至於向海致敬政策,現已經快邁入最後一年,政策應有持續性,「政府有無把握將向海致敬的預算變成各單位長久的本預算,這可能是明年1095要關注的議題。」
▲《今周刊》撰述委員陳亭均分享重返彰化看到的成果,很開心能看到彰化縣府願意做出改變。(圖片來源:攝影/吳東岳)
《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表示,還海行動第一年最不一樣的,就是回收9375個寶特瓶,做了2440雙藍白拖;還海行動之所以是行動不是計劃,因為行動才能改變世界。
今年,王之杰說,更困難的是海面清理,單靠《今周刊》的力量其實不夠,要找夥伴一起,像是新北市的藍海艦隊,一起響應海面垃圾清理;明年則要朝海底任務邁進,集中大家力量一步一步將還海行動往前推。
▲《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表示,「還海行動」邁入第2年,將以海面清理為主,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一起響應。(圖片來源:攝影/吳東岳)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其強表示,新北海岸線長達145公里,新北藍海艦隊與漁船跟民間船隻合作,總共有217艘,在過去一年清出將近1千公噸的海洋垃圾,去年推動潛水為主的潛海戰將,有714位加入,以徒手方式在清出2公噸垃圾,其中,0.47公噸可作為資源回收。
張其強說,去年與《今周刊》合作淨灘,同年也發起企業認領海岸,至今已有6團體認養15.7公里的海岸,還有10分之9的海岸線需要共同努力。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其強分享,新北藍海艦隊、潛海戰將去年在清理海廢上的成果,並表示目前還有10分之9的海岸需要企業認領。(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董事長廖紫岑分享,去年同仁到嘉義濕地參與還海行動淨灘,一早就清出近400公斤的垃圾,此次看到以廢棄物做成的藍白拖很是感動,因為裡面可能有自己撿的垃圾在裡面。
廖紫岑說,新年度跟《今周刊》配合到台中做淨灘,這是媒體要學習的,不只批判還要行動,讓同仁可以感受並內化為提高公民素養的部分,將來才有文明。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董事長廖紫岑認為,從參與淨灘到看見新國民藍白拖的誕生,感受到自己可能對環境有貢獻一份心力,很是感動。(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HP惠普資訊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王靜秀表示,要還給台灣乾淨海洋是非常艱鉅、了不起的任務,永續發展一直是企業發展方向之一,公司認為企業不只創造利潤,也能帶給人類生活更好的改變與影響。
王靜秀說,HP惠普在永續發展上共有三方向:節能減碳、森林保育、循環利用,希望達到淨零排放、循環經濟的效果。
王靜秀說明,多年前就有森林保育計畫,把浪費的資源重回給地球,2016已達到目標,今年跟林務局合作認養1公頃土地,種植2022棵樹;至於循環經濟,早在20年前就有地球夥伴計畫,把銷售出去的耗材回收,再生能源製造新產品,舉例來說,100% HP原廠碳粉匣及 85% 的原廠 HP 墨水匣含有 4–75% 的回收再生塑料。
此外,HP惠普也與小七、燦坤合作,利用據點方便客戶做耗材回收,再生製成新產品達到減碳,今年也會跟《今周刊》合作淨灘,希望能鼓勵大家一起盡份心力。
▲HP惠普資訊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王靜秀分享,HP惠普從三方面著手進行永續環境,今年也將與合作淨灘,為環境盡心力。(圖片來源:攝影/吳東岳)
永豐金控副總經理蕭隆祺分享,永豐金除了在董事會通過,2030年營業據點能做到淨零排放,2050年投資或企業都能做到淨零排放,在綠能發電相關設備,貸款放款金額超過600億,市佔率第一,通過綠電產生的相當於一座核能發電廠的發電量。蕭隆祺強調,會鼓勵同仁、希望未來有更多夥伴一起參與還海行動。
▲永豐金控副總經理蕭隆祺表示,永豐金不只承諾達到淨零排放,也鼓勵同仁及更多夥伴投入還海行動。(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致茂電子ESG永續經營辦公室執行長應正表示,去年親身參與淨灘後,同事家中的兒女會要求父母不要再用一次性使用的吸管或寶特瓶,因為這樣對海龜不好。
應正說,一次性使用的吸管或寶特瓶是淨灘中清掉最多的東西,整個活動中,致茂共有員工全家大小共155名大小朋友,在超過1層樓高的消波塊穿梭,撿出各種廢棄物與漁網、大型寶特瓶浮球浮標,1小時清出將近半噸496公斤的垃圾,讓每個家庭成員同心協力。
應正認為,環保與教育都應從家庭做起,環保活動如能影響家庭使用習慣,就是好的開始。環保活動更間接讓致茂重新思考ESG,去年致茂董事會同意成立致茂文教基金會跟ESG永續經營辦公室,未來會將環保、社會責任、環境資源互相結合。
應正說,致茂是低汙染產業,雖不生產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產品,但舉凡手機、藍芽耳機、電動車、AR/VR都與致茂有直接關係,透過致茂的檢測,大概能減少相當於28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排量。
▲致茂電子ESG永續經營辦公室執行長應正分享親身參與淨灘的心得,認為環境教育應從家庭做起,養出好習慣。(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分享,營造業是高污染產業,現在除了將距離縮短,就是盡量使用在地的材料,比如雇用當地住民訓練他,縮短人力勞動的距離達到減碳,做碳足跡檢查,透過回饋了解如何降低碳排。
黃義芳說,現在會在工地進行垃圾減量,比如將工地拆下來的屋樑,做環保材料使用,也可將其進行升級,做成車站休息室,或是利用一些石頭,把材料做成員工休息室,達到自然也不浪費原始材料的成效;此外,也和林務局合作,在台東認養2.6公頃的植樹。
▲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表示,營造業透過使用在地人事物、工地垃圾減量等措施,來達到減碳。(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協助製造新國民藍白拖的馳綠國際新事業發展部經理袁昕貝分享,去年馳綠響應《今周刊》的還海行動,加碼成立蘆洲小小海廢中繼站,也號召全台淨灘團隊,將各海域的淨灘成果送到中繼站,中繼站清潔人員會不定期到訪台灣各海域將海廢清出來。
過去一年,對馳綠來說很「艱難」,一切行動與分享過程必須勇敢放大,檢視碳足跡,並堅持一切在台灣落地發生,用台灣的技術、供應鏈去建立綠色供應鏈。袁昕貝透露,打造出新國民藍白拖後,今年將與台北市政府「熊讚」再推熊讚版新國民藍白拖。
▲馳綠國際新事業發展部經理袁昕貝表示,馳綠堅持在台灣打造綠色供應鏈,並分享將海廢變成藍白拖的心情。(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
台灣瑞曼迪斯事業發展部經理Philipp Moede表示,台灣瑞曼迪斯一家資源回收公司,透過加入還海行動,有機會讓大家了解公司在做什麼。
Philipp Moede說,台灣瑞曼迪斯自1995年左右開始做塑膠回收,最大目標是每一年增加塑膠回收量,未來計畫繼續促進塑膠回收再利用、多方面發展。並透露,目前正在興建彰化的塑膠回收廠,預計2024完工後,可節省能源消耗量。
▲台灣瑞曼迪斯事業發展部經理Philipp Moede透露,未來將繼續促進塑膠回收再利用以及多方面發展,以達到節省能源。(圖片來源:攝影/蕭芃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