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台灣飲料店超過2.3萬家,「這裡」去年開出最多家!一杯手搖飲比便當還貴,為什麼還有人買單?

台灣飲料店超過2.3萬家,「這裡」去年開出最多家!一杯手搖飲比便當還貴,為什麼還有人買單?

蘇君薇

焦點新聞

達志,示意圖

2022-04-01 11:00

手搖飲喝一口就是人生小確幸!台灣手搖飲店隨處可見,全台手搖飲店數已超過23000家,其中,高雄、台南為全台手搖飲店數最多的縣市;桃園市中壢區則是去年開出最多手搖飲店的鄉鎮。

不過,受到國際原物料漲價等因素影響,50嵐、迷客夏、COCO都可等連鎖業者相繼調漲,飲料一杯價格甚至接近一個便當,讓手搖飲成為網友公認「漲價後不太買」的商品。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公布,截至去年9月底,全台飲料店數達26255家。若以各縣市家數來看,高雄市占15.2%居冠、台南市14.2%次之;若以家數密度觀察,嘉義市平均每萬人口中有21.7家,居全國首位,台南市19.9家位居第二。

 

不過,商研院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指出,若要更精確來看,扣除掉部分有販售飲料的咖啡館、餐廳、飯店等場所,其實全台手搖飲店數共有23022家,去年登記新開的手搖飲共3475家,為歷年來新高。

 

李世珍進一步說明,各縣市鄉鎮中,高雄市手搖飲家數3656家、占比15.88%居冠,其中以鳳山區453家、占比12.39%,為最多手搖飲店的區域;台南市3333家、占比14.48%,位居各縣市第二,其中以中西區513家、占比15.39%,為手搖飲店最多的區域。

 

若單看去年新開的手搖飲家數,李世珍點出,全台3475家中,以桃園市中壢區開出103家、占比36.14%,為各縣市鄉鎮中最多;密度則為嘉義市東區手搖飲店最密集。

 

 

台灣手搖飲文化盛行,許多品牌也是從中南部發跡,是什麼原因吸引大家爭相投入賣飲料?李世珍分析,一般來說有兩大原因:門檻低,尤其去年疫情嚴峻,工作難找,不少人可能萌生創業或加盟的念頭,第二是台灣環境偏熱。

 

若是從需求層面來看,李世珍說,民眾對口味較喜新厭舊,像是以前曾流行過「黃金比例」、「黑糖珍奶」等,賣飲料需要拚創意、品牌力,像是基茶本身就很多種,如果再加上椰果、粉圓等具有口感的東西,就可以做出更多口味變化。

 

過往一杯珍奶25元的銅板價時代已過,現在一杯珍奶多是50元起跳,甚至有店家賣破百元,堪稱天價。

 

而去年12月,連鎖手搖飲「清心福全」部分品項價格,因物料短缺、包材成本上漲進行調整,平均漲幅約10%;迷客夏也於今年2月初公告,由於原物料與人事成本上漲,部分品項售價調漲5元。

 

50嵐則在3月初,表示近年營運、管銷成本不斷提高,北區全品項調漲5元(75元品項除外),並取消免費料多服務,引發大批網友哀嚎「失去唯一優點」,中區也已在3月21日起調整價格。

 

漲價消息掀起網上熱議,不少網友都表示,現在已經不太買飲料,或是只在假日才買,對於一杯飲料價格賣到多少可以接受?多數網友認為,大概60元至70元就算貴,除非飲料品項較為特別,賣到100元還能接受。

 

 

儘管手搖飲價格愈來愈高,有些比吃一份便當還要昂貴,仍有許多民眾習慣每天買一杯。

 

李世珍指出,價格上漲主要與原物料有關,人事、租金成本,還有「創新」也都是飲品價格較高的因素。

 

舉例來說,在台中喝到一杯30元的檸檬飲品,在台北可能不只30元,因為店家可能會使用更好的原物料、包材,以此來提升商品價值;有些品牌也會刻意以此塑造出區別。

 

李世珍認為,綜合前述提到的飲料口味變化多,以及用料及包裝較好,對於愛喝飲料的民眾來說,每次購買手搖飲可享有不同口感、具有新鮮感,因此,價格稍高一點都還是可接受。

延伸閱讀

台南老牌飲料店清心福全,如何藉哥吉拉刷新老招牌?幕後推手揭密全靠「這3招」!
台南老牌飲料店清心福全,如何藉哥吉拉刷新老招牌?幕後推手揭密全靠「這3招」!

2021-08-30

越南「每賣2杯手搖飲,就有1杯出自他們家」 44歲手搖飲王如何以小搏大?
越南「每賣2杯手搖飲,就有1杯出自他們家」 44歲手搖飲王如何以小搏大?

2020-02-19

施昇輝:25歲早知道早有錢!「省下每年喝下的手搖飲,開始投資」
施昇輝:25歲早知道早有錢!「省下每年喝下的手搖飲,開始投資」

2020-01-20

0050 vs. 0056,退休存股哪個好?60歲歐印千萬積蓄,20年後會沒錢可用?一表試算差異:養老金請「這樣存」
0050 vs. 0056,退休存股哪個好?60歲歐印千萬積蓄,20年後會沒錢可用?一表試算差異:養老金請「這樣存」

2024-11-20

四大資安服務公司背後軍火庫  TeamT5被中國駭客視為眼中釘 資安小新創為何獲日本百年商社青睞?
四大資安服務公司背後軍火庫 TeamT5被中國駭客視為眼中釘 資安小新創為何獲日本百年商社青睞?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