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俄烏開戰油價飆7年新高!讓他「一個頭兩個大」超苦惱…股市回穩後,投資人該留意這件事

俄烏開戰油價飆7年新高!讓他「一個頭兩個大」超苦惱…股市回穩後,投資人該留意這件事

2022-02-25 16:37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殊軍事行動」,導致俄烏情勢急遽升溫,西方國家也陸續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緊張氛圍使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際油價飆破每桶100美元,觸及7年高點,24日美股則上演道瓊指數一度狂瀉逾800點,終場卻收漲的「V轉」戲碼,令不少投資人看傻了眼。

「一般來講,投資大眾最擔心的,還是不確定性。」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俄烏開戰這類超乎市場預期的發展,會使金融市場出現較大波動,但俄羅斯採取「閃電戰」策略,讓投資人研判,俄烏戰事可能不會拖太久,這點,從美股昨日走勢,以及台股25日的表現(加權指數收漲57.63點),就可窺知一二。

 

吳孟道認為,接下來,俄烏衝突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取決於戰事是否會擴散至周邊地區,「假設僅限於烏克蘭,對實體經濟影響,沒那麼強烈的話,股市還是會回到該有的基本面狀態。」

 

油價創高、通膨壓力增 將影響Fed升息考量?

 

對於國際油價創高,是否會讓美國聯準會(Fed),面臨更大的通膨壓力,甚至影響3月的升息考量?吳孟道直言,「我真的覺得他(Fed主席鮑爾),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吳孟道解釋,Fed決定升息與否,之前都是基於通膨考量,但俄烏衝突,讓Fed在貨幣政策拿捏上,必須想得更多,「上次Fed會後釋出的訊息也強調,如果俄烏衝突,導致全球經濟受到比較大的損害,他就得思考該怎麼拿捏,若衝擊比預期大,在貨幣政策的路徑上,也會跟著調整。」

 

不過,吳孟道研判,以當前局勢來看,如果戰事僅限於烏克蘭,對實體經濟衝擊,沒有想像中大,「我是覺得,Fed的升息步調,還是會維持以通膨為主的考量。」

 

俄烏打歸打、原油禁運能免則免 否則恐衝擊歐洲經濟

 

關於國際油價上漲的現象,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通膨數據,通常和美國總統支持率呈反向,「通膨越高,美國總統支持率就越差」,近期國際油價已站上100美元,就美國人的生活而言,油價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的占比非常高,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對美國總統拜登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孫明德指出,為了抑制油價上漲,美國可能會盡快和伊朗,達成核武方面的談判,促使伊朗釋出8000萬桶原油庫存,使國際原油價格,能夠趨於平穩。

 

孫明德提到,即使是過去美蘇冷戰期間,也沒發生對蘇聯石油出口禁運的措施,這回俄烏開戰,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亦未被停掉,「所以你發現,打歸打,制裁和禁運,他們都能免則免,去年歐洲天然氣價格漲了6倍,電價漲4倍,如果天然氣價格再上漲,整個歐洲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就會受到打擊。」

 

避免金融秩序大亂 美國暫未將俄羅斯驅離SWIFT

 

至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制裁一事,吳孟道認為,市場比較擔心的,還是在金融制裁的部分,拜登在啟動第2波制裁時,特別強調,不會把俄羅斯驅離「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因為從過往經驗來看,「若把俄羅斯驅離SWIFT,金融秩序會大亂。」

 

吳孟道說明,「和俄羅斯企業、銀行有往來的業者,若沒辦法在SWIFT體制下運作,貨款、匯款方面,你會不知道,錢到底有沒有匯過去,根本就沒辦法真正去執行交易,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影響。」

 

「其實,只要是經濟制裁,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差別只在於力道大小,不然俄羅斯股市不會跌成這樣,其中的關鍵,就看這個國家(俄羅斯),能不能長期承受。」吳孟道說。

 

延伸閱讀: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五○年代初,柏格大學畢業就加入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美股在六○年代經歷沸騰歲月(the go-go  years)的狂潮,股市狂奔的同時,威靈頓的基金績效與銷售卻沒有明顯起色,柏格提議併購波士頓一家操盤積極、績效火紅的基金公司。

 

併購初期,威靈頓的業績確實一度好轉,主導併購的柏格也攀上職涯第一個巔峰,三十六歲就被拔擢為執行長。然而,隨著道瓊指數從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最高點的九八五點,一路落底到七○年五月的六三一點,大約三六%的跌幅,波士頓基金績效也從雲端墜落,柏格成為董事會爭相指責的對象,幾乎面臨被開除的窘境。

 

絕望年代創「先鋒」

首檔指數型基金被譏蠢事   

 

柏格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說服董事會收回成命,再給他一次機會。一九七四年,董事會同意讓他另外成立一家公司,這就是先鋒集團的誕生;「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這句名言,用在這裡格外貼切,誰會想到未來數百萬投資人命運的轉折點,是在一個絕望的時代中展開。

 

波士頓基金的慘痛教訓,動搖柏格對於主動型基金的信仰,他開始更深入地檢閱資料,將過去三十年主動型基金的資料翻出來;當時資訊還不發達,他得一筆一筆地手動計算這些基金的年度績效,再將它們與標普五百指數相較。根據他的分析,主動型基金與標普五百指數的年度報酬率,大約差了一.五個百分點,同時,他也發現這項差距幾乎等於主動型基金經理人操盤期間的投資成本。

 

研究結果,白紙黑字點明一項事實:指數型基金長期表現將勝過主動型基金。柏格於是在一九七五年,推出史上第一個追蹤標普五百的指數型基金「先鋒第一指數投資信託」(Vanguard 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不過,這檔基金當時有個更響亮的名字——「柏格的蠢事」(Bogle's folly),華爾街看法很簡單:哪位投資人會對績效注定平凡的基金動心?

 

市場把柏格的雄心壯志當笑話,這檔基金的募集也成了華爾街史上最慘的IPO事件。基金原先預計募集一.五億美元,最後僅募到一一三○萬美元,僅達預估值的七%,「當承銷商跑來告訴我這個悲慘的失敗,他們勸我取消這筆交易,因這筆錢甚至無法買齊標普五百指數涵括的五百家公司,但我心裡想的是,不,我們不能取消!你們沒意識到我們現在有全世界第一個指數型基金了嗎?」柏格打趣地回憶。

 

後來,這檔基金更名為「先鋒五百指數型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去年底資料顯示,基金規模逾四千億美元。柏格的成功毫無疑問,「你不能從一個人銀行帳戶的財富衡量他的為人,不過在約翰.柏格的例子,你倒可以從你帳戶的多寡下判斷。」華爾街資深金融顧問法利(Rick Ferri)為柏格造福投資者的作為,下了這樣的注解。

 

柏格事業上的成功,伴隨的除了心靈的滿足,還有肉體的苦痛。他三十歲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疾病,四十四歲時不僅面臨差點失業的挑戰,還被醫師宣告他只剩幾年餘命,結果屢次路過鬼門關,六十五歲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去年底還安裝心臟節律器。

 

死神多次來敲門

「股債各半」因應風暴來襲

 

除了心臟疾病,柏格也飽受食道癌困擾,但他一邊與病魔搏鬥,一邊還能繼續著書立作,去年才出版新書《堅持到底》(暫譯,原文為Stay the course),仍活躍於媒體,接受採訪打書。去年四月,他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市場波動的劇烈程度,「是我觀察市場六十六年來,前所未見。」

 

去年十二月底,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受訪,他在《霸榮周刊》警告投資人須小心謹慎,他指出,市場具備太多不確定因素:包含巨額主權債與公司債、貿易戰的動盪,以及「神祕的英國脫歐」。

 

「脫歐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顛覆性的變化,種種因素加總,將造成通盤性的影響。」他也建議投資人降低股票配置,「如果你原先對股七債三(的風險程度)感到自在,在今年的情況下,你或許會想要調成股六債四。」柏格在去年十一月,曾公開透露自己資產配置為股債各一半。

 

柏格將「長期投資」奉為金律,批判投資者贖回是愚蠢行為,即使在○八年金融海嘯前接受本刊專訪時,他也表示,「如果你從二十多歲就穩定投入資金,即使投入不多,只要每年徹底執行,當你準備退休時,你肯定會對長年累積的財富驚訝不已,我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我從一九五一年起就嚴守這個準則。」

 

但柏格對一九年的悲觀程度,卻讓他脫口而出,若投資者近期有用錢需求,無論是房貸或學貸,「最好先把足夠的錢提出來」,除非是以退休為目的,才繼續堅守陣地。投資大師離世前最後警語,為一九年市場更添一抹慘淡調性。

 

約翰.柏格

 

約翰.柏格投資主動型基金資產管理公司

 

延伸閱讀
俄羅斯沒在怕經濟制裁?普丁掌握這項「反制武器」,猶如掐住歐洲喉嚨!
俄羅斯沒在怕經濟制裁?普丁掌握這項「反制武器」,猶如掐住歐洲喉嚨!

2022-02-25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2022-02-23

從諧星變成烏克蘭總統 當年拿下73%選票的澤倫斯基,有本事對抗戰鬥民族領導人普丁?
從諧星變成烏克蘭總統 當年拿下73%選票的澤倫斯基,有本事對抗戰鬥民族領導人普丁?

2022-02-21

80歲嬤喪子10年,堅持每天到郵局領孝親費!一天領100元,錢從哪來?「無名孝子」真相藏洋蔥
80歲嬤喪子10年,堅持每天到郵局領孝親費!一天領100元,錢從哪來?「無名孝子」真相藏洋蔥

2023-12-31

台幣定存利率哪一家銀行最高?他38歲提早退休「存這家利息多近1倍」,贏過郵局、台灣銀行
台幣定存利率哪一家銀行最高?他38歲提早退休「存這家利息多近1倍」,贏過郵局、台灣銀行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