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便利,但對偏鄉居民來說,生病就醫卻需要長途跋涉。
過去旅美多年後返台的徐克宇,成立台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APP」,將醫療服務搬到線上,串接醫護、患者、機構等,翻轉大眾將遠距醫療當成「視訊」的印象。
義診醫師一年只能上山一次 「一句話」讓他起心動念
來到「醫生馬上看」位於內湖的辦公室,門口擺著藍綠白三色Logo以及幾份APP簡介,徐克宇透露,交大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後,就到美國並投入創投,90年代時主要以投資半導體為主,2000年後轉為投資軟體及互聯網產業。
讓徐克宇決定設立遠距醫療平台的契機,來自於一次特別的體驗。
2016年,他參加扶輪社到桃園蘆竹跟病篩檢,認識一名義診醫師,對方每年會利用假期到山上部落工作2天、照顧上百位老人,把每位老人的就診紀錄寫在小本子,並自己出錢揹藥上山。
然而,徐克宇與義診醫師談完後,發覺很多義診一年只去一次,且都是出於醫師自己的單兵作戰,效果不夠好,「這就是公益服務裡最大的問題。」
第一,無法做連續性的服務、長期性的照顧;
第二,有其他醫師到同一個部落服務,但彼此間沒有互相合作或支援;沒有與有在做IDS計畫(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的醫院合作。
台灣首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 2017年誕生
徐克宇詢問義診醫師,為何不採用遠距醫療的方法?每周開一兩診、每次開一小時,就可提供長時間的諮詢或遠距照護,對方回應「我們缺少工具」,讓他起心動念想做一套系統,提供所有做公益服務的醫療院所、義診醫師免費使用。
因此,2017年,台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就成立了。
「遠距醫療的成功基礎,在於有緊密的醫病關係與信賴關係」
「我為何叫醫生馬上看,因為在國外小朋友生病,很簡單,打電話給家醫,描述狀況,家醫就會開藥籤,我可以到藥房拿藥,除非失眠要開安眠藥,有特別麻醉、迷幻的藥物,藥房會打給醫師確認是否有開藥。」
徐克宇分享在美國的經驗,說明醫生馬上看透過雲端,以物聯網的方式,做視訊、錄影、整合病例、結合各種IOT,這樣的模式在美國遠距醫療很普遍。
並點出,台灣遠距醫療多會抱怨兩件事:法令不放寬、健保不給付,這並非真正主因;遠距醫療要成功的基礎,在於擁有緊密的醫病關係與信賴關係。
人均醫護、專科醫師及現代化設備 是當前偏鄉義診不足處
徐克宇說,大多醫師在談論遠距醫療,是擔心看得到摸不到,難確切掌握狀況,居家護理師則擔心有些地方網路不好,難引進遠距醫療,「所以大家都先看問題,我說,假設有2千位病人,網路好壞一半一半,那我們可否先從好的那一半做起解決問題。」
他認為,如果患者不需立刻吃藥或做特別檢查,若是熟識的患者,從專業角度來說,醫師得到數據且能與患者溝通,即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以台灣現況來說,現在有衛生所、IDS巡檢車、原民文化健康站等,會到山上提供醫療服務,政府也提供老人免費健檢,還有公益團體服務,但缺少人均醫護、多元次專科醫師(眼科、皮膚科、心臟科等),也缺少現代化設備,要照X光、心電圖都不容易。
「我們想做的解決方案,是用智慧檢驗,及早發現病徵」
「我們想做的解決方案,就是如何用智慧檢驗,及早發現病徵。」徐克宇透露,目前正在進行「遠距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原是振興醫院急診科部長,為了全心投入偏鄉醫療而辭職,2019年認識林健盛時,他已在宜蘭南澳持續義診8年。
林健盛認為每半年、一年去義診太少,可否利用遠距醫療提供即時照護服務,也在中小學辦夏令營,教導孩童如何照顧自己與家人,發生傷口或緊急事件如何醫療,進行醫療教育。
得知山地人的平均壽命較平地人少了10歲,且醫師在山地的數量僅平地的3分之1,一名醫師要看全科,護理師不到4成,林健盛與徐克宇達成共識,希望能改善問題。
於是,他們帶著巡診車,以及心電圖機、超音波機、眼底鏡(看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前進山上社區,拍完30秒即能在手機APP上確認是否健康。
義檢出來有問題,可再找到遠方的醫師會診;若問題不嚴重,會透過線上醫師引導患者至衛生所,若衛生所非專科,遠方醫師會透過平台共享資訊、建議可使用何種藥物。若狀況嚴重,會直接透過線上幫忙掛號。
60歲獵人暨村長 以AI測心電圖發現有心臟病
徐克宇分享,有次到一個部落服務,村長是位60歲的獵人,自認身強體壯不相信自己有心臟病,透過AI測心電圖診斷有心臟病,再交由振興醫院的醫師遠距會診,也確認有心臟病,趕緊安排到鄰近的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確認有心臟病且須做導管手術。
接著,村長再向振興醫院的醫師諮詢,該在鄰近的醫院動手術或到振興,最後選擇到振興動手術,「這事情告訴我們,如沒有這次幫他量測,他頭昏也會忍耐、昏倒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才會曉得自己有心臟病,屆時可能有生命危險。」徐克宇說道。
從最初的檢查到最後就醫,徐克宇表示,他們將IOT物聯網設備、AI、遠端虛擬醫師服務、當地衛生所及醫院,希望能串連一起提供便民醫療服務,偏遠地區「智慧定期篩檢」目的不是幫患者治療,是發現如有變異,將患者帶給當地醫院或衛生所救治。
「到院前的諮詢,本身很有價值,需不需要諮詢、到院後要做什麼事?根據日美歐洲都做過的研究,急診科晚上常會塞車,透過到院前線上諮詢,老人小孩不舒服,若不急切可掛明早的診。這等於是把檢傷分類變成線上。」
疫情減少門診病患 卻意外開啟VIP醫療市場
談到台灣目前有多少醫療機構在做遠距醫療,徐克宇以去年三級警戒期間為例,超過11000家醫院在做遠距醫療,醫學中心擁有最多醫護、設備及資金,但20幾家醫學中心,40天內總共只做18000診,視訊診療僅2800診,有80%是靠電話。
徐克宇說,「衛福部說要做視訊要拍健保卡才給付,後來大家反應視訊不好用,但電話無法確認身分、無法錄影,怎知申請健保是真是假。」
徐克宇進一步說明,全國40天做了77000診,每一家平均做7診、一天做1診,就是台灣遠距醫療的狀況。醫院認為,遠距醫療法規不明確,現在說開放、說不定2個月後就收掉。政府開放說居家醫療要做遠距,做之前要寫一份對患者的醫療計畫,呈報衛生局得到同意,如有2千人要做就得寫2千份報告。
「做遠距醫療、針對每位患者做一份報告,健保還不給付,你想做嗎?醫院不了解不認同,當然不想做;醫師也會覺得很麻煩,平時看診可能僅2分鐘,遠距還有設備調整,看診一次可能會變10分鐘。」
徐克宇接著指出,50多家區域醫院,40天內共做了7600診視訊,80%都是振興醫院做的,振興醫院2020年3月時少掉20%以上門診,當時院長曾說,希望疫情若再來,振興是有準備的,也希望患者能繼續得到照顧,因此加入遠距醫療行列。
於是,徐克宇建議振興,可做自費VIP全球醫療照護,針對需要出國差旅、曾在振興做過手術的患者,提供一個管道,讓患者在海外也可找認識的醫療院所服務;醫院VIP照護,每家醫院假設有10萬名客戶,裡頭會否有1%經濟能負擔得起的客戶,經常需要差旅,會願意買會員制。
「衛福部優先開放旅居台灣的學者、台商都可做遠距,但請他們自費,這對台灣診所生意沒影響,且對在海外的台灣人的照護,在海外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看病,醫院還有完整病歷。」
「遠距醫療的意義,要有熟識的醫病關係」
徐克宇相信,經過covid-19,衛福部裡已經很認真思考,怎麼用遠距醫療來提升人民的照護。他指出,《醫事法》第11條規定,看診要親自看診,除非人在偏鄉離島、緊急狀況,但緊急狀況4個字很籠統,沒有確切說明何謂緊急狀況,應講清楚說明白。
徐克宇說明,衛福部開放若海外的人有問題可上衛福部網站查詢、詢問,安排幾位醫師為大家線上服務,但這醫師對患者一無所知,這種需求叫做「偶發性、緊急性」,遠距離原本看不到摸不到已很困難,再看這種病人效果更不好。
但若這種病人是在振興、屏東基督教醫院會診,醫師可看到患者相關資訊,比如過去服用過什麼藥物、在哪就醫等,醫病之間像朋友一樣,醫師可線上協助安排患者到鄰近醫院照心電圖或X光,再由醫師線上判斷,然後引導患者到當地有合作的院所拿藥,患者講自己的母語即可。
「這就是遠距醫療的意義,要有熟識的醫病關係,作為實體醫療、到院醫療的輔助,創新服務和受惠模式的引擎。」
因此,他希望,在不影響到利益相關者的情況下、海外看過醫生回來可申請補貼;怎麼從偏遠地區、原來看不到的地方,開放遠距醫療,可以給付的繼續給付,若能透過遠距解決醫療需求,對於偏鄉以及在海外打拼求學的人來說也很好。
當然,許多人會把遠距醫療當成視訊,認為只要透過LINE或ZOOM去做即可,不但無法持續且病歷無法整合,看診完要把錄影檔下載後送到醫院,醫院後續還有相關作業,操作起來不方便。
但若將所有資料流程,與後台資料庫相關病歷串接起來,整個服務體驗完全不一樣,醫生馬上看以醫療數據為核心,整合使用者的走路、睡眠、過去幾年的健檢數據等,使用者可進入會員管理查看多家醫院,醫師也能看到患者資料、健檢報告等。
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 「但台灣是有空間做的」
「當你有完整數據且和醫院鍵接時,遠距醫療大概比你想像的有用一點。」
徐克宇舉例,有位先生曾在振興動過手術,在越南身體不適,可透過振興醫院給VIP的24小時call center尋求協助;買了旅平險,打過去確認符合身分,會幫忙尋找可配合的醫院就診,接著三方通話,確認院方能協助、向院方說明患者狀況。
目前遠距醫療仍以醫院為主,企業方面剛起步,徐克宇透露,未來會再與更多醫院或企業合作,相信台灣需要教育的過程,讓醫院了解為何要投資遠距醫療、讓民眾體會遠距醫療的便利。
最後,徐克宇直言,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因為健保太便宜、太方便,美國健保醫療保險很貴、就醫不便,是遠距醫療的天堂,但台灣是有空間做的,「我們的目標設定,希望至少有20家醫院上線,現在10家、正在考慮要進來的3家,所以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徐克宇(64歲)
現職: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執行長
學歷:交大管理科學研究所
經歷:霸菱證券(台灣)公司投資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