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2022-02-23 10:30

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宣布,正式承認頓內次克、盧甘斯克2個烏東分離區獨立,並派兵前往執行「維和」任務。前述消息不僅使俄烏情勢持續升溫,也讓西方國家擔憂,透過外交途徑,化解俄烏危機的可能性,恐更顯渺茫。

對於普丁承認2個烏東分離區獨立一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認為,頓內次克、盧甘斯克地區,本就處於「半獨立」狀態,加上俄羅斯對這些區域,具有實質影響力,因此,承認頓內次克、盧甘斯克獨立,等於讓普丁實際掌握了本次動員軍隊的具體成果。

 

上述事態發展,是否會進一步激化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王高成坦言,普丁的下一步很難說;但,值得注意的是,假設普丁想入侵烏克蘭,為何要先承認烏東分離區獨立,「他直接占領烏克蘭,不就好了?」

 

王高成說,普丁現在的手法,就像把烏克蘭「切掉一部分」,藉以鞏固俄羅斯已取得的成果,並對烏克蘭和美歐施壓,「下一步,就看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怎麼回應。」

 

俄烏危機對比台海問題 有3大不同之處

 

自俄烏危機升溫以來,外界也開始密切關注,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情勢。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甚至表示,如果西方國家未能兌現支持烏克蘭獨立性的承諾,將對全世界帶來破壞性後果,「包括台灣」。

 

不過,王高成強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完全不一樣」。

 

首先,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是個「安全」問題(俄羅斯不想被北約包圍),假設俄羅斯沒有擴張領土的野心,純粹希望烏克蘭「中立化」、「芬蘭化」,成為東西方之間的緩衝區,那就只是「安全」問題;然而,對中國而言,台灣是個「主權」問題。

 

其次,烏克蘭已表態,希望加入北約,且獲得美國、北約歡迎,看在普丁眼裡,烏克蘭此舉是踩紅線,令他忍無可忍;至於台灣,在沒有宣布獨立的情況下,就不會是中國的「燃眉之急」。

 

最後,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陸地接壤的2個國家,普丁可用「演習」當藉口,調兵遣將、逼近邊界,「這種軍事動作,俄羅斯占優勢」;反觀中國和台灣之間,隔著台灣海峽,如果中國想侵犯台灣,「不像俄羅斯『處理』烏克蘭這麼容易。」

 

「總之,俄烏之間發生問題,不表示中國馬上會對台灣動武,因為時間不到,能力不足,也沒這個必要。中國不必仿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處理台灣問題,中國有他的時程。」王高成說。

 

美國情報遭譏「狼來了」 可能和這2件事有關

 

至於美國多次示警,俄羅斯「隨時」會入侵烏克蘭,最後卻未如預期,遭譏「狼來了」的情形,王高成解讀,之前塔利班攻占阿富汗首都,讓美國措手不及,被認為是「情報失靈」,導致美國現在「寧可錯,也不要慢。」

 

「美國先講俄羅斯會侵略,萬一成真,那美國就講對了;如果沒成真,頂多臉上無光罷了。但若不先講,結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會被說,你怎麼事先都沒掌握情報,跟上次一樣,又是『情報失靈』、動作遲緩。」王高成表示。

 

另一個可能是,美國並非「亂講」,而是先講出來,讓俄羅斯陷入「綁手綁腳」窘境,「你說我要動武,若我真的動武,就被你說中了。」王高成稱,從前述角度來看,美國或許是利用情報戰,來嚇阻俄羅斯,先拆穿普丁的盤算,讓他必須另想策略。

 

王高成認為,俄烏危機變數仍多,短期內,恐難化解,「如果普丁要的是領土,想把整個烏克蘭拿下來,那麼,承認烏東分離區獨立,就只是第1步,他還會繼續施壓。」

 

延伸閱讀:從諧星變成烏克蘭總統 當年拿下73%選票的澤倫斯基,有本事對抗戰鬥民族領導人普丁?

五○年代初,柏格大學畢業就加入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美股在六○年代經歷沸騰歲月(the go-go  years)的狂潮,股市狂奔的同時,威靈頓的基金績效與銷售卻沒有明顯起色,柏格提議併購波士頓一家操盤積極、績效火紅的基金公司。

 

併購初期,威靈頓的業績確實一度好轉,主導併購的柏格也攀上職涯第一個巔峰,三十六歲就被拔擢為執行長。然而,隨著道瓊指數從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最高點的九八五點,一路落底到七○年五月的六三一點,大約三六%的跌幅,波士頓基金績效也從雲端墜落,柏格成為董事會爭相指責的對象,幾乎面臨被開除的窘境。

 

絕望年代創「先鋒」

首檔指數型基金被譏蠢事   

 

柏格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說服董事會收回成命,再給他一次機會。一九七四年,董事會同意讓他另外成立一家公司,這就是先鋒集團的誕生;「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這句名言,用在這裡格外貼切,誰會想到未來數百萬投資人命運的轉折點,是在一個絕望的時代中展開。

 

波士頓基金的慘痛教訓,動搖柏格對於主動型基金的信仰,他開始更深入地檢閱資料,將過去三十年主動型基金的資料翻出來;當時資訊還不發達,他得一筆一筆地手動計算這些基金的年度績效,再將它們與標普五百指數相較。根據他的分析,主動型基金與標普五百指數的年度報酬率,大約差了一.五個百分點,同時,他也發現這項差距幾乎等於主動型基金經理人操盤期間的投資成本。

 

研究結果,白紙黑字點明一項事實:指數型基金長期表現將勝過主動型基金。柏格於是在一九七五年,推出史上第一個追蹤標普五百的指數型基金「先鋒第一指數投資信託」(Vanguard 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不過,這檔基金當時有個更響亮的名字——「柏格的蠢事」(Bogle's folly),華爾街看法很簡單:哪位投資人會對績效注定平凡的基金動心?

 

市場把柏格的雄心壯志當笑話,這檔基金的募集也成了華爾街史上最慘的IPO事件。基金原先預計募集一.五億美元,最後僅募到一一三○萬美元,僅達預估值的七%,「當承銷商跑來告訴我這個悲慘的失敗,他們勸我取消這筆交易,因這筆錢甚至無法買齊標普五百指數涵括的五百家公司,但我心裡想的是,不,我們不能取消!你們沒意識到我們現在有全世界第一個指數型基金了嗎?」柏格打趣地回憶。

 

後來,這檔基金更名為「先鋒五百指數型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去年底資料顯示,基金規模逾四千億美元。柏格的成功毫無疑問,「你不能從一個人銀行帳戶的財富衡量他的為人,不過在約翰.柏格的例子,你倒可以從你帳戶的多寡下判斷。」華爾街資深金融顧問法利(Rick Ferri)為柏格造福投資者的作為,下了這樣的注解。

 

柏格事業上的成功,伴隨的除了心靈的滿足,還有肉體的苦痛。他三十歲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疾病,四十四歲時不僅面臨差點失業的挑戰,還被醫師宣告他只剩幾年餘命,結果屢次路過鬼門關,六十五歲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去年底還安裝心臟節律器。

 

死神多次來敲門

「股債各半」因應風暴來襲

 

除了心臟疾病,柏格也飽受食道癌困擾,但他一邊與病魔搏鬥,一邊還能繼續著書立作,去年才出版新書《堅持到底》(暫譯,原文為Stay the course),仍活躍於媒體,接受採訪打書。去年四月,他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市場波動的劇烈程度,「是我觀察市場六十六年來,前所未見。」

 

去年十二月底,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受訪,他在《霸榮周刊》警告投資人須小心謹慎,他指出,市場具備太多不確定因素:包含巨額主權債與公司債、貿易戰的動盪,以及「神祕的英國脫歐」。

 

「脫歐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顛覆性的變化,種種因素加總,將造成通盤性的影響。」他也建議投資人降低股票配置,「如果你原先對股七債三(的風險程度)感到自在,在今年的情況下,你或許會想要調成股六債四。」柏格在去年十一月,曾公開透露自己資產配置為股債各一半。

 

柏格將「長期投資」奉為金律,批判投資者贖回是愚蠢行為,即使在○八年金融海嘯前接受本刊專訪時,他也表示,「如果你從二十多歲就穩定投入資金,即使投入不多,只要每年徹底執行,當你準備退休時,你肯定會對長年累積的財富驚訝不已,我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我從一九五一年起就嚴守這個準則。」

 

但柏格對一九年的悲觀程度,卻讓他脫口而出,若投資者近期有用錢需求,無論是房貸或學貸,「最好先把足夠的錢提出來」,除非是以退休為目的,才繼續堅守陣地。投資大師離世前最後警語,為一九年市場更添一抹慘淡調性。

 

約翰.柏格

 

約翰.柏格投資主動型基金資產管理公司

 

延伸閱讀
德國對普丁出招!宣布中止審議「北溪2號」管線 德總理:我們還可以採取其他制裁
德國對普丁出招!宣布中止審議「北溪2號」管線 德總理:我們還可以採取其他制裁

2022-02-22

從諧星變成烏克蘭總統 當年拿下73%選票的澤倫斯基,有本事對抗戰鬥民族領導人普丁?
從諧星變成烏克蘭總統 當年拿下73%選票的澤倫斯基,有本事對抗戰鬥民族領導人普丁?

2022-02-21

俄羅斯會全面撤軍?當初為何想入侵烏克蘭?4個Q&A一次看懂
俄羅斯會全面撤軍?當初為何想入侵烏克蘭?4個Q&A一次看懂

2022-02-15

財產多少錢以下,不用煩惱遺產稅?以遺產2千萬和5千萬試算:生前贈與 VS 死後繼承,哪個更省稅
財產多少錢以下,不用煩惱遺產稅?以遺產2千萬和5千萬試算:生前贈與 VS 死後繼承,哪個更省稅

2024-08-26

長榮集團要他別「得寸進尺」…張國煒:遺產本來就是父親留給我的,「趕快處理完就好了」
長榮集團要他別「得寸進尺」…張國煒:遺產本來就是父親留給我的,「趕快處理完就好了」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