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衝出成交量能,IC設計族群價漲量增,接下來的發展將會如何呢?
永豐金證券在11月8日的專欄文章提到,在美股創歷史新高的環境下,台北股市站穩季線且月線往上翻揚,整體盤面氣氛正向,同時也觀察反彈走勢在量能不足情況下,指數還能有多少空間是一大問號,因此型態高點附近盤堅格局的機率比較大。
回顧自11月8日至11月17日(結算日),加權指數逼近17800點,沿著5日均線扶搖直上,順利突破8與9月初的型態高點壓力,此期間兩度上漲逾百點,創下自10月初以來的反彈新高,波段上揚空間逾千點,整體發展不論是量能或者空間都超乎前次規劃的步調。究竟盤面出現了什麼樣的轉變?接下來的發展將會如何呢?
首先,量能來了。10月底的時候,台北股市的成交量不足3000億元,但是從11月8日開始,成交量穩定擴增至3500億元以上,甚至曾看到4000億元的水位,且多數時日都可以高於5日均量,在此期間成交量能夠衝的出來,電子類股扮演很重要的腳色,其中IC設計匯集市場資金,另外元宇宙概念也是熱門夯話題,一種有夢最美的想像空間。
IC設計族群價漲量增 推升大盤挑戰高點
再觀察股價層面的表現,在同樣期間11月8日至17日,加權指數上揚2%,儘管空間幅度並非特別出色,但是眾多個股卻是非常火熱,總計高達676檔個股漲幅勝過大盤,其中甚至有65檔個股漲幅逾20%,觀察這些個股也是IC設計族群占大宗,這現象說明IC設計族群價漲量增,結構健康有利於漲勢延續。
綜合上述,台北股市的表現很大比例來自IC設計族群的貢獻,這就必須回到整個半導體來看。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年中報告顯示,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大缺,業界掀起蓋新廠潮,未來兩年全球將新蓋29座晶圓廠,這些新廠全部產能開出後,每月共可生產260萬片約當8吋晶圓。
SEMI指出,未來兩年全球將新蓋29座晶圓廠,其中今年底前會啟動建置19座,2022年再開工建設另外10座,其中,台灣與中國大陸各有8個晶圓新廠建設案,領先其他地區,其後依序是美洲6個,歐洲/中東3個,日本和南韓各2個。
2021年9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為37.2億美元,較8月最終數據的36.6億美元相比,上升1.7%;相較於2020年同期27.4億美元,則上升了35.5%。
總結而言,IC設計族群近期股價飆漲,成為盤面的一大焦點,長線展望當然是業績為第一觀察重點;至於短線操作,股王、股后股價創下新高,族群比價效應有望啟動,拉回不跌破月線都是偏多看待。(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