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四大案吵什麼?冷熱大不同 藍綠公投拚場 萊豬案成攻防焦點

四大案吵什麼?冷熱大不同 藍綠公投拚場  萊豬案成攻防焦點
▲蔡英文總統(左4)率閣揆蘇貞昌(左3)等府院黨要員,全國巡迴說明公投「4個不同意」的理由。

2021-11-18 17:06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選舉頻繁,已有社會過度動員、對立之虞;但繼連續不斷的罷免案之外,公投案又成為政黨對決大戰,再度上演提早選舉的戲碼。

 

「阿惠,你嘛嘸通這捏夭壽,叫阮孫仔吃有毒的豬肉。」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底,民進黨以多數席次強勢表決,立法院通過開放進口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等九項行政命令;承受嘉義市選民壓力的民進黨立委王美惠,提及不顧黨團規定跑票的同志,委屈地數度落淚。時隔近1年,重述一位長期支持者曾對她講過的重話,她再度紅了眼眶。

 

不過,王美惠表示,現在那位阿嬤的態度已經改變了,因為菜市場到處可以買到台灣的溫體豬肉,量販店或小吃店的豬肉來源也都有清楚標示,證明當初「開放萊豬後,吃不到台灣豬肉」、「政府強迫我們吃有毒的豬肉」等耳語傳聞都是假的。

 

民進黨正面迎戰 巡迴開講

 

《財訊》報導指出,台灣基進前立委陳柏惟在台中第2選區被罷免,對於執政的民進黨無異敲響一記警鐘。面對12月18日投票的四大公投案,一改之前冷處理的態度,決定積極、正面迎戰。民進黨已從10月底啟動全國300場公投說明會,每位黨公職至少要舉辦1場說明會,各地黨部也都必須要辦理公投宣導;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領銜,投入巡迴全國的說明會。

 

根據《財訊》報導,發動兩項公投案的國民黨也不甘示弱,宣示將兵分多路,在投票日前舉辦1218場全台街講,國民黨立院黨團將在立院安排各種公聽會及專案報告,並與公民團體共同舉辦大型造勢活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喊出公投是「倒閣公投」,要以公投的四個同意,讓閣揆蘇貞昌下台。

 

《財訊》分析,藍綠對戰公投,等於展開另一種形式的組織動員戰,也讓四大公投案,成為2022年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的前哨戰,台灣提早進入選舉年。

 

 

四大公投案中,藍綠的切入點有所不同,民進黨主攻反對重啟核四,國民黨重心放在反對萊豬進口的議題。由於萊豬議題已經和食安連結,成為民進黨的苦戰項目。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4項公投案,贊成者都領先反對者,其中高達6成8受訪民眾支持「反萊豬進口」。

 

根據《財訊》報導,國民黨副祕書長兼公投小組執行長、立委林為洲表示,反萊豬和公投綁大選是他與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領銜提案的,國民黨全力推動,由公民團體提案的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兩議題,國民黨開放支持。

 

其中,反萊豬是國民黨在公投大戰的「重中之重」。林為洲表示,民進黨一直以國際貿易和台美關係為開放萊豬的理由,也一直強調過去是國民黨政府開放進口萊牛;國際貿易的確是執政黨都會碰到的問題,不管是馬英九或陳水扁執政都一樣,但國民黨政府當時有撐住美國的壓力,只開放30月齡以下小牛進口,民進黨現在號稱和美國關係是最好的時刻,為何會撐不住?作為執政黨,並沒有為台灣的食安把關,所以國民黨才提出公投。

 

國民黨主攻萊豬 衝高民氣

 

林為洲指出,訴諸全民公投是為執政黨解套,如果公投反萊豬進口案過了,美國就不會施加那麼大的壓力,就像禁止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的公投案通過後,有兩年限制期,台日關係並未因此惡化,民進黨甚至還宣揚目前台日關係很好;美、日都是民主國家,常常舉辦公投,也知道要尊重公投的結果,因此不會因為反萊豬公投案通過,就打垮台美關係。

 

將在電視說明會擔任反方代表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南韓與美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FTA)過程中,開放美牛、美豬一直是爭議問題之一。CODEX(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通過萊劑安全容許量後,南韓即依據CODEX標準制定了牛豬的規範。

 

《財訊》報導指出,從美韓FTA談判經驗可以得知,在國際貿易的遊戲規則下,遵守國際標準是達成雙邊協議的關鍵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欠缺科學證據的前提下,隨意設下貿易障礙,否則會被視為違反自由貿易的承諾。此外,目前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所有會員國,包括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已遵循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反萊豬公投」投不同意票,是要證明台灣有能力接軌國際加入CPTPP。

 

至於其他公投議題,王美惠指出,中南部民眾普遍認為核四廠很遠,和他們無關,但只要以日本福島曾發生過的核災說明,台灣這種地震頻繁的地方蓋核電廠很危險,而且核廢料無處存放,大家就會理解。

 

藻礁議題則更陌生,民眾反應大都是「三接是啥咪?聽攏嘸。」但只要說這一題若通過,必須繼續大量燃煤發電、空氣品質會更惡化,甚至以後會缺電,大家就懂了。

 

時力、民眾黨 施壓執政黨

 

《財訊》分析,四大公投案,演變成民進黨、國民黨動員對決大戰,其他政黨定位有些尷尬。經過一陣觀望後,時代力量定調「三好一壞」,反對重啟核四,同意反萊豬、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3項議題。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表態「兩好一壞」,反對重啟核四、同意「反萊豬、護藻礁」,公投綁大選尚未明確表態。

 

民進黨府、院、黨傾巢而出,全力宣導公投「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但地方的反應不盡相同。一位黨公職指出,民進黨既然是執政黨,就要對政策說清楚講明白,不要再去翻國民黨過去執政的舊帳,因為民眾已厭倦政黨之間又在吵架。

 

一位資深幕僚也指出,民進黨不應沉迷於發動網軍側翼攻擊在野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等人發起的「夜宿凱道」行動,也是一種政治參與,綠營以前也常霸占議場或靜坐抗爭,但很多網軍側翼嘲笑、消遣「夜宿凱道」行動,這種旁門左道,不是台灣政治發展之福。…(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46期)

 

延伸閱讀:

台灣出口強到讓彭博「驚呆」 謝金河:小英將完成馬總統的六三三

顏寬恒射出參選之箭 誰是關鍵推手?

刪Q成真 林昶佐會重蹈陳柏惟後塵?民進黨有「輸不得」壓力

作為代工廠,波力的成長動能深受客戶發展影響。在Bauer的重整、經營權轉換下,波力營收在一六年下滑超過兩成,超過八成營收集中單一客戶的缺點顯現。

 

洪進山霸氣地說:「波力是客戶不可或缺的代工夥伴。」即使Bauer經營權轉換,都不輕易更動與波力的代工關係,一大主因是Bauer過去十年提供給全球逾半曲棍球選手的球桿都是波力製造,選手熟悉了就很難替換。在Bauer重整前的一五年,雙方才簽訂了十年供貨合約。

 

但營收過度集中還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一五年起波力陸續開拓新業務,包括在中國建立體育館、在台中投資潛水飯店潛立方;同時,也投入碳纖維材料應用的熱門領域——汽車市場,研發碳纖維汽車輪圈,這也是商機所在。

 

為什麼波力要切入汽車輪圈?除了客戶集中度高的危機感,促使要開拓新領域之外,就是看好汽車碳纖維零組件商機。在汽車輕量化趨勢下,汽車領域碳纖維應用將快速成長。全球最大碳纖維製造廠日本東麗的研究顯示,一一年,全球汽車領域碳纖維產品僅兩千噸,預計二○年將達一萬五千噸,近十年成長超過六倍。

 

汽車輪圈將成下個成長動能

 

洪進山看好市場,也對自家鑽研約三十年的碳纖維技術有自信。汽車領域技術門檻高,他有把握,「能做出別人做不出的產品。」他對碳纖維複材技術熟悉、又搭上產業趨勢,且「輪軸減輕一公斤的節能效應,相當於車身減輕十公斤。」因此決定切入汽車輪圈。

 

憑藉過去鑽研的碳纖維技術,波力研發汽車輪圈商品僅約四年半,兩年前開發出全碳纖維汽車輪圈,去年再開發出外圈碳纖維、內圈鋁合金的碳鋁輪圈,並進行密集測試。

 

兩年前開始和波力產學合作的台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張佳榮,也對波力的技術感到驚豔,他說波力自有羽球拍品牌「Bonny」,去年曾推出全球最輕的六十八公克羽球拍。波力三十年來在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持續創新,成為跨入汽車輪圈的一大優勢。

 

雖然波力在曲棍球桿是大王,但在汽車輪圈是新手,先從門檻較低的改裝市場切入,已經與中國汽車改裝零組件廠安馳鋁合金車輪洽談合作,洪進山透露,目前也正與一家北美改裝市場經銷商洽談。

 

「德國第三方檢測單位TUV八十萬公里的高端測試,第一家通過的碳鋁輪圈就是我們。」洪進山說。碳鋁輪圈的重量比全金屬輪圈少三成,又比全碳纖維成本低;一顆全碳纖維輪圈價格一萬美元、全鋁三千美元,波力的碳鋁輪圈價格將介於兩者間。近期波力取得全球汽車檢驗認證「IATF 16949」後,只要品質穩定,馬上就會出貨中國市場。

 

三十七年來,波力靠球具立足國際市場,洪進山認為下個成長動能就來自汽車輪圈。

 

波力環球企業

 

延伸閱讀
7檔ETF明天除息!今天最後買進日... 財經專家:當中5檔報酬率都超過20%
7檔ETF明天除息!今天最後買進日... 財經專家:當中5檔報酬率都超過20%

2021-11-18

車禍後記憶只有6小時! 德國男每天「重新愛上她」:超過3天不見面,會變成初次相遇
車禍後記憶只有6小時! 德國男每天「重新愛上她」:超過3天不見面,會變成初次相遇

2021-11-17

危急時刻不能打電話報警? 「此APP」必載!無聲報案、GPS定位、現場影像、文字訊息
危急時刻不能打電話報警? 「此APP」必載!無聲報案、GPS定位、現場影像、文字訊息

2021-11-12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