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雙11購物節(亦稱1111購物節)」又來了!原本由中國發起的購物節,近幾年在台灣也愈發受到重視,從電商、百貨線上線下、零售業等,都紛紛加入戰局。
不過,現在不只有雙11,還有「618」、「99購物節」、「雙12(1212)」等,充斥整個下半年,也令網友好奇,電商購物節的風潮到底由何產生?
說起雙11購物節的誕生,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有4位男大生想在11月11日光棍節當日脫單,進而在校園內發起;2009年,阿里巴巴發覺10至12月業績驚人,11月是促銷理想時間點,索性把11月11日定為雙11購物節。
台灣方面,直到2015年蝦皮進軍台灣後,才開始將雙11由一般的促銷活動,逐年轉變為大型購物節,帶起台灣雙11風潮。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之最新調查,有高達7成(67.2%)的消費者常參加電商購物節,遠超過節慶節日(33.1%)、百貨周年慶(24.6%)與品牌周年慶(17.3%)。
調查也發現,曾在電商購物節買東西的消費者,一年在電商購物節的平均花費為15073元,63.5%年花費在1萬元內,超過5萬元的高消費力族群占7%;會在雙11購物的族群,其年消費較整體高出1000元左右,達16034元。
在眾多購物節中,有8成以上消費者一年參與的電商購物節少於三個,以雙11最多人參與,達81.5%,其次為99購物節(37.5%)、雙12(36.1%)、618(21.9%),且計畫性購物比例有上升趨勢,已超越衝動性購物達到6成。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冠文分析,參加電商購物節的消費者比例高達近7成,主要與疫情期間通路轉移有關,他指出,實體消費被迫轉移至線上,加上實體零售與品牌積極布局網購通路,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造成長遠的轉變。
消費者在面對電商幾乎「月月過節」的型態,也開始習慣將日常購物轉移至線上,平時累積購物清單再等購物節時一次買足。
隨著雙11風潮愈趨盛行,各大電商、百貨、超商通路,甚至各行各業都推出相關優惠,讓消費者購物管道愈趨多元。
資策會調查顯示,通路方面,綜合型電商平台(91%)仍是最大宗電商購物節消費平台,不過實體零售網購通路(29.6%)也逐漸崛起。
其他還有第三方外送平台(19.3%)、社群與通訊平台(14.6%)、品牌商網購通路(14.1%)等,而雙11族群又較整體更偏好綜合型電商平台購物。
觀測消費者有感促銷的前五大手段,依序為「免運(59.7%)」、「折價券(40%)」、「限時商品優惠(31.7%)」、「購物金贈送(29.9%)」與「行動/電子支付優惠(26.8%)」,陳冠文指出,可直接省錢或賺取點數仍最吸引消費者。
▲ 今年新光三越電商平台skm online也加入雙11,打造1111狂歡購物節。(圖片來源:業者提供)
商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也認為,對消費者來說,電商購物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免運」,或是有折扣優惠、抵用券,會讓消費者有種「賺到了」的感覺,願意較大量購物;其次則是心理因素,雙11具有話題性,可做為人與人之間社交聊天話題。
至於為何一年之中,電商購物節愈來愈頻繁?李世珍則說,從電商角度來看,購物節能夠帶動品牌的影響力,平台替消費者創造第一次購物機會後,若消費體驗不錯,會再回流,藉此能讓平台增加顧客、拓展客源。
對於今年的雙11購物節,李世珍認為,有五倍券加持,加上先前居家防疫期間較無法購物,今年雙11業績應較往年來得好。相對地,物流方面可能仍有塞車狀況,但近幾年都已有改善,或是在策略上做調整。
一是,透過大數據找出消費者較常選購的商品,事先準備好,等消費者購買後即能快速出貨;二是,各類商品都上架販售,但不一定是消費者最常選購的,消費者下訂後就須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