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碳排最大根源來自城市!2050台灣淨零碳面臨6大挑戰

碳排最大根源來自城市!2050台灣淨零碳面臨6大挑戰
▲由左至右依序為: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以及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

蘇君薇

焦點新聞

攝影:唐紹航

2021-10-13 17:35

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2050淨零排放(Net zero)已成全球氣候行動必修課。

10月13日適逢「國際減災日」,綠色和平與《今周刊》共同舉辦「台灣城市淨零承諾記者會暨台灣淨零城市先行論壇」,邀請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雙北首長副市長、高雄副市長出席,呼籲台灣加速減碳腳步,盼由地方城市推動淨零碳排。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表示,美加、德國等強國,面對氣候變遷時都顯得脆弱,城市是溫室氣候的源頭也是處理災害的第一線。

 

為此,他呼籲六都提升2030減碳目標,並希望能在台灣看到首長親力親為帶動民眾參與減碳。

 

蔡其昌則表示,他作為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策進會(SDGS)會長,今年是立法院的「永續元年」,各政黨共有7版本氣候法案。同時指出,將持續推動能源轉型,並讓永續「主流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強調,極端氣候、全球暖化已是政經問題,碳關稅一定會實現;今年4月22日起,北市已展開2050淨零計畫,2030至少先減30%。

 

目前北市不鼓勵購買燃油汽車,並推動電動車停路邊免收費等措施,希望藉此提供民眾參與、提升公民意識。

 

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氣候變遷是經濟問題,新北作為SDGS永續發展城市,2030目標減30%,今年4月21日起已要求2050淨零碳,並以八里率先作為示範區。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指出,高雄以石化鋼鐵業為主,去年8月起,陸續推動燃煤降載,2021至2025年加速公部門碳排減量,興達電廠4號機提前一年退役等措施,持續邁向國家制訂2030減20%的目標。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指出,綠電行動為淨零關鍵,目前全球淨零碳排正面臨7大趨勢。

 

包含:氣候變遷與科學及政治議題相關、「去碳化」將改變全球地緣政經版圖、能源轉型將成大趨勢、碳定價時代來臨、城市與次國家體系扮演關鍵角色、企業角色提升、新氣候政治崛起。

 

林子倫說,過去台北及高雄都曾做過「生態運輸」,要推動減碳應從民眾生活開始改變。

 

他認為,行為改變很重要,應可從運輸工具著手,或可安裝智慧電錶,讓民眾觀察自身用電狀況;林子倫強調,各縣市有示範區做出成果,加上民眾參與,才是減碳最大關鍵。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認為,在淨零的過程中,生活可能會有點不方便,但這方面民眾心態需要改變,且台灣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病症為肺癌,更凸顯減碳的重要性,減碳需要政府、地方及民眾共同努力。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碳排最大根源來自城市,並點出,台灣減碳現在面臨6大挑戰。

 

包含:交通工具翻轉,禁售油車、能源轉型、產業要求綠電供給,投資條件改變、老舊建築改善耗能巨大、永續人才需求增加、Z世代要求政府與企業加速減碳。

 

簡又新認為,去年起全球加速減碳,2030年將是台灣減碳一個重大關卡,並給出7點建議,宣示淨零減碳的決心、進行碳盤查,建立中長程計畫、綠色基本建設與交通、淨零社區,全面更新老舊建築、政府企業與民眾進行能源轉型教育、綠電系統招商、公布VLR永續成果進度。

 

他並說,台灣應可向英國學習,政府與民眾有力溝通,且在轉型要有清楚目標與政策。

 

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則說,「以氣候變遷為戒、以淨零排放為師」,強調台北推動綠色運輸,力拼於2030達到WHO健康空氣品質標準,電動機車30%、綠運輸市佔率由60%提升至70%、電動公車100%。

 

▲由左至右依序為: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以及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圖片來源:攝影/唐紹航)

延伸閱讀

實現淨零碳排:臺灣能源轉型新解方
實現淨零碳排:臺灣能源轉型新解方

2021-09-16

房產過戶子女,該怎麼做才能省稅?1招突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天花板,還省下地政士代辦費
房產過戶子女,該怎麼做才能省稅?1招突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天花板,還省下地政士代辦費

2023-05-26

農地違規使用當停車場,還可以買賣嗎?要先恢復農業使用?資深代書揭「農地買賣」注意事項
農地違規使用當停車場,還可以買賣嗎?要先恢復農業使用?資深代書揭「農地買賣」注意事項

2024-01-04

遺贈房產給小兒子,老母住加護病房10幾天不聞不問...遺囑都公證了,還能把房子收回來嗎?
遺贈房產給小兒子,老母住加護病房10幾天不聞不問...遺囑都公證了,還能把房子收回來嗎?

2023-10-12

父母逐年贈與子女488萬幫買房,還申請「贈與免稅證明書」...為何最後被扣贈與稅?漏了1個關鍵動作
父母逐年贈與子女488萬幫買房,還申請「贈與免稅證明書」...為何最後被扣贈與稅?漏了1個關鍵動作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