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那婚後的生活,面對到經濟的現實後,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一名人夫,網上抱怨自己老婆,多年以來薪水都「無長進」!2個人每個月都要存共用的「家用金」,因為自己賺比較多月存4萬,老婆則只存1萬5,但老婆也沒有比較省,很盡情的動用家用金,讓人夫感到不是滋味,大喊「自己錯了」,「我原本以為愛一個人,不會計較那麼多。」
這名男網友於《Dcard》以標題【血淚談 不要找月薪低於五萬以下的女生結婚上】發文,表示婚後有一個共同帳戶,一起分擔所有開銷(包含房租、後續2人已有共識要買房子)。
男生的月薪60K;女生則是35K!原PO表示,「每個月都存4萬進去,她才存1萬5,基本上就是一個吸血蟲,非常不公平,出少少的錢,卻享受一樣的生活品質,而且我們的薪水也不敢生小孩!」
「我原本以為愛一個人不會計較那麼多,但我錯了!」原PO坦言,因為老婆沒有因為自己賺比較少就比較省,一直在花共同帳戶,好像錢都是她賺的一樣。
「永遠就萬年3萬5,我們的買房夢想遙遙無期!」原PO直言,「也曾試著溝通過,說要她換工作多賺一點,讓共同帳戶多一點錢,早日完成買房的夢想!但是已經1年了,她還是那副樣子,下班就追劇、運動、完全沒在增進自己的實力。」
貼文一出,有網友認為原PO太小氣,「她的態度有問題,但你的小氣也是好不到哪裡去」、「你以為月薪5萬的女生,擇偶條件,只會要求老公月薪6萬喔?會不會太天真」、「你根本就是小氣,也不適合結婚」。
也有網友替原PO打不平,原因就出在老婆的開銷也沒有「節制」,倘若賺得比較少就花得少的話,可能原PO也比較不會那麼生氣,畢竟共同帳戶就是為了未來可以買房子;如果無法增加自己的薪水,就要改變自己花錢的習慣,因為無法開源就要做到節流。
健康的心態與夫妻倆的共識
理財專家畢德歐夫在《今周刊》這篇文章中曾舉例:
有1家5口人,加上男方爸媽一個中風,另一個洗腎,必須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這樣就是7口人,女方爸媽還算不錯,住在台南,自給自足,偶爾想念女兒的話還會北上看看孫子女。在台北市租電梯4房2廳2衛加1個車位,租金沒4萬是不大可能租到房子的。你們覺得他們財務自由嗎?這是真實讀者的案例,一點都不誇張,社會上很多這種事。
另一組,夫妻合計收入真的不多,30幾歲了,加起來8萬,這組怎麼看都覺得沒上組收入高,但是他們的原生家庭一個在台北市,一個在新北板橋,外加長輩都蠻健康的,膝蓋痛小毛病難免,這對只有生一個孩子,生了之後不用請保母,因為兩邊的爸媽還搶著帶這孫子,沒辦法,誰叫現在年輕人不生就是不生,就這麼一個金孫,大家過年塞紅包少說就是6千、1萬,這對夫妻收入合計看似8萬的確普通,但他們買股票、買基金、買保險、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過年、交往紀念日,通通出去吃大餐,而且一餐每人1、2千也不手軟。
想要財務自由並不是要賺無數的錢才自由,而是自己到底想要怎麼過生活?生1個還是生2個?甚至3個?對父母親的孝心打算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買車子想要買到什麼等級的車?對孩子的教育想要到什麼等級?雙語嗎?還是普通的就好?其實「財務自由」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見得就是代表「很有錢」,畢竟這個標準因人而異,夫妻之間想過甚麼生活?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契合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