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56年大旱。」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院長虞國興憂心忡忡地說,連續半個多世紀,颱風年年造訪台灣,但它只是一年不來,旱魃為虐,水情立刻窘迫起來。
6月,台灣才終於盼來下雨聲,迎接到彩雲颱風與梅雨鋒面,水庫復活解了渴,紛紛回血恢復蓄水量。
台灣平均年雨量917億噸,地處亞熱帶,水資源理當豐沛,但扣掉蒸發,「坡陡流急」讓多數雨水隨河快速入海,一去不回頭。
同時,豐枯季雨量差異大,也讓台灣吃足苦頭。北部枯水期、豐水期的降雨量占比是4比6;到了中部,就變成3比7;南部更達1比9。「但這些都不應該被當成藉口。」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說,「這就是我們的環境,必須要想該怎麼解決。」
大興土木建水庫是條漫漫長路,比起大炮巨艦主義,水利署嘗試用遍地開花式的「多元水資源開發方案」,緩解未來可能常態化的旱象。
「過去,備援概念在台灣很少被提出來,但我們確實應該以備援系統因應氣候變遷。」在開源上,水利署第1箭是恢復水庫原有庫容量。首先是水庫清淤,「2016年之前,每年清淤不到500萬立方公尺。」但從2016年到2020年,已經加大力道至895萬立方公尺,去年清出1440萬立方公尺,「今年至今已清出1000萬立方公尺,設定目標是1800萬立方公尺。」
同時,水利署也持續辦理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台灣降雨型態常出現短延時強降雨,短時間大雨量會造成水庫水體混濁,「防淤隧道」可望提升颱洪期間水庫的防淤能力,延長水庫壽命。
水庫連成珍珠串 建立調度系統串聯西部水庫解旱象
除了水庫,賴建信也積極尋求多元水源開發因應水資源難題,射出「開源」第2支箭,人工湖、伏流水、海淡水、再生水多管齊下。鳥嘴潭人工湖第1階段供水將在今年12月完成;高屏溪大樹與溪埔伏流水、雲林濁水溪、苗栗通霄溪伏流水等將陸續完工,預計2025年,每日將可提供158萬噸水量。
水利署第3支箭,是建立台灣水資源「調度」系統,定名「珍珠串計畫」。台灣降雨時空差異極大,「我們預計把西部走廊重要水庫連結起來,就不會因降雨不平均產生衝擊。」北部翡翠水庫支援板新地區用水;桃園石門水庫支援新竹;雲林湖山水庫支援嘉義;台南南化水庫與高雄高屏堰水源聯合運用。
此外,水利署還有第4支箭,台灣自來水漏水率向來居高不下,直到2016年,漏水率都還有16%,去年已降至13.5%。每減少1%漏水率,可減少每日8.2萬噸漏水量,「節流」、「開源」同時並進。
氣候變遷造成的缺水新常態,將成為挑戰台灣水資源結構的旱魃,無論是興建水庫的爭議、打造遍地開花的「水環境」,或是從開源、節流、調度到備援,台灣都沒有「不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