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日發表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結果發現,有67%受訪國人不打算生小孩,最大原因來自經濟壓力。至於最能觸動民眾生育意願的三大解方,是公共托育、幼兒園學費減免及育兒津貼。
台灣長期面臨少子化危機,2020年出生人數僅16萬5249人,創史上新低,且死亡人數17萬3156人,是國內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
台灣生育率倒數第一 過半數認為公托能提高生育意願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台灣出生率在全球200餘個國家中列在最後一名,與韓國同為難兄難弟,都面臨生育率低的問題。
本刊調查顯示,約67%受訪者無意願生小孩,經濟壓力為不生主因,占51.3%,其中女性不想生比例高達72.7%,較男性61.3%多。所得高低也影響生子意願,若婚後家戶所得為百萬至200萬間,有高達70.1%不願生小孩。
調查也發現,52.4%的人認為「增設價格合理、有品質的公共托育」,能提高將來生子意願;政府推出的育兒政策中,「幼兒園學費減免」最獲支持,59.8%認為會提高生育意願,一次性的「生育津貼」僅有40.3%認為能提高生育意願。
家庭計劃協會董事長黃志聰指出,過去民國40~50年代,每個家庭都生四、五個小孩以上,當時家計協會是配合政府政策宣導節育,強調兩個孩子恰恰好。如今時代趨勢改變,少子化嚴重,他們的任務反過來,希望宣導生育,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他期待透過這次調查,找到年輕人不想生的原因,供政府擬定政策的參考,由於現在生一個的比例很高,他也呼籲大家生兩個恰恰好。
黃志聰也認為,政府可鼓勵企業成立自己的托兒所,可能對鼓勵生育有很大幫助,並表示已與前清華大學代理校長李家同的基金會合作,在偏鄉針對中低收入戶家庭孩子進行課後安親輔導班,實行至今已三年,現在有意降低年齡層至托兒所,希望找到合作單位。
立法委員管碧玲以自身經驗說,自己兩個女兒都請同一個保母照顧。第一個女兒,一個月花5000元請保母,再晚回家都有保母幫忙照看,有時工作到晚間9點都能接小孩;第二個女兒也給同一人顧,兩個女兒保母費加起來,一個月花費7000元。
「但那時代過去了,現在年輕人對公托很需要,當家庭責任退卻後,公托是最重要也是最難解決的。」管碧玲指出,衛福部面臨最大困難,是需要教育部提供場地、給予協助,但教育部給予的支持沒那麼符合需求,「公托要推動真的是要加把勁。」
育兒津貼將調高至5000元 公托幼兒園再增3000班
為搶救生育率,總統蔡英文於2019年提出「0至6歲國家養」,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皆提供生育補助及育兒津貼;行政院也核定少子化相關對策計畫,邀請各部會研商執行。
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表示,少子化對策有三大訴求:推動公共化托育服務、對育兒家庭提供育兒津貼、營造友善育兒環境。
李麗芬說明,育兒津貼自去年8月至今年8月已兩階段調高,從過去2500元到今年3500元,明年8月再提高至5000元。
她也提到,教育部及衛福部皆有托育補助,衛福部托育補助主要為0至2歲,若將孩子送托至準公共化保母、托嬰中心,今年8月起每月補助5500元、交給保母每月補助提高至8000元。教育部未來將再增3000班的公托幼兒園,衛福部主要是托嬰中心場地難覓,但仍會積極努力。
企業試辦托育服務 董座自掏腰包提供萬元助學金
「去年起試行企業端提供托育服務。」李麗芬說,請保母到企業中,優先照顧企業員工子女,若有空缺可再對外進行招募,此舉應可協助女性兼顧工作、家庭及育兒,希望能將此措施積極推到至企業界。
對此,朋程科技管理部經理陳昭惠表示,在少子化的年代,國內許多指標性企業都將鼓勵生育措施,視為留住人才的關鍵,例如朋程科技(8255)董事長盧明光自掏腰包,每年提供員工每生一胎就補助1萬元、兩胎2萬...以此類推。
盧明光後來更宣布,員工每個小孩每年補貼1萬元助學金,直到大學畢業。幾年下來,盧董事長自掏腰包900多萬元,加上各種友善生育措施,結果600多位員工中,40%都是生2個小孩,生3個至4個的也不在少數。
育嬰留停可領育兒津貼 努力打造友善職場
李麗芬表示,其實補助津貼仍是有效果,目前政策反而是認為,繳稅超過20%沒有補助,這部分確實可提供衛福部再次針對政策思考,看如何研議或開放,並與行政院討論對策。
此外,針對職場女性懷孕後,常面臨請育嬰假、留職停薪等狀況,李麗芬表示,去年8月前,若是育嬰留停只能選育兒津貼或育兒留停津貼,去年8月起取消限制,育嬰留停同樣能領到育兒津貼,回應民眾需求。
管碧玲指出,人工生殖補助只針對中低收入戶,7年來僅核銷300萬元,相比衛福部針對中低收入戶老人假牙更換開銷1億元,人工生殖率成功真的非常少,成功受孕與失敗受孕的比例為1比3,更不用說友善職場。
管碧玲透露,近期將最先關心留職停薪、育嬰假議題,瑞典制度可彈性到四分之一工時,每天請兩小時、每日工時六小時,以方便媽媽接送孩子。
台灣則是以一次六個月為原則,若請假時間較短或分段請,須跟雇主協商。她認為對媽媽來講,友善職場制度有待改善,「我們將不斷監督」。
「生了第四個寶寶的我,公托順位居然是排到第四,希望政府可全面性思考托育政策。」理財達人郭莉芳則是提到,她親身經歷到生第一胎奶粉每罐300多元、生到第四胎物價已漲到每罐800多元,建議政府應該依生育子女數進行減稅,若每生一胎減稅1個百分點,對育兒更具實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