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構思20多年的電影計畫《台灣三部曲》開拍,但高達百億元的土地開發和製作預算依然是一大挑戰;藝文眾籌的途徑能否成功,將成為開創本土電影產業的試金石。
「多可笑的計畫,這麼愚蠢的題材!」、「為了實現他一個人的台獨電影夢搞到上百億元?」、「他是瘋了還是傻了?這計畫對台灣電影產業只有百害一利!」魏德聖,台灣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締造者,執導監製的6部作品中有4部票房破億元,這樣的成績至今台灣無人能破;但影視圈對他卻有諸多批評,為什麼?
電影場景將變實體園區
2020年12月下旬的陰雨天,《財訊》採訪團隊一行,隨魏德聖來到屏東大鵬灣勘景。眼前的荒地,是魏德聖的新片《豐盛之城:台灣三部曲》拍攝地點之一。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獎得主,代表作為《追殺比爾》等的花谷秀文團隊,這次負責《台灣三部曲》美術指導,在剛整平的泥地上拉出10幾個大小框線,並以吊車吊起數個竹製框架,與魏德聖透過鏡頭再三比對高低位置。在時大時小的風雨中,數10位工作人員討論了兩個小時才返回休息區。
「這叫做放樣,做下去就不能後悔了。」魏德聖比畫著解釋,除了高雄、花東等,大鵬灣也有三個景區,這裡將搭建熱蘭遮舊城和周遭市鎮。按史籍記載,城池是搭在三面環海的小丘上,考量過地景與成本後,團隊決定在此用鋼筋打結構,覆土做植被後再建城,光建造一個小山丘就要耗資近億元。
面對《財訊》記者難以置信的表情,魏德聖苦笑:「對,現在對我來說是最難熬的時候,因為要不斷對外溝通解釋,挫折感很大,但其實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改變過。」
為籌拍預算高達45億元台幣的「台灣400年系列電影」,是魏德聖近來在影視圈內飽受批評的主因。
這個宏大的發心,魏德聖說過不下千百次:《台灣三部曲》的發想始於一本小說《倒風內海》,描述17世紀的荷蘭人、漢人、西拉雅人,因大航海時代東西方貿易往來開始密切,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相遇的故事;他20多年前讀了大受啟發,開始深入研究台灣400年前的歷史。
以他早已獲獎的第一部曲《火焚之軀》劇本來看,主角為西拉雅麻豆社的年輕戰士,身上紋滿代表英勇的刺青,在遍地野鹿的山林沼澤間獵首、獵鹿,往返於荷蘭人修築的城堡與漢人市集,市集上有歐洲人帶來的黑奴、東南亞的香料、日本的銀飾及中國的絲綢,當中有少男少女的愛情與不同文化族群的衝突。第2、3部曲《鯨骨之海》與《應許之地》則是在重疊的時空中,分別從漢人與荷蘭人來看台灣對他們的意義。
《財訊》報導指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對台灣的想像只能是「中國的台灣」或「日本的台灣」,完全無法想像400年前的台灣就是「世界的台灣」。魏德聖堅信,台灣人應該要更了解自己的土地,要有自己的史觀,成為他推動這部巨作的最大動力。為了實現影像,他也跨海到荷蘭、沖繩考據場景,跳脫導演層級,成為視覺藝術與造鎮工程的歷史研究者。
群眾募資打響第一炮
在做好所有準備後,2017年他整頓身心,理好分鏡表,正式籌拍《台灣三部曲》;但由於資金太大、主題太特殊、投資圈對他財務控制能力感到緊張,還是讓他幾度捉襟見肘。這也難怪,畢竟《台灣三部曲》光土地開發就要135億元,電影製作45億元,規畫推出3部劇情片、1部動畫與1部紀錄片共5部電影,平均每片製作成本約9億元;雖然沒有比好萊塢《花木蘭》與《復仇者聯盟》單片成本約60億到80億元台幣來得高,但仍是大製作的規格,台灣從來沒人做過,大家都怕賠錢。
「不管銀行、創投、政府單位,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覺得是可能的啊!最後我體悟到,唯一能說服他們的,就只有群眾;如果我可以直接向群眾說明,取得群眾信任,證明我能集合到那麼大的力量和資金,他們才會進來。」接受《財訊》採訪時,魏德聖坦言,不乏有「黑天使」捧著巨資找他,但要的條件是他給不起或不能給的,都只能拒絕。
結果,群眾對魏德聖的信心還真讓主流文化精英跌破眼鏡。2020年6月,米倉影業啟動《台灣三部曲》第一階段電影集資計畫,從200元起跳,原本目標只敢訂3000萬元,但最後竟募得1.24億元, 獲得20000多人的小額支持,令他大感振奮。
金融科技力量擴大集資
1月上線的則是史無前例的群眾藝文投資計畫,這次魏德聖選擇與金融科技公司LnB信用市集合作,讓民眾能夠直接透過金融科技平台(個人對個人的直接投資與借貸)投資電影產業,這次籌資目標提高到2億元。LnB信用市集創辦人楊瑞芬指出,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術,就是過去對一般人遙不可及的高端金融服務去中介化、碎片化、降低成本與投資門檻,魏德聖有大額資金需求,信用市集當然樂於幫忙。
LnB信用市集投資發展部總監黃力平,接受《財訊》採訪時指出,這次信用市集預計推出兩套投資方案,分別為24萬元和36萬元的專案,返還方式不僅只有傳統的電影票或周邊商品,還包括體驗電影製作過程、戲服與道具,讓群眾能真實感受到他們是實際參與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投資金額每達1000萬元,就會抽出一席《火焚之軀》首映會的VIP席位。
「有人說魏德聖在擴張信用,但信用擴張指的是槓桿借貸乘數,魏德聖並沒有開槓桿,他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實在。」楊瑞芬從信用評級分析,魏德聖的人格與過去作品票房都很好,最大的違約風險是魏德聖消失,但仍有團隊可接續完成計畫;所以上架當然有亮點,只是金額高,回饋是未來性,因此給予利率最高的C評級,有不確定性,但投資方能獲得的收益價值也會遠高於一般商品。
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過去曾投資並協助魏德聖調度資金,也不諱言他的憂心。他說,45億元規模的藝文眾籌,相當於台灣1000萬觀影人口都要投資他5000元才能回本;不過,「台灣已經太少願意作夢且願意用盡一切努力去實現的人了,無論如何都應該要支持他!」
魏德聖強調,至今全球影史上沒有一部電影是全民出資來完成它,創造一個可以感動自己的計畫,當然一定可以感動這個世界,如果《台灣三部曲》真的能以群眾募資的方式達標,那麼這部電影的出資人就寫「台灣人」,多帥!…(本文節自財訊625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