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隊長張捷就表示,在績優成長股方面,他一向都會特別著重檢視公司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增減變化,「這些指標是衡量一家公司產業地位、護城河、產品與技術競爭力的最佳體現,最好高於同業,並且呈現向上提升趨勢。」但除了這些基本要求之外,張捷特別強調,在現階段的盤勢中若要抱得安心,則會多加一條新標準:每年穩健「配息率達七成以上」。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也有新招,「現階段不能單方面只信CEO(執行長)編織的美夢,還得客觀檢視財務數據才行。」他在受訪時一再強調,今年看待象徵獲利指標的「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的年成長率與季成長率方面,會要求「愈高愈好」,而相關數據的成長要求門檻也必須更拉高。「以往營業利益年增率只要求一成的成長,現在會要求超過三、四成的年增率。」
郭恭克舉例,就算是股本龐大的產業龍頭股如台積電、日月光等,二○二○年營業利益年增率分別約達五二%與四八%,在此之下,資本額較小的個股,獲利成長必須至少有相當的水準才能獲得資金青睞。再者,今年以來股價大漲一波的申豐、紘康、晶豪科、海韻電,二○年的營業利益年增率均超過一○○%,而這些個股的月營收也持續大幅成長,在這些個股的「示範效果」下,市場對「成長」兩字的標準勢必拉高。
郭恭克甚至強調,即使具有三成以上的營業利益年增率,在價位切入點方面,建議盡量挑本益比仍低於族群整體水準,或本益成長比小於一的公司。
至於轉機股方面,永誠國際投顧總監陳威良則強調,以往或許只需特別關注「營收成長率」,如月增率大於二○%,或年增率大於一○○%;而今年該進一步從財報中比較,財報所呈現的淨利成長率,是否更高於營收成長率。
價值型投資贏家陳飛龍也提醒,由於去年疫情影響全球市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營運狀況,使得今年上半年容易看到很多營收高成長的公司,因此,單月營收的「季增率」與「月增率」也要特別留意。
掌握前面提到的各種「檢驗」個股重點後,其實,也就不難理解利用財報挑選「漲相」出眾個股的門道了。
綜觀專家建議的選股五大重點,首先是鎖定產業趨勢與公司展望佳的族群,若是由谷底反彈、有報價上漲題材者最優;第二是觀察今年首季營收是否優於去年第四季,或單季成長性優於過去歷史水準;第三是從財報觀察去年下半年單季的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是否穩定上揚或大幅成長;第四是近期單月營收的月增率與年增率都有明顯成長者;第五是本益比相對於同業偏低,或者本益成長比小於一。
![熱門指標股](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85.jpg)
▲點擊圖片放大
![選股5大觀察重點](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86.jpg)
從Q1營收挑潛力股
本業超會賺 才是市場資金追捧焦點
簡單來說,達人的選股法則仍先鎖定「高認同度」個股,從題材故事與第一季營收成長力度挑出高人氣族群。事實上,台股前二月營收較去年成長的公司高達上千檔,趨勢成長股達人艾致富認為,投資人可從前二月營收成長率逾四成,且前二月累積營收達去年第四季七成以上的公司做檢視,這代表第一季財報亮眼的機率也大增;舉例來說,聯發科、聯詠、愛普都具備這樣的特色。
但用營收挑出「潛力股候選名單」後,財報所扮演的角色,是確保題材或營收成長不會只是「金玉其外」而已,若營業利益表現夠強,市場資金才會願意「把故事繼續看下去」。
陳威良以金麗科為例,該公司是少數可做到x86架構、5G運算相關伺服器CPU(中央處理器)的IC設計公司,在去美化政策下,中國將自主研發CPU使用在公家機關電腦的換機潮,估計將有八千萬至一億台的需求,金麗科搶占商機的想像空間自然可觀。以上這套故事十分甜美,重點是公司財報顯現的數字也算相得益彰,去年營業利益率從第三季由負轉正至二○.八%,第四季營業利益率四六.六%、毛利率八六.八%,加上今年前二月獲利成長十八倍、EPS達○.八九元,未來想像空間得以延續。
艾致富則以IC設計廠松翰為例。在產業題材方面,松翰受惠MCU(微控制器)需求供不應求,醞釀漲價效應,加上打入無線車用攝像領域,擁有IC漲價與車用趨勢「雙成長」題材。進一步檢視,其二○年營業利益年增率達二四一%,EPS達六.一一元,獲利成長性遠高於營收成長,代表其產品組合的確轉好;加上公司宣布配發五.七元現金股利,在IC設計股中殖利率名列前茅,本益比也相對較低,就是符合上述選股邏輯的黑馬股。
張捷則看好高毛利率的PPTC(熱敏電阻)龍頭廠聚鼎,去年毛利率四八%左右,過去四年平均配息八○%以上,是配息績優生。聚鼎原為蘋果供應鏈,出貨以應用於手機與電腦產品居多,在二月併購德國漢高散熱事業部門(TCLAD)後,成功切入電動車相關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產品發展,為公司注入新成長動能。聚鼎前二月營收累積年增率高達六六%,法人預估獲利七元以上,市場給予二十至二十五倍的本益比,國票投顧預估今、明兩年EPS有機會達六.八元與八元。
![郭恭克](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87.jpg)
存股族留意三陷阱
別看高股息就買 恐只是打腫臉充胖子
其實從上述各種選股邏輯可看出,財報終究是「落後指標」,其意義在於檢視個股的題材、營收是否具有足夠「含金量」;但反過來思考,若財報表現優異,近期營收卻出現疑慮,專家普遍認為,此現象同樣值得警戒,投資人斷不宜執著於「財報亮眼」而堅守持股。
以去年綠能產業的大熱門股世紀鋼為例,雖然去年第三、四季營業利益率從二五.八%跳升至二七.七一%,毛利率也維持在三一.七九%的歷史高水位,但反觀營收年增率自九月達歷史高峰期的二一二%,十月開始收斂至一三六%,截至今年一、二月年增率已分別降至五四%、十八%。營收雖然持續成長,營收年增率卻是一路下滑,股價也從去年的盤中高點一四五元,至今跌到一○五元附近,跌幅近三成。
對於高配息、高殖利率的存股族來說,又該如何檢視手上的持股標的?陳威良建議,投資人最好必須留意三個投資陷阱,第一是高配息非來自本業穩健成長的貢獻,僅是一次性的拉高股息,如皇翔於二○二一年公布配息四.五元,殖利率高達一○%,就是屬於建案一次性認列入帳。
第二是高配息必須現金流量穩定,否則就有不利長期財務結構的疑慮。以佳必琪為例,去年EPS達二.一三元、配息二.九元,但財報顯示每股自由現金為負○.四五元,對於長期存股族來說,就得多加顧慮。
第三是回到前述的選股邏輯,即使配息大方,但若基本面已由高峰往下,市場認同度恐怕還是易消難漲。以防疫股熱映為例,雖然公布配發十元高股息,但營收月增率連續三個月下滑,就是投資警訊。
![陳威良](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88.jpg)
![張捷](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89.jpg)
要續抱或該退場?
可逐季檢視財報 用三高 一低挑好股
換言之,對存股族來說,現階段更重要的,是觀察持股成長動能是否逐漸趨緩,如電信三雄因資本支出龐大,近幾年獲利水準每況愈下,甚至每股自由現金轉為負數,如果要維持高配息將會愈來愈吃力。另外,屬於景氣循環股的鋼鐵、塑化股,其獲利與配息起伏變化較大,建議搭配產業週期作價差操作,獲利會比死抱領配息更豐厚,具體操作可搭配運用月KD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對熱中存金融股的投資人,陳威良建議,今年更須持續關心總體經濟與央行的利率、匯率政策。金融股嚴格來說不是成長型類股,所以股價長期都有「天花板限制」,存股族若不懂得靈活操作,股價通常漲上去又跌回起點附近,倒不如把握「四月買,除權息賣」的原則,每年賺一波,將獲利放口袋。
而今年因為殖利率彈升,有利於金融股上漲,除權息前可留意是否漲到近年相對高檔附近,若股價表態明確,就可以先獲利出場,如富邦金在六十元、國泰金在五十五元、中信金在二十三元、玉山金在二十七元以上,均可考慮伺機找賣點。
存股贏家股海老牛則建議,以「三高一低」原則挑選高獲利、高營收成長率、高殖利率與低本益比標的,如卜蜂、義隆、智易都是他的口袋名單。至於調節存股標的,以「買進原因消失」為原則,當買進一家公司時,已對其財務體質與獲利成長性做過一番評估,並逐季檢視財報表現,如營收放緩、獲利連兩季衰退、三率明顯下滑等,就建議考慮賣出。他認為,今年存股族更要積極追蹤財報變化,培養與時俱進的趨勢觀察,才不至於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艾致富](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1268/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