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已經漲這麼多,怎麼還會漲?」
「真的,今年的股市很奇怪,一定是在炒作!」
2020年,是充滿驚奇的一年,對股市來說,也是。金融市場由年初的樂觀,遇到疫情衝擊轉而悲觀,下半年,就在二次疫情來襲的陰霾下,市場反而演出飆漲的瘋狗浪行情,簡直像是坐雲霄飛車!
這種看回不回的走勢原因為低利環境資金寬鬆,景氣由剝而復,然通貨膨脹不明顯,央行不至於立即升息,政府擔憂復甦火苗熄滅,又大力推動刺激政策,熱錢回流,造就牛市。
派對總有散場的時候,何時出場才能保持本波戰果成為當下的議題,可是出得太早,買不回來;賣得太晚,獲利少掉大半,因此,「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誠哉斯言。
常見的賣出方法是觀察目標價位,例如「指數到一萬四千點就賣」、「100元的股價太貴,應該賣」等,只是甚麼價位是太貴,這需要定義和計算,而且還不一定正確。
法人目標價常調整 投資人需要更好的進出方法
如附圖一,台積電在2019年年初最低來到206.5元,當時大環境不佳,有外資認為會破200元,結果一路走高,年底漲到345元,有法人將目標價調整到385元,隨後今年初因賣壓衝擊,台積電跌到235元,但在一片愁雲慘霧中,端出好成績和展望,股價大漲,不到一年攻到506元,突破500整數關卡,有法人宣布上看6字頭…..。
列舉歷史,並不是要討論誰準誰不準,要強調的是,台積電這樣重要透明度又高的企業,這麼多學有專精的研究人員在分析,得出的結論還經常修改。因此,這個方法雖常見,實務上應用並不容易,有時目標價到了出場,後面又看到調高目標價,要再追回來是違反人性。
筆者先前也有此困擾,爾後將投資組合分成不同區塊,用不同方法操作。例如,波段操作的族群採取「移動停利」為主、目標價為輔的策略,發現可以避免提早出場,也不至於錯過出場時機,提供給網友參考。
「移動停利」等訊號才動作 不受主觀干擾
「移動停利」的作法是進場建立部位就設定停損價,而當股價如原先預期走高時,將停損價往上調整,此一調整後的價位稱為「停利價」,當股價沒有跌破此一「停利價」,就續抱,萬一股價跌破此一價位,則檢視原評估的目標價,如果達到就出清持股,如果未達水準,就先減碼部分持股,其餘續抱看是否有再挑戰目標價的機會。
設立停利(損)點的方法有多種,比較簡單的方式可以用成本價搭配平均線訂定之。
一般來說,10日、20日均線代表短期,60、120日均線代表中期,240日代表長期,設定時應配合自己的投資屬性和風險承受程度;另外,通常停利(損)點不只一個,以方便投資者做出「減碼」或「出清」的因應。
附圖二為聯電今年以來的日K線圖,以下為假設範例的各步驟,在圖上以綠色數字標示。
1.投資人「金乘五」看好晶圓代工前景,7月見聯電有機會突破盤整區,進場以17.5元買進,設定10日線(當時在16.7元)為停損點,預計如果股價不漲反跌,就在跌破10日均線後賣出。
2.聯電跳空上漲,開始設定停利點,他打算股價如果破18.25元就出一半,破10日線(當天在16.98,約17元)就全出,這樣即使回檔,也拿回本金。
3.聯電7月底舉行法說會,數據看法正向,法人醞釀調高目標價,他決定將持股放久一點,因此,設定第二停利點為60日線(季線),訊號是聯電跌破60日線且60日線趨勢向下,就出清持股。
4.聯電上漲一段時間,跌破停利點10日線(當時在24.43元)就出脫一半持股。
5.續抱另一半持股,等候聯電的中期警訊出現時,再全數出脫。
這樣操作方式的關鍵是,訊號出現才動作,不會受到原有目標方向或價位的干擾。
當然,這個方式也可以再延伸,如上面聯電的例子,破第一停利點(10日線)後賣掉,如果,股價後續未再跌破第二停利點,而是重新收上10日線,要不要再買回來,這是另一個議題。
同樣的方法也可用在鴻海、聯發科、蘋果或阿里巴巴任何一檔個股。再三強調的是,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投資技巧,因此,巴菲特的邏輯和索羅斯就不一樣,重點在於是否適合自己,並且能夠付諸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