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水署剛掛牌 為何就害農民損失慘重? - 今周刊
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農水署剛掛牌 為何就害農民損失慘重?

農水署剛掛牌 為何就害農民損失慘重?
桃園農民鄭正宏指著龜裂的農地,已經停灌一個月的稻田已逐漸焦黃。

李佳穎

焦點新聞

攝影/陳弘岱

1248期

2020-11-18 10:32

十月中旬,農委會宣布桃竹苗灌區全面停灌,令農民措手不及,也造成重大農損。
農民認為,若農田水利署發揮改制前的協調功能,至少能挽救部分農作,不至於全面廢耕。

車子駛進桃園觀音,焦黃的農田映入眼簾,葉菜乾癟,稻穗掉進土地龜裂的縫隙。入秋的東北季風吹來,氣氛顯得特別蕭瑟。自農委會於十月十四日宣布桃竹苗即刻停灌以來,務農三十年的鄭正宏只能看著自家農田日益枯竭,此時該用來採收的農具只能停放在倉庫原封不動。

 

這是台灣五十六年來首次在稻作種植期間宣布停灌,此刻正逢二期稻作收成,停灌影響近一萬一千公頃稻米以及三千公頃的蔬果雜糧,補償金額雖高達十五億元,但仍難以平復農民要毀田休耕的心情,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農田水利會淵源深厚的民進黨立委黃世杰解釋,未改制前的水利會是擁有灌溉水權的公法人,經濟部水利署必須與水利會協調、調度後,才能引用農業用水;水利會會長和小組長都是農民直選的代表,他們具有民意基礎,扮演基層農民與水利署的溝通橋樑。

 

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  基層與中央溝通反而受阻

 

農田水利會今年十月改制為公務機關「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農水署)轄下管理處,水權一併歸公,水利署與農水署可不必與農民商量逕自宣布停灌,「基層農民聲音不僅沒被決策單位聽見,甚至無法第一時間獲得訊息。」黃世杰說。

 

鄭正宏扶起腳下的稻穗說:「沒有水分的稻稈很難割斷,收割機採收起來特別費力,一不小心還得花錢修理。」他直言,若政府及早宣布停灌,農民可以選擇不種二期稻作,或提早插秧作業,搶在停灌前收成,無論如何,損失都不會像現在這樣慘重。

 

「水利署聲稱有和農委會溝通,但就我了解,農委會沒有向各地農田水利會或管理處徵詢意見。」黃世杰認為,水利會改制後,與農委會的關係轉為「下對上」;雖然不少原有幹部在改制後仍出任管理處人員,但身分已轉為「聽命執行者」,無法在決策過程中即時替農民發聲,基層與中央的溝通管道形同「斷橋」,部分農民甚至得找立委陳情。

 

鄭正宏也說,這次停灌,他是直到前一晚才聽聞「風聲」,但停灌前三天,水門管理員還告訴他「下周就會放水」,可見灌溉資訊的混亂;毫無預警停灌,讓許多農民無法招架,只能抽取鄰近井水或地下水,勉力搶救,但能挽回的作物終究有限。

 

「數萬條農田水路,只有農民最清楚,官派的人懂嗎?」改制前最後一任桃園水利會會長黃金春感慨地說,過去桃園、石門兩個水利會把灌區分三大塊,若評估後確實需要停灌則依序進行,例如上次甲區停灌,這次就換乙區,下次換丙區,由負責管理水門、分配用水與修補水路的「水利小組」小組長即時與農民溝通,不至於引發太大爭議。

 

黃金春分析,改制前的水利會,小組長能掌握每條灌溉支線狀況,進而彙報、協調停灌順序,盡量降低損失,例如石門水庫二○一四年十一月因水量不足而打折供水,當時就因為分區處理得宜,讓可收成的作物留下一線生機。

 

黃世杰補充,改制前的小組長是由水利會會員選舉產生,這些人是不支薪的熱心義工,經常和區內農民交際應酬,對一草一木也都瞭若指掌,因此能發揮調節水資源效果;但改制後,既有的小組長不屬於編制內人員,只暫時延任到年底,明年一月將改由農水署遴派水利管理人才出任,這些空降人才能否維持既有功能,讓人憂心。

 

鄭正宏提到,此次農委會宣布停灌後,桃園管理處直接將每一道水門上鎖,連小組長都不能取水,「相較之下,以前的農田水利會比較親切,還會放一些水出來澆菜。」他雖理解政府以公權力管制水門的用意——儲存緊急用水,也維持公平性,但也感嘆組織文化的重大轉變。

 

七月即啟動應變措施  農水署自承不足處將改進

 

對於立委與農民質疑這次停灌過程中協調不力、資訊傳達不順暢,農水署署長蔡昇甫反駁,農委會農田水利處早在七月預見缺水問題,就開始辦理巡查圳路、執行精確配水、實施分區輪流灌溉、啟用備用水井等應變措施,已讓中南部近三十萬公頃的農田度過難關,絕非沒有作為。

 

但蔡昇甫也坦言,農水署正式掛牌後,各管理處人事尚未明朗,管理處轄下的工作站職員又以看管水門為首要任務,再加上延任的小組長非水利會正式編制人員,資訊傳遞難免有空窗,未來農水署會努力與農民建立如LINE群組這類直接溝通管道,讓農民更快掌握重要資訊。

 

「現在已經不是談組織架構的時候,重點是嘉南地區十二月開始準備的明年第一期稻作該怎麼辦?」黃世杰指出,眼看南部水情緊繃,農水署應該加緊掌握當地農民所需水量,以及耕作或休耕意願,並規畫輔導部分農民轉作需水量較低的旱作或雜糧,若不得不停灌休耕,範圍也要盡早拍板,無論如何都不能重蹈桃竹苗地區「毀田滅苗」的覆轍。

 

改制為公務機關後的第一場硬仗,農水署的表現顯然仍有改進空間,未來必須積極強化與基層農民溝通、充分掌握農業現場狀況,才能實現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改制時承諾的「工作更有效率、保護更多農民與農田水利設施資源」。

 

農田水利會

延伸閱讀
用科技掌握天公伯的心情 阿龜串聯農業專家開啟農業科技新革命
用科技掌握天公伯的心情 阿龜串聯農業專家開啟農業科技新革命

2020-10-29

全豬零浪費  創造「新農業循環網絡」
全豬零浪費 創造「新農業循環網絡」

2020-03-31

【地方創生 企業投資地方】從物流、監測、農業到教育!以創新科技深入偏鄉,航向美麗新世界
【地方創生 企業投資地方】從物流、監測、農業到教育!以創新科技深入偏鄉,航向美麗新世界

2019-11-12

文化加值農業創富、慢食、慢遊、慢活臺東!
文化加值農業創富、慢食、慢遊、慢活臺東!

2019-10-07

田地裡的桃園農業博覽會 化作永續種子 體現環境教育價值
田地裡的桃園農業博覽會 化作永續種子 體現環境教育價值

20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