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印尼「零付費」政策將上路》不想多花7萬找移工,台灣應該借鏡韓國這樣做

印尼「零付費」政策將上路》不想多花7萬找移工,台灣應該借鏡韓國這樣做

陳偉周

焦點新聞

今周刊攝影組

1248期

2020-11-18 10:28

印尼政府頒布移工零付費政策,衝擊台灣看護勞動力供給。若效法韓國建立透明的移工直聘制度,是既能保障弱勢家庭需求,又可降低私人仲介居中剝削空間的可行方案。

「抵制印尼蠻橫政策,拒用印尼看護工!」10月21日,一群身障人士推著輪椅,冒雨現身印尼駐台辦事處拉白布條抗議。他們不滿印尼政府明年1月起實施移工「零付費」政策,要海外雇主負擔原本由印尼看護工、漁工自付的出國機票、簽證等安置費用約新台幣7萬元。

 

台灣國際勞工暨雇主和諧促進協會理事長賴昱菘,在35歲騎車自摔造成下半身癱瘓後,15年來陸續換過20位看護工,還有人只工作3天,就丟下一句「要去照顧會走路的阿嬤」而離職,「如果每次找人都要多付7萬元,我根本無力負擔。」目前擔任街頭藝人、每月平均收入僅1萬5千元的賴昱菘說。

 

像賴昱菘這樣中低收入,或領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需要看護工全日照護的民眾,共有10萬3800多戶。他們擔心新制上路後,只要原有的看護工合約到期或想轉換雇主,他們就再也請不起替代人選。更讓賴昱菘等人焦急的是,眼看離新制上路只剩1個半月,台灣政府至今仍無應對方案。

 

上工前  被迫先繳10萬仲介費

 

11月11日,勞動部長許銘春出席公開活動,被問到這項議題時強硬回應:「印尼現在的作法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態度,有違外交誠信原則,勞動部不能接受。」但關於因應對策,她僅說這牽涉兩國談判,目前不宜對外說明,但有請外交部評估其他適當勞工來源國。

 

中華民國人力仲介協會常務理事廖浩彬分析,印尼政府已明確提出要雇主支付11項安置費用,其中以護照費用、良民證、體檢費等6項由移工自行負擔較為合理。他認為,既然印尼政府鐵了心推動新制,政府談判時除了溝通各項費用由誰負擔,也應著重保障雇主權益,如移工做不滿3個月,須賠償雇主的安置費用。

 

平心而論,印尼為保障該國勞工免受剝削而祭出零付費政策,並不令人意外。

 

長期關注移工人權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專員許淳淮解釋,1名印尼籍看護工來台前,要先付給當地仲介約新台幣4萬元費用,到台灣還得再付仲介3年服務費6萬元,取得工作成本至少10萬元,幾乎等於半年薪水。

 

不只就職前層層剝削,看護工在台的勞動條件也不理想。美國國務院發表的《2019年度各國人權報告》就明確點出在台外籍看護工可能面臨虐待及強暴等不平等對待,卻得為了還債繼續隱忍。因此早在10餘年前,TIWA就主張借鏡韓國廢除仲介制度,改採取國對國的移工直聘制度。

 

曾受勞動部委託赴韓國研究直聘制度的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林國榮指出,1991年韓國因營建業及小型製造業工廠缺工,開放引進外籍移工,2004年為保障移工權益不被濫收仲介費,成立隸屬於韓國雇傭勞動部的「韓國產業人力公團」,由國家扮演仲介角色,且每年編列2100億韓元(約新台幣54億元)預算,在16個簽約國設據點負責召募與語言培訓。

 

有意聘用移工的韓國雇主,可自行登入產業人力公團建置的平台挑工,再由政府負責引進。移工入境後,必須先參加政府主辦的就業訓練才能派工,進入工作崗位後,相關單位也會追蹤移工適應情況;移工約滿返國時,也能取得韓國企業的就業證明,有利於融入母國就業市場。

 

越南移工

來台8年的印尼籍看護工Fajar,認為台灣薪水低、工時長又缺乏語言訓練;未來若學習韓國制度,可提升印尼移工來台的工作意願。(攝影/唐紹航)

 

提升直聘率  以精緻化突圍

 

在台灣想引進外籍移工,除了尋求「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仲介)協助,勞動部也成立類似韓國產業人力公團的「直接聘雇聯合服務中心」(簡稱直聘中心)。但因兩者方便性差異太大,實務上極少人願意使用直聘中心。據勞動部統計,2014年至2018年間,從直聘中心引進的看護工僅66人。

 

以聘用看護工為例,雇主只花2萬元,私人仲介會包辦一切文件申辦與健檢等流程,靜候3至6個月便有人可用;從直聘中心找人,花費雖僅5千元,但雇主須自行完成多道申辦文件手續,且政府引進移工的數量不穩定,線上目前只有菲律賓、泰國移工可選,且申請後還不一定有人可用。

 

林國榮指出,印尼移工零付費制度上路後,將衝擊國內需要看護的家庭,唯一能解決短期問題的有效方法,是精緻化既有的直聘平台,其作法不外乎讓民眾省時、省力。林國榮也建議勞動部在前端應設法簡化流程,且學習韓國投入經費在各國設點召募,讓移工來源更加穩定;後端則應設置服務中心,關心移工在台灣的生活適應,同時協助雇主翻譯與對移工的生活照料。

 

當勞動力輸出國如印尼,開始關注勞工權益,身為移工引進國的台灣,與其抗拒接受、批評對方缺乏誠信,不如努力建立透明的召聘機制,並改善國內勞動環境。唯有將移工視為推動社會正常運作的重要夥伴,而非用完即丟的「免洗工具」,才是維持勞動力長期穩定供給的根本之道。

 

移工比較圖

 

勾勒「社區小學」藍圖 空間活化  同時解決少子、高齡問題 

 

目前已經拍板的永春國小、永吉國小合併改建案,將是台北市EOD的首例,並將成為其他「社區小學」的示範。台北市最有歷史的社區之一萬華地區,共有四所小學、一所幼兒園也正計畫整合成「艋舺學園」,結合地區需求,以提高校園空間多元使用率。陳素慧說明,「社區小學」的規畫,正符合SDGs的第十一項目標,創造新的生活形態與生活建築典範,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全球前五大風險都和極端氣候、環境災害息息相關。其中,熱島效應和強降雨,台灣並不陌生,當全世界平均升溫已達攝氏一度,台灣則上升約攝氏一.四度,行政院更在今年宣布全台中小學,班班有冷氣。


面對熱島效應,柯文哲表示:「安裝冷氣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要源頭管理必須是用綠建築,包括遮陽、通風、噴霧、綠植栽等等,這些會比裝冷氣更為節能減碳,也比較符合環保,所以要優先處理。」

 

推動「海綿城市」 循環經濟模式  種一座綠色台北城

 

台北市正規畫全台基地最大的綠建築——南港機廠基地社會住宅,造價高達九十億元,並啟動循環經濟模式技術標案,未來將導入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綠能電動車租賃,並將房型模組化,讓建材設備可再生回收。


地表被建築物、混凝土等不透水物質所覆蓋,形成「人造沙漠」,已經喪失利用雨水調節溫度、溼度的能力。大自然的地表原是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可以吸水、蓄水、滲水、淨水,乾旱時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後,大力推動以「海綿城市」取代「水泥城市」,計畫將面積二百五十萬平方公尺的人行道鋪上透水瀝青和透水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張郁慧說明,「海綿城市」已是世界水環境管理趨勢,「鋪設透水鋪面、帶狀植栽槽、雨撲滿、雨水花園等設施,讓都市可以涵養雨水久一點,貯留多一點,分擔雨水對下水道系統造成的負擔。」


三年來,台北市累積保水量已達五十座標準游泳池。海綿城市如其名,它是慢慢吸收,面對瞬間暴力式強降雨,雖有減緩功能,但無法瞬間吸納所有暴增雨量,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林鎮洋指出海綿城市的常見迷思。提升城市韌性是漸進式,唯有通過長時間考驗,才是永續發展目標的真正意涵。

 

台北市

海綿城市取代水泥城市是未來趨勢,綠地空間可以還原土地透水蓄水功能。(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

延伸閱讀
今新增5例新冠肺炎病例 染疫移工有症狀沒說將開罰
今新增5例新冠肺炎病例 染疫移工有症狀沒說將開罰

2020-11-12

假日淨灘拾起2400公斤垃圾!這群印尼移工給台灣人的一堂課:不要想這是誰的垃圾,要想這是誰的地球
假日淨灘拾起2400公斤垃圾!這群印尼移工給台灣人的一堂課:不要想這是誰的垃圾,要想這是誰的地球

2020-09-29

菲籍移工、赴印尼工作國人染疫! 我國境外移入再添2例
菲籍移工、赴印尼工作國人染疫! 我國境外移入再添2例

2020-09-05

在台移工返泰國確診! 科技大廠公告「暫不要前往桃園」
在台移工返泰國確診! 科技大廠公告「暫不要前往桃園」

2020-07-28

疫情改變生活形態,新機會崛起 ——論「統振」在金融監理沙盒的移工匯款契機
疫情改變生活形態,新機會崛起 ——論「統振」在金融監理沙盒的移工匯款契機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