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台東偏鄉長期面臨交通不便,導致專業人員至偏鄉服務的頻率不符早療家庭需求,科技部發起「偏鄉早療實驗計畫」,補助跨領域學研團隊打造「數位教材」,跨越交通限制、解決偏鄉早療痛點,協助偏鄉早療家庭有效進行療育。
以現況來說,偏鄉早療孩童接受療育,是由第一線專業人員親自前往早療家庭拜訪,給予指導與協助。然而,台東專業人員較為缺乏,多數人員都是從北部地區到台東服務,台東大學特教系的林珮如教授本身也是自北部到台東教書,深知往返台東的旅途漫長不易,其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過高。
若能就近培育專業人員,早期介入早療家庭、協助孩子與家長共同學習成長,同時搭配相關影片輔助,將能大幅改善偏鄉早療。為此,林珮如與一群大四學生,帶著拍攝器材、自編腳本,邀請早療家庭協助,於台灣公益社會實踐協會成功據點拍攝「早期介入數位學習教材」。
為期一年的計畫,期間曾因疫情影響,導致拍攝影片進度延後,如今,26部影片已全數拍攝完畢並上線,推廣方式也由原本親自跑到各社區據點播放,改為線上方式推廣。
剪輯最長花5小時 26部影片終於上線
談起影片製作流程,林珮如直言,第一階段先向家長及專業人員進行深度訪談,了解早期療育在台東發展面臨的困境,再透過多位專家諮詢,架構出「數位教材」且進行滾動式修訂;第二階段則進行專家審查與修訂腳本,以及影片拍攝及後製。
林珮如笑說「影片腳本每個環節都是由我親自參與,包含撰寫、拍攝與影片審查。」由各類治療師及特教老師撰寫初步腳本,再由她親自修改、確認,以求系列影片維持同一風格,拍攝影片時亦同,由她親自在場監督、確認拍攝內容是否符合腳本重點,後續再多次確認學生剪輯過的影片內容。
「腳本撰寫有時會反覆修訂,就花了4至6小時,影片課程簡介30分鐘至1小時,拍攝講師口述與情境約1至3小時。」林珮如說,最初從撰寫腳本到拍出一部影片,得花上許多時間,確認剪輯影片內容時,也需長時間觀看並給予建議。
但,隨著學生拍攝、剪輯能力愈來愈熟練上手,拍攝所需時間也跟著縮減,短影片初剪20至40分鐘,二剪1至2小時;長影片初剪30至60分鐘,二剪2至5小時,最後由林珮如確認沒問題,才上字幕。最怕的就是拍攝當日還需要修改腳本內容。
「我們的影片品質不敢說能跟專業特效比,但還算不錯,有親子互動情境加上文字補充。」林珮如笑說,對學生拍攝剪輯能力很有信心,並透露,影片上架至YouTube頻道後,也獲得留言回饋表示對家長與教師很有幫助。
事實上,林珮如認為,影片不單單是專為慢飛天使拍攝,對一般家長也相當受用,家長透過觀看影片,了解該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或是反思自己平常是否犯過同樣錯誤,可以有什麼改善方法。
專業無法被取代 數位教材輔助療育
「影片對我來說是輔助,絕不可能取代專業人員的專業。」林珮如說,對於台東的家長而言,若只提供影片連結,家長不一定會觀看,加上部分孩子家中為隔代教養,祖父母不一定熟悉網路操作。
因此,會建議由專業人員陪同觀看、提供說明,讓家長能更快了解影片內容,且若專業人員在了解孩子狀況後,也能向家長建議,哪支影片更適合觀看,幫助家長迅速掌握孩子狀況及療育進度。
目前,「早期介入數位學習教材」仍持續推廣,並已陸續獲得他人推薦、被更多人看見,林珮如透露,正利用假日時間積極培訓大一學生,讓他們具備拍攝、剪輯的能力,「我們很希望大學生是斜槓青年,不要只會單一技能,畢竟未來社會很多工作是跨領域的,且大學生也能從拍攝當中學會團隊合作,以及更能體會偏鄉早期介入的困境。」
未來,科技突圍計畫結束後,林珮如說,仍會持續帶領學生團隊拍攝影片,將部分因時間或內容不足暫緩拍攝的影片,陸續補拍完成,提供更多不受空間、時間限制,並可重複學習的數位教材,輔助第一線專業人員進行介入,提供慢飛天使家庭更完善的環境。
今年11月底,林珮如也將帶領學生團隊,前往東海大學參與第21屆早療論文大會,於會中分享早期介入數位教材的成果,希冀透過早療論文大會,能將數位教材大力推廣給更多人認識,一同為早期療育盡份心力。
▲幼兒早期介入數位學習教材畫面。(圖片來源:科技突圍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