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據點多、商品選擇多元,是許多人解決三餐的好選擇。有趣的是,超商品項變化快速,日前就有網友發現,曾從架上消失的某些熱賣餐點,又默默回歸販售,在網上掀起一陣熱議,不少網友都好奇,為何部分餐點會在下架後,隔一段時間又重新上市?
有網友透過社群平台分享,在7-ELEVEN發現「焗烤起司鮪魚」三明治重新上架販售,儘管價格略有調整,但因難忘其美味,仍下手購買,消息曝光後,勾起不少人回憶,感嘆原本愛吃的某些餐點,都默默消失了。
對此,統一超商表示,該款三明治其實「僅限冬季販售」,主要是考量到,冬季消費者會較想吃口味濃郁的餐點,除「焗烤起司鮪魚」三明治外,像麻油類、鍋物類商品,也都屬冬季限定販售。
統一超商並指出,曾於2018年推出、今年4月再度回歸的「麵屋一燈胡麻冷沾麵」,屬於聯名商品,有固定販售檔期,且若仔細觀察可發現,其實部分商品一直都會隨著季節轉換進行調整。
此外,近日也有網友提到,7-ELEVEN推出的「現萃茶」並非每家門市都有,統一超商對此回應,目前全台超過1600家門市皆有設置,主要是因應商圈需求決定是否設置;例如,學生較多的區域,可能較少喝咖啡,就會設有「現萃茶」,消費者可透過網路查詢販售門市,避免撲空。
▲不少網友喜愛吃的「焗烤起司鮪魚」三明治其實是冬季限定販售商品。(圖片來源:攝影/蘇君薇)
「季節性+限定」 成近年常見促銷策略
季節性商品就如同「期間限定」,一般來說,民眾看見「限定」兩字,多少會被激起購買慾望,那麼,季節性商品算是「飢餓行銷」嗎?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林進南認為,一般零售通路原本就有季節性商品,但若季節性商品加上某個品牌促銷模式,才有可能是飢餓行銷,比如說,一款商品採取「限量、限店供應」,會讓消費者覺得商品具有一定稀少性與價值性,進而增加消費欲望、達成飢餓行銷。
也就是說,季節性商品不等同飢餓行銷,林進南表示,若業者要達成飢餓行銷方式,勢必要增加更多亮點,比如聯名策略、商品開發等,或是在特定通路做促銷,這些都是可操作的手法,讓行銷方式更具差異化與區隔化。
林進南指出,除了超商,一般超市也有類似「季節性+限定」的商品,是這幾年較常見的促銷方式。
提前半年試水溫 執行商品淘汰機制
商品陳列方式會否影響銷售?林進南認為,每家超商業者能從數據中,掌握一定客群與其消費型態,知道產品能吸引到的目標客群、消費力多寡,進而調整店內商品陳列,做出店與店之間的差異化。
林進南說,各超商業者約半年前就會「試水溫」,先從有潛力的店進行商品測試,部分潛在商品可能先被淘汰,其他進到市場上的才是真正的商品。
至於被淘汰的商品,難道就再也沒機會上市販售?林進南則認為「不見得,因為市場需求一直在變化」,每次試水溫都可能把「先前有機會、但市場時間點不適合」的商品,在其他時間點做另外測試、不斷磨合,找出什麼是業者真正需要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