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台換照再度掀議,旺中集團創辦人蔡衍明經營媒體的適格性,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查的關鍵。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昨(28日)公開蔡與集團高層通訊對話,揭蔡直接下令干預新聞內容,新聞自由程度低落,使換照審查結果恐更不樂觀。
對此,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曾國峰表示,每逢中天電視台換照,通過與否總引發社會對立,建議NCC應加速端出產業政策,讓更多好的頻道可以上架,讓更多元的內容可以競爭,降低單一頻道的影響力,才能根本解決頻道執照審查的壓力。
中天換照聽證會26日才落幕,面對NCC多名委員質疑介入新聞製播,蔡衍明義正嚴詞否認;但,時隔短短2日,卻遭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打臉,於臉書上曝光數張中天內部高層的微信對話截圖,其內容可見蔡衍明直接指示新聞方向;對此,蔡則回嗆,「我也是一般老百姓,也有正常聊天的群組」,駁斥「新聞控制」說。
回頭爬梳2012年「反旺中」反媒體壟斷運動、2014年中天新聞台換照爭議、2019年「反紅媒」運動,以及此次換照審查,均源於社會對蔡衍明控制新聞、操作傾中輿論的擔憂,以及其經營媒體的「適格性」疑慮。
曾國峰觀察,「媒體適格性審查」概念相對模糊,尤其旺中集團的傾中立場,讓問題泛政治口水化,難以聚焦討論,建議NCC還是要端出產業對策,促進媒體結構產權多元,讓更多好的頻道可以上架,以此能緩解單一個案的審查壓力,否則中天換照爭議,只會每6年重演一次。
防「萬年頻道」 讓可播送的新聞頻道增加
電視頻道執照依法每6年需審查一次,但據NCC統計,台灣有線電視頻道20年來變動率低於10%,顯示台灣電視頻道雖有換照機制,但頻道大多是「萬年頻道」。
曾國峰指出,隨著技術發展,電視早已從類比轉向數位,不僅可以讓電視畫質、音質變好,相同頻寬也可以乘載更多頻道,因此「頻道區塊化」顯得相當重要。以新聞來說,新技術可讓閱聽人大幅增加在電視上可觀賞的新聞台數量,讓更多新聞台可以上架播送,而「新聞台區塊化」政策,可維持既有新聞頻道,新進入的頻道,也可集中在同一個區塊。
曾國峰說,區塊化不需大幅改變收視戶習慣,也可以讓同一區塊的頻道一起競爭,「頻道供應業者變多、單一新聞台的影響力也會下滑」。
據NCC公開資訊,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程度,早在2016年就超過99%,今年更達100%。
雖然如此,NCC對頻位管制仍相當嚴格,近年雖有頻道區塊化相關討論,不過討論焦點還是在頻道性質,對結構著墨較少,導致消費者可看見的內容幾乎不變。
卸任NCC委員陳憶寧曾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希望NCC可放寬對頻位的管制,現行系統商想讓好頻道進來,但受限於現在頻位非常緊,導致要上一個好的新頻道,就必須挪出一個舊頻道,而每次變更,還要經過委員會審查,有線電視業者的經營以此方式檢視,是過度管制。
媒體結構管制 政治考量取代自由市場
據NCC廣電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17年有線電視全國總訂戶數有520餘萬人,截至今年上半年,減少30多萬人、僅剩490餘萬人,至於台灣16歲以上閱聽眾使用有線電視者逐漸下滑,2019年較2018 年下滑2.6%。反觀線上串流影音(OTT TV),收看人數連年增加,2017年台灣僅3.4%人收看OTT TV,直到今年已經驟升至11.6%,短短2年增加8.2 %。
面對數位時代競爭,產-官-學界一致認為,言論多樣性與產權多元呈正相關,因此台灣媒體的結構管制與調整是關鍵。
然而,近年台灣媒體結構管制進度停滯不前,2012年時任NCC主委石世豪曾提出數位匯流大法草案,民間也曾提出反媒體壟斷法草案、廣電三法修正草案等,但在國民黨選舉大敗後,整個立、修法的討論即中止;直到2016 年政黨輪替,時任主委詹婷怡甫上任雖有提出修改管制架構的想法,不過也無疾而終。
據今年6月剛公布的台灣數位廣告量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有線電視衛星頻道廣告量由2012年的240.6億元,降至去年的193.6億元,萎縮近2 成。台灣現行的媒體生態,新聞台收視率佔總體的40%、收入則超過60 %的前提下,增加新的頻道競爭者,廣告大餅勢必再縮小,引發既有業者反彈,讓政策推動也會更加困難。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成員就私下透露,近年有線電視訂閱戶數驟減,系統商收入少,再增加頻道,頻道授權費用又要重新議價,系統業者反彈聲音也很大。該名業者也說,一但頻道增加、收視率就可能下滑,廣告也會連帶減少,「還是先不動最好,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透過政治關係去跟NCC溝通」。
更有官員私下表示,「頻道商、系統商大家背後都有人,很多結構管制法規根本推不動,現在選舉又要到了,要改變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