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一長假前的一大段低迷走勢,使得國慶後有一個「開門紅」,但指數強勁反彈後又面臨阻力。
全球股市這一波反彈主要受益於美股領漲,其中A股的科技、軍工、消費、醫藥、新能源汽車、太陽能、機械等主流類股,都出現了一波不小的反彈行情,目前可能又到了要突破壓力、需要金融股再次發力的階段,而且後續一個月還有一些不確定的事件,需要觀察對市場的影響。
目前市場主要觀察以下兩個主要不確定事件的變化。
一是疫情出現反復,其中歐洲以法國及西班牙等最為嚴峻,但死亡人數並沒有顯著攀升,嚴重程度還未達到前期水準。
我們認為只要死亡率不大幅抬升導致全局性封鎖,參考美國經驗,對整體經濟和市場的衝擊將是可控的,但受到疫情影響,復甦速度或將有所放緩,且市場波動加大。
二是美國大選,在選情吃緊下,仍需關注10月驚奇和地緣風險。選情交易是近期主線之一,但大選的結果難確認,需做好不同情況下的應對。
美國總統大選最怕「對立」現象 票數差距過小將打擊股市
對美國大選五種可能結果中,情景一和二可能性較高,但如果出現情景三,將對市場的影響最不好。
此次美國大選五種可能結果為:
(1)拜登勝選且民主黨控制國會,所謂民主黨橫掃,類似2008年歐巴馬勝選;
(2)拜登當選但國會維持分割狀態,類似2012年歐巴馬連任;
(3)川普連任但國會完全由民主黨控制,總統國會對立,類似2014年歐巴馬中期選舉;
(4)川普連任且國會也維持現狀;
(5)川普連任且共和黨全面控制國會,類似2016年第一任期。
從民調看,情景一和二可能性較高,情景五最低。所有結果中,情景三對市場的影響最不好,因為在總統、國會完全對立下,內政推進困難,甚至不排除再度被彈劾,且川普只能更多轉向具有更大自主權的外交和貿易領域。
另外一個風險是如果拜登勝選,但和川普票數差距不夠大,產生計票糾紛。2000年小布希和高爾選舉就因佛州計票糾紛,結果直到12月中出爐,期間對風險偏好和資產表現都帶來一定壓力,標普500最多下跌7.6%。
上面不同假設情況的結論,只要總統和國會任何一邊倒的結果,對短期整體市場都未必是壞事,儘管情緒上或有擾動。相反的,總統和國會完全對立、甚至結果無法及時出爐的無序「等待」,才是最差情形。
面對不確定性 控制倉位、做多波動率都是不錯選項
不管是美國總統大選後面的變數,還是中美之間衍生出台海或南海問題,在11月前後都是關鍵敏感期,股市的波動可能會加大,有幾種解決方案,除了保留一定現金資產之外,控制倉位、做多波動率可能都是不錯的選項。
另外,轉移部分資金到量化對沖或CTA策略(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 Strategy,商品交易顧問策略,又稱為管理期貨策略),或者和股市相關性低的資產上,應用期權買入跨式策略,或者在價外買賣權做「尾部風險」(投資遭遇罕見事件而蒙受巨額損失的風險)保護,維持VIX(恐慌指數)多頭倉位作為對沖,也都可以考慮運用。
這些策略主要是預防後續不確定性,雖然可能事後回頭看發現過於謹慎,但這是避免小概率事件性的尾部風險突然出現,對整體組合投資收益造成較大衝擊的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