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韓式料理品牌豆府(2752)餐飲集團,近日公布9月營收1.51億元,年增34.82%;累計1至9月營收12.94億元,年增26.45%,表現亮眼;除營收成長外,其餐飲版圖也從韓式擴展至越式,如今,更將跨足泰式,力拼年底前開設首家泰式料理餐廳。
成立至今已12年的豆府集團,2018年8月興櫃、2019年即轉上櫃,最早以「涓豆腐」街邊店起家,後轉戰百貨商場設點,目前旗下擁有5個韓式料理(涓豆腐、銅盤、北村家、韓姜熙小廚房、姜滿堂)及1個越式料理(飛機河粉)品牌。
2019年,豆府與泰式炒河粉品牌「Baan Phadthai」簽約代理,原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展店,但因疫情影響,延緩至今,預計年底前,在台灣開設第一家店,同時,豆府也透露,除「Baan Phadthai」外,預計年底前要再展8家店,包括1家涓豆腐、2家北村豆腐家、5家飛機河粉。
至於未來是否會再擴展其他料理品牌?豆府則說,目前主要著眼在韓式、越式和泰式,因應台灣人的口味,短期內應該會以東南亞料理為主要發展方向。
疫情獲控制、看好消費力增溫 餐飲業搶先展店布局
對於豆府持續擴張餐飲版圖一事,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陳厚耕認為,豆府的考量,不外乎趁消費力增溫時搶先布局、分散風險、品牌區隔,以及帶動營收成長等4項。
陳厚耕表示,豆府在展店方面較為積極,主因是發現近期台灣人對韓式料理品牌接受度較高,且旗下幾家店的營收成長幅度都蠻不錯、營收高於預期。但事實上,不只豆府,其他餐飲業者,皆有預期到,疫情獲得控制後,消費力有慢慢增溫的跡象,當然得先展店布局。
陳厚耕進一步分析,台灣人可能受到韓國影劇影響,對於韓式料理的嘗鮮與接受度都較高,韓式料理前景至明年上半年,應可預期有不錯銷售景氣。
外界好奇,豆府為何選擇發展泰式料理?陳厚耕指出,主要有兩大目的,第一個要分散風險、第二個則要有不同品牌,「豆府很多都是韓式品牌,不可能一直開韓式。」透過不同品牌,爭取不同餐飲消費需求的消費者。
此外,泰式料理相較其他異國料理,在台灣品牌較少,發展泰式可區隔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會有想嘗鮮的傾向,且以東南亞來說,台灣人對泰式料理酸辣口感與品牌的接受度都相對較高。
營收逐年成長 營業費用亦隨之攀升
豆府集團持續增加代理品牌,能否帶動營收成長?陳厚耕分析,目前來看,豆府新店業績營收成長幅度都還蠻大,預期未來,疫情過後消費力逐漸回溫,對產業會有一定助益,預期今年第四季至明年上半年,豆府營收會有不錯的成長力道,可望達30%以上。
觀察豆府近3年財報可得知,其合併營收一路從2017年的9.29億元(年增20.8%),成長至2018年的11.05億元,再到2019年的13.95億元,年增幅皆達2位數,即使是最低成長率,也有18%以上;2020上半年營收7.73億元,年增18.1%。
採取直營模式的豆府,具有推銷、管理費用偏高的特性,以推銷費用來說,2017年為3.34億元,2018年來到3.85億元,2019年已增至4.86億元,營業費用比率,都在4成以上;因此,勢必得藉由擴大營收,降低管理費用率。
獲利表現方面,2017年,豆府每股純益(EPS)為14.47元,2018年為7.36元,2019年為6.66元,2020上半年則為4.17元。